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_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1:17: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同志指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县级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密切、最直接、最广泛、最具体,因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更为重要。当然,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虽不在一朝一夕之功,但要靠一人一事去做,因为和谐之桥唯有用心搭建。

抓服务树形象,当好勤务员,让群众舒心。当前,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为民服务职能。管理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因此,只有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坚持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才能使工作成效更直接地体现在尊重民意、服务民众、确保民安上。为此,要立足三个“解决”,把工作做深做细。一要改善公安管理服务,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办成制、办事预约制、跟踪督办制等便民服务机制,积极开展网上办证、送证上门等活动,在办证服务窗口全面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节假日轮班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让群众感受到公安窗口服务更热情、更快捷、更高效。二要发挥公安调处作用,解决群众涉法涉诉问题。进一步健全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全警开展“爱民大走访,开门大接访,带案大回访”活动,努力在了解民情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局长信访接待制度,直面群众,直面问题,敞开大门,敞开心扉,努力在解决民忧上下功夫;全力推行“矛盾大排查、纠纷大调处、隐患大整治”活动,及时发现苗头,查清源头,堵住外头,控制头头,努力在引导民意上下功夫;努力使社会矛盾、不和谐因素不聚集、不裂变、不激化,做到“民不转刑,个不变群,事不出城”,确保事件性质不变化,矛盾纠纷不激化、治安形势不恶化。三要加强公安法制宣传,解决群众知法知情的问题。大力开展送法律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加强民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和能力;着力宣传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服务民众、促进发展上所做的工作,加深群众对民警的理解;加强对涉警舆情收集研判工作,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引导媒体客观报道,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抓打击保稳定,当好警卫员,让群众安心。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对公安工作的最好检验,也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前提。要维护好社会政治稳定。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真正实现 “触角广、层次深、研判准、传递快”的目标,切实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大力加强隐蔽战线斗争,真正做好“反渗透、反策反、反颠覆、反破坏”工作,切实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大力加强预案制定演练,真正做好防“恐怖袭击、群体闹事、极端暴力、治安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切实掌握反恐处突的主动权。要维护好治安秩序稳定。对危害一方的街霸、市霸、行霸、地霸、恶霸等黑恶犯罪势力,力求除恶务尽;对百姓身边的小案件、小隐患、小事情、小问题、小纠纷等影响群众情绪的麻烦事情,力求抓早抓小抓了;对有泛滥之势的“黄、赌、毒”等影响群众生活的社会丑恶现象,力求斩草除根;要树立敢于打击坏人、不怕得罪熟人、热情帮助困难人的思想,坚决依法打击“黑后台”和“保护伞”;要进一步完善侦查破案工作机制,坚持命案要全破、大案要快破、小案要多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维护好经济秩序稳定。严厉打击金融商贸、涉税、土地等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严格整治生产销售领域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经济犯罪;严密关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犯罪活动和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抓执法讲规范,当好公证员,让群众顺心。规范化执法是密切警民关系,维护群众利益的关键环节。要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权力观,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民警的头脑,引导广大民警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办案,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要树立执法依法的理念。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工作的生命线,自觉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依法办案,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要树立执法规范的观念。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活动,着力解决执法中的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执法执勤规范体系,落实单位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完善执法执勤工作流程,强化执法工作检查监督,提高民警为民执法工作水平,真正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抓队伍强素质,当好小警员,让群众称心。建设一支让群众充分认可、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战斗力的公安队伍,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工作。为此,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

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学习、大讨论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积极引导民警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二要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本领。进一步深化“大练兵”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基本法律、基本体能、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实现全警素质大提升的目标;着力提高民警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沟通媒体的本领,教育引导民警学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做群众工作。三要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切实减轻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加大招警力度,畅通“进口”,合理置换警力,充实公安工作;探索建立民警跨区域轮岗交流机制,实行跨区域的大轮岗、大交流;建立公安民警跨部门异岗机制,疏通“出口”,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安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和民警素质、能力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对工作绩效不好、素质能力不高的民警,通过正常渠道转移、安置到其他部门工作,增强民警危机感。四要坚持“从严”与“从优”结合,激发和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在从严治警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队伍的监督管理工作,利用公安信息技术资源,探索建立网上实时督察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执法执勤现场督察机制,大力开展“无违纪所队”争创活动,建立民警违法违纪和不良倾向分析预警、重点民警带教机制,重奖无违纪所队,努力实现公安队伍“零违纪”的目标。在从优待警方面,在关心民警健康的同时,想方设法为民警在工作上挑担子、在政治上给机遇、在经济上保待遇,努力为民警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和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警民关系反映的不只是警察在民众眼中的形象,而是在民众心中的分量。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只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警察说起来是公家的人,做起来是保家的人,想起来是自家的人,那么警民关系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中的任务之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世情、国情、社情都在发......

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三大有效途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公安机......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面对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充分认识构建和......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学习心得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学习心得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

下载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