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服务与调查研究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乡变化状况调查研究”。
家乡服务与调查研究分析
远远长流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我的家乡
南充市,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城市人口列四川省第二位,是四川省“十五”规划中首批建设好的百万人口城市之一。其盛产的丝绸文明于世,是中国西部唯一一座“中国绸都”。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2003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市区建成区面积2009年为68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86.36万人。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代管阆中市。南充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四川内陆的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四位一体的交通网。公路1996年通车里程4620公里,通公路乡镇达100%,通公路村达80%。达成铁路横穿境内,兰渝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工期6年。嘉陵江北上广元可通航100吨级驳船、160马力机动船,南下重庆可通航300吨级驳船、300马力机动船。
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尤以蚕茧、柑桔、生猪等驰名全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南充资源富集、是重要的水能开发基地。石油储量7779万吨;天然气储量90亿立方米;盐岩地质储量1.8万亿吨,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盐矿;嘉陵江流经全市,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南充劳动力充足,科技教育发达,是四川的人才大市、科技大市和劳动力资源大市,南充人口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位。
本次调查成果: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686.3亿元、增长1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1亿元、增长4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亿元、增长25.9%,一般预算支出160.5亿元、增长18.9%。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亿元、增长28.3%,一般预算支出21.1亿元、增长36.4%。
——三次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4亿元、增长28.3%,农业增加值173.3亿元、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9亿元、增长18.9%。——投资拉动势头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7亿元、增长6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市列6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2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9%。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6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4173元、增
长8%。“八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4.1亿元、增长9.2%。
——资源环境有效保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8%。嘉陵江干流(南充段)水质保持Ⅲ类以上标准。
政府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推动战略为重要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需求。市列重大项目新建35个、续建17个、全面竣工投产6个。其中仪陇天然气净化厂已形成年产4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达(州)成(都)铁路复线、国道212线南部至阆中段改造等重点工程竣工。兰(州)渝(重庆)铁路、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嘉陵江旅游码头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都)德(阳)南(部)高速公路、巴(中)南(充)高速公路、高坪机场改扩建、高坪下中坝开发、顺庆城区西河治理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四川核电站、升钟水库二期工程、南(充)大(竹)梁(平)高速公路、南充嘉陵江四桥、南充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二)以培育优势产业为中心任务,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三次产业结构26:45:29,其中二产业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石油化工、丝纺服装、汽车汽配、轻工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完成销售收入807.7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83.6%,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8户,实现利润36亿元、增长18%。完成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57亿元、增长61.3%。提供工业用地1.39万亩,工业园区新入驻企业117户。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大力调结构、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全市粮食总产324.5万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95户。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43.8%,全市桑园面积达99万亩,柑桔总面积达70万亩,有机蔬菜基地1.1万亩。南充农业现代产业园建设正式启动。实现劳务收入122.2亿元、增长8.6%。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市场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居民消费总量扩大,结构升级。实现旅游总收入71.6亿元、增长45.8%。房地产易金额96.8亿元、增长141.6%。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8亿美元、增长1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3亿元、增长23.5%,各项贷款余额371亿元、增长31.6%。近年来首次实现贷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贷款累计投放量接近前两年的总和。建立并出台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积极培育上市企业。
(三)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加快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步伐。全年新签约项目452个,到位资金193.6亿元、增长46.9%,成功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四)以实施民生工程为主要载体,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2.2万人。为16万多名义务教育寄宿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助,为7.8万名经济困难家庭高中阶段学生提供资助,建立留守学生之家230个。新改扩建敬老院36所,“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 养率达2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4.4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巩固在90%以上,人均住院补助费较上年提高155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72万人。完成74个乡镇文化站、19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9620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市辖三区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转10万户。建成廉租房24.9万平方米、拆迁还房180万平方米、农村教师周转房5086套。实施了市辖三区1.8万户居民水电气户表改造和增容增压。红层找水打井2.97万口,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5万人。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818公里、通村公路1981公里、乡镇客运站点25个。新建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户减灾安居工程1822户。农贸市场“三化一改”等工作有力推进,“五乱”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损毁房屋、学校、医院等灾后重建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其中重建校舍168万平方米。投资2000多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对口援建梓潼县许州镇9个项目建设。完成援助甘孜州三个县牧民定居点规划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促进上档升级。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建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发展服务业的投入。严格按照规划调整商业布局和经营业态,建设城镇特色商业街,增加品牌店、加盟店,促进餐饮、休闲服务业结构调整,提升档次。深入实施“农超对接”、“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社区双进”工程。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小龙物流园区、南充港都京作业区等物流节点建设。
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加快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重点抓好阆中古城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乡村旅游发展。强化旅游促销,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9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培育扶持一批出口骨干龙头企业。抓好外经、外派劳务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力争引进外资增长10%以上。
(六)突出抓好城镇建设
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完善第七次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南充市中心城区163平方公里远期规划。进一步深入做好城市综合通体系、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体系等专项规划工作。
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完成城镇建设投资50亿元以上。其中市辖三区实施通、绿化、环境3大类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重点抓好“一河、一桥、两坝”为重点的城市基础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公园、绿化等公益项目建设。加快城市路网、天桥、公系统等城市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中心城区通拥堵状况。
提升城镇形象。突出抓好城镇主要地段、商业中心、车站码头等主要窗口的景观打造,精心设计城市建筑物的外形、色彩,建设一批城市标志建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南门坝、清泉坝等城区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新增一批小广场等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严格城镇管理。加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城市观念、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培育,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素质。
(七)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拓宽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积极扶持大学生和农民工创办民营经济实体。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模式。搞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开放合作。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和投资额度大、支撑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存量资产盘活、产业链条延伸招商,力争全年引进资金200亿元以上。
(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积极推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生态城市创建工作。
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突出抓好城乡通、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建设。做好垃圾村收乡运县集中处理工作。强力推进“五乱”治理,集中开展农贸市场“三化一改”、通秩序、广告设置等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城乡建筑风貌水平。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继续推进“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2.7万亩,新增
耕地1.4万亩。
(九)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增加财政收入。有效保障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投入。加强金融工作。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中小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争取市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南充。支持市商业银行加快“走出去”发展,进一步做好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大力发展保险、证券业。
(十)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支持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就业扶持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和再就业
6.2万人。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企业职工支付保障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500元。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抓好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型农保及低保工作,社会保险覆盖250万人次,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住房保障,完成56万平方米廉租房和290万平方米还房建设任务。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三无人员”和受灾群众救济救助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大职业教育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加大食品药品生产及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新闻出版、残疾人、老龄、妇女儿童等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基层“两所一庭”建设。
本次调查个人心得:
通过数据表明和证实了我的家乡(南充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关心,才使我们南充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根据南充目前的发展,再加上南充人民的勤劳,我们放眼世界,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推进南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开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过程等一切非常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
[键入文字]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研究分析【摘要】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行为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调查研究与分析网络广告作为新兴传播媒介,最早起源于美国。Hotwired杂志推出了首个网络广告,而中国的网络广告在1997年才诞生,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发展,网络广告发......
慈善活动与志愿者服务的调查研究一、浅看慈善活动的发展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所以其慈善思想肯定也是源远流长。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
慈善活动与志愿者服务的调查研究我们大家都知道,慈善募捐和志愿者已经成了现在非常普通的一种现象。而中国这些年慈善事业的发展速度还是蛮快的,因为我们起步比较低,所以发展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