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_鸟的天堂课堂实录获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1:08: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鸟的天堂课堂实录获奖”。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457字

(注:2007年6月,由王乃宁老师执教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获全国中语会高中语文录像课比赛一等奖)

【教材简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专题的一篇课文。该文为自读课文,可用一课时授完。

【学情分析】初中学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外阅读过名著《水浒传》。

【教法设计】主要突出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通过老师指导、探究阅读、课堂讨论、鉴赏评价,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1)

课前播放《好汉歌》,显示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入新课〕

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介绍作家作品〕

(多媒体投影2)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师: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家对《水浒》的故事情节还是相当熟悉的,哪位同学能讲讲林冲被发配看守草料场的经过吗? 生1: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

师:讲得很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品读探究课文〕

师: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水浒》中的人物,尤其是林冲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过程。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2:情节可以划分为“林教头沧州遇故友、陆虞侯设计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豹子头山神庙复仇”。师:这个概括如何,谁来说说?

生3:概括得不错,但是不够简洁、不够统一。师:你来试试。生3:我的概括是“沧州遇故交、买刀寻仇人、接管草料场、杀仇上梁山”

师:我觉得这两个概括各有千秋。前者具体明确,一目了然,但角度不够统一;后者角度一致,简洁明快,但内容上稍有疏漏。

(多媒体投影3)

沧州遇旧

开端

买刀寻敌

发展

管草料场

发展

杀仇上山

高潮、结局

〔探讨人物性格〕

师:根据刚才的情节概括,我们来探讨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谁先来?

生4:沧州遇旧是“忍”,买刀寻仇是“不忍”,管草料场又是“忍”,杀仇上山是“忍无可忍”。

师:好,既然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有两方面,那么,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列举一下林冲有关“忍”的具体表现。

生5:沧州遇旧中,林冲帮小二,说明林冲扶危济困,有侠义精神,一个“恶”字,一个“高太尉”,袒露了林冲软弱的内心,善良安分、严守等级、忍辱负重,这是林冲“忍”的一面。

生6:陆虞侯来了之后,林冲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到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也自心下慢了,也就是说,林冲好不容易燃起的反抗怒火,又慢慢熄灭,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师:文中还两次具体写林冲防火,特别是两次锁门,而房子里实在没有什么好偷的,这些能说明林冲的“忍”吗?

生7:……我认为这是林冲性格中的“忍”的体现,因为他不愿也不敢和统治者决裂,所以,他用管好草料场的幻想来麻醉自己。明知危险,却不敢承认,不敢面对。

师:说得好,你们看,林冲都忍到这个份上了!有没有其他的旁证,来证明林冲确实是充满幻想,不敢面对? 生7:有,林冲在山神庙里顶礼说:“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他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上,说明他还是认识到了危险,只是不敢面对。甚至到草料场烧掉了,都已经是死罪,还想着要去救火。

师:就是说,作者是在批评林冲不敢正视现实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8:我认为不是,作者在这里反复“抑”,一方面是为了后文的“扬”;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林冲的善良,而如此善良软弱的林冲最后走上反抗道路,更能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逼民反的道理。

师:说得好,也更能够衬托林冲以后革命的坚定,无论是火并王伦,还是反对释放高俅,林冲都是梁山中斗争最坚决的人之一。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想听听林冲“不忍”的具体表现,可以结合你们看过的《水浒》来谈。

生9:林冲的反抗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了,当陆虞侯为高衙内骗林冲的娘子到自己家去,林冲就开始反抗了,不过,反抗的对象不是高衙内而是陆虞侯。

生10:当李小二告诉林冲陆虞侯来到沧州时,林冲又一次怒从心头起,买刀寻凶,但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反抗的怒火慢慢熄灭,委曲求全又占了上风;草料场着火后,当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陆虞侯等人的自供状,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敌。

(多媒体播放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偷听、杀人的精彩片断。

师:看了影片,大家有个比较,对小说人物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林冲的杀人,写得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1:林冲杀死其他的人,都是用花枪,而杀陆虞侯却是用解腕尖刀,因为这把尖刀就是为他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其实不是在杀人,而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控诉社会的不公,显示林冲革命造反的正义性,读来痛快淋漓。

师:林冲性格由“忍”到“不忍”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2: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朝政的腐败。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易于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

生13: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在雪夜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这就是“官逼民反”。

(多媒体投影5)

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反抗增强-苟安求生-大怒杀敌-逼上梁山,让读者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鉴赏景物描写〕

师:同学们的交流中多次提到“雪”与“火”,给我启发很大。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中哪几次写到雪,作用是什么?(学生速读课文)

生14:从林冲接管草料场开始,大雪初起“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沽酒时,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回来时,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林冲进庙“把身上雪抖了”,雪地杀仇,把陆虞侯“丢翻在雪地里”,最后,雪夜上梁山。师:风雪写得很有层次,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5:直接写雪,比如卷起大雪,雪下得紧,雪越下得紧了;侧面写雪,比如林冲沽酒背风迤俪而行,回来迎着朔风,还有风雪压倒草厅;而人物行动描写也时时不忘风雪。师:风雪描写的作用,有何作用?

