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法定量刑情节”。
将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否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并不是法院对被告人量刑的法定情节。这种状况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不利于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和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认为,为充分实现刑罚目的,维护社会稳定,调和社会关系,刑法应。笔者建议在现行刑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后增加第二款:被告人或其亲属积极主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对偶犯、未成年犯、过失犯罪或者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单处罚金的被告人,积极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理由如下:
(一)有利于全面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在一部分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一方不仅人身权益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物质损失,如果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将导致被害方不断上访缠诉,有可能导致新的冲突,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相反,如果明确规定民事赔偿可以影响刑事责任,就可以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二)有利于调动被告人及其亲属赔偿的积极性。在司法实践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告人的经济状况不佳,特别是农村地区侵害人身权的犯罪案件,被告人的赔偿大都依靠亲属自愿相助。如果赔与不赔对被告人的量刑都不产生影响,那么势必影响被告人赔偿的积极性。如果明确民事赔偿可以影响刑事责任,则将使被告人及其亲属愿意积极赔偿,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救济。
(三)有利于实现刑罚目的,维护法律尊严。由于赔偿是被告人发自内心的自愿,其赔偿情况又作为量刑的情节考虑,因而有利于被告人认罪服法,接受改造,实现刑罚目的。同时也有利于附带民事赔偿款项及时到位,省却了判决后的执行过程,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有效避免“空判”现象,从而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四)有助于统一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践中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赔偿到位、双方达成谅解的案件,在不同地方往往存在着起诉、不起诉、撤案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破坏了法律执行的统一性。将赔偿纳入法定量刑情节,有助于司法机关消除实践中的认识分歧,统一刑事司法标准,进而作出准确判罚,达到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
(五)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关于依法惩处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通知》第三条规定:“被告人和被告单位积极、主动赔偿受害人和受害单位损失的,可以酌情、适当从轻处罚。”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无不体现着民事赔偿对刑事责任的影响。如果刑法典能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则对司法实践会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在押人员的羁押表现作为量刑情节的探讨内容摘要:在押人员的羁押表现作为量刑情节有利于监管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监管执法的规范文明,有利于深挖犯罪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因......
刑法常用量刑情节记忆口诀(最新)此口诀最早由一网友创作,后本人在讲课过程中多次使用,去年在武汉讲课时一学员对其进行了再次加工,今年刑法修正案八出来后新增了坦白、75周岁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民事赔偿协议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民事赔偿协议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民事赔偿协议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