生16:雪越来越大,是不是预示情况越来越危急,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

生17:阴冷的雪还是林冲孤苦命运的一种象征。

生18:烘托人物心理。最后,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生19: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不是风雪,林冲不会沽酒御寒,不沽酒御寒就见不到山神庙。见不到山神庙后来就不会到那里栖息。而没有风雪,草厅就不会倒塌,林冲也不会逃过一劫。另外,如果不是风大雪紧,林冲可能不会用大石头抵住庙门,那就听不到仇人的自供,林冲由懦弱到坚强,由屈辱到反抗,也就失去了依据。

〔分析细节描写〕

(多媒体投影6)

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烘托作用,而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手法。细节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师: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精读重点段落)

生20:文章开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后文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生2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生2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师: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还有补充的吗?

生23: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些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生24: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生25:对话的细节描写传神。文本第11节,九个“一个”的细写,既是个性化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又能使林冲听得真切,从而完成了性格的裂变,手刃仇敌。〔小结〕

师:本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水浒》的魅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结合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就能够对其内在的性格进行深入的挖掘,就能如疱丁解牛般轻轻松松抓住要点,条分缕析地展现人物性格发展的整个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多媒体投影7)

〔课外作业〕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中选取一点,写100字左右的评论文字。〔板书〕

林教头 风雪 山神庙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奋起反抗)

┃亲

┃闻

买刀寻敌

┃阴

┏━━━━┓自心下慢

┃谋

沧洲遇旧

┃管草料场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公开课实录载《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师: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选自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九回。大家在预习时,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 生:林冲手刃仇人

生:我也是,林冲雪夜奋起杀敌……

众生达成一致:课文最后一段——血溅山神庙给人印象最深刻,是全文的高潮。

师:清代著名评论家金圣叹在读《水浒传》时曾说:

(投影)“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识字,便当教令反复细看,看得《水浒传》出时,他书便如破竹。”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即《水浒传》)师:这段话主要有三个意思:第一,阅读不能只记情节,应从文字入手;第二,阅读宜细不宜粗,重整体,更应关注细节;第三,《水浒传》的“含金量”高,读懂,读透《水浒传》,阅读能力必将大幅度提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根据大家的兴趣,这堂课我们将结合金圣叹的评点,尝试通过细读文字对小说最精彩的一出戏——血溅山神庙作一次文学鉴赏。

(请一女生、一男生分别朗读末段。另请生评点)生:女生朗读很有气势,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缺少一种霸气,比如:“泼贼那里去!”“好贼!你待那里去!”应大声一些,要符合“喝”字。

生:女生朗读活脱就像一个“女林冲”,但我觉得她感情太投入了,声音太晌了。比如: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我觉得要低声。

师:为什么? 生:因为陆虞候面临杀身之急于为自己开脱罪名。

师:那你能不能作个示范?(生读得很懦弱,赢得同学掌声)师:下面请同学自己独立研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发现,比如林冲杀人有什么特点?有了发现之后,你可以和同桌展开讨论,也可以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约5分钟后)生:我发现林冲武艺很高强。比如“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就被林冲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林冲这么短时间内就把敌人放倒了,可见其武艺高强。

师:短时间指什么? 生:指的是步数,如“走不到十来步”“才行得三四步”。

师:你的发现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以此比照林冲,谁厉害? 众生:林冲更厉害。

师:根据作者的描写,林冲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我觉得林冲杀人很谨慎,如“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这一句中的一个形容词“轻轻”和三个动词“掇”“挺”“拽”,它们给我的感觉是林冲在得知真相时竟能如此镇静,换成我是肯定做不到的。

生:我发现林冲杀人用的武器不一样,比如他杀差拨和富安用花枪,杀陆虞候用他前面买的解腕尖刀。

生:写林冲杀差拨和富安很简单,但杀陆虞候却很详细。这可以通过动词“劈”“提”“丢”“踏”“搁”“扯”“剜”等来体会。

生:老师,我有个疑问。林冲杀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废话? 师:他主要是对谁说的? 生:陆虞候。

师:好,这个问题其他同学有没有想法? 生:因为陆虞候是这次密谋杀害林冲的主犯。所以林冲对他特别愤恨。

生:林冲和陆虞候曾经是好朋友,被朋友出卖是极其痛苦的。所以林冲对陆虞候就特别“关照”。

师:文中有没有透露这一信息? 生:有的,如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师:你不仅读得仔细,而且符合人物言行。不过文中林冲还说了一句话,哪一句? 众生:“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师:“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前半句的意思是杀人有时还可以宽恕,后半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的理解是伤情害理的事却是难以容忍的。

师:联系上下文,你觉得对林冲而言,伤什么情害什么理的事让他难以容忍? 生:应该是和陆虞候的友情吧,陆虞候卖友求荣,背信弃义,让林冲痛恨不已。

师:请大家注意这个“义”字,这是林冲性格中的“闪光点”。课文开头有没有体现这一点? 生:有的,如课文开头的李小二因林冲曾经有恩于他,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向林冲通报信息。生:林冲不仅“救了李小二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还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他和李小二非亲非故,全因一个“义”字而为。

师:很好,正因为讲“义”,小说前面的鲁智深才会千里迢迢保护林冲,免去林冲“野猪林”一劫;正因为讲“义”,所以课文后面的林冲才会“火拼王伦”后把寨主之位让给晁盖。

把同学们的发言概括起来,我们大致可以发现林冲杀人有三个特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他

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力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第二,杀得理直气壮。他杀陆谦是因为陆谦卖友求荣,背信弃义;第三点,他杀人很讲究。包括他的武器、杀法都不同。总之,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因为他曾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再加上过多的人生挫折造就他谨慎精细的性格,这就使 得他为正义而杀人,不是随随便便地去杀

师: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老师,文中有两个省略号,我很想知道作者省略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省略? 师:两个省略号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在公布省略的内容前,我想先请同学们猜猜,看看哪个同学的答案和原文最接近。(生思考约1分钟后)生:前面应该是林冲看着陆虞候缓缓倒下,后面可能是林冲进庙收拾了一下衣服。

生:前面可能是林冲拔出刀,对着白茫茫的大地高喊着:我终于报仇了!后面大概是林冲进庙向山神祈祷表示感谢,也希望山神能继续保佑他。

生:林冲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后,可能还要折磨一下陆虞候,比如看着鲜血从陆虞候身上慢慢流尽,让他死得极其痛苦。这样,方能解其心头之恨……

师:大家都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有的比较善良,有的比较“残忍”。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进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

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

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 投东去。

——课文中最后一段省略的内容

师:大家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太残忍了。

生:和想象差距太大,林冲怎么会这么残忍呢!

师:林冲挖出陆谦的心肝,又割下三个人头,作者这样的描写的确很血腥、很恐怖。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个细节:林冲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金圣叹对此是这样评点的:“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神,又算结煞。”(投影)你能对此做一下评点吗? 生: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冲向山神证明自己报了仇,让世人明白为非作歹是没有好下场的。

生:联系前文“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天可怜见林冲”,我认为这个细节加深了林冲对神灵的信任,期望山神能保佑他平安度过后辈子。

生:可以看出林冲对这一段仇恨告一个段落,对过去任人欺侮的自己说一声再见。

生:刚才我还觉得林冲杀人太可怕了,和前面逆来顺受的林冲画不上等号,但这个细节仔细读来我发现林冲还是比较仁慈的。如果换成别人,就算把人头喂狗了,也难消心头大恨。

师:在林冲看来,陆谦等人干了伤天害理之事,竟然在山神庙前津津乐道,是对山神的亵渎; 也是他自己在山神庙这块净土杀人(尽管是该杀该剐的恶人)后,祈求山神谅解他对神灵的不敬。教材把这段文字省略了,固然避免了血腥味,但我以为,这恰恰可

以窥得林冲的主导性格是安分守己、正直忠厚。否则,我们读到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林冲。

林冲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就在于他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想象、争论的空间,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眼中,林冲其实可以代表这样一类人:能忍耐时就忍耐,虽然很多人都羡慕鲁智深、李逵那样性格的人,但现实中却总有好多的人当 不了他们那样的,而只能像林冲一样忍辱负重。

《水浒传》中有一个常常能让我感动的镜头: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

知道,他拼命想挣扎到回去和他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没有了,已经被这把大火吞噬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含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地前行,雪地里一串逶迤的脚印渐渐延伸到远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浙江上虞丰惠中学 小刘执教:刘建松 记录:赵金华 马秀芝时间:3月15日 8:25——9:10 班级高二(1)班本节课是三月份学校教学观摩课,现在的一些所谓观摩课,只观不摩。缺乏真正的研讨批判......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交头风雪山寺施耐德【教学目的】1.了解环境描述的特点和功能,欣赏文字描述。2.了解林冲的性格如何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改变,并学习表征矛盾和斗争的过程。通过情节,环境,言语和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的有关情况;2、分析林冲性格特点,理解“官逼民反”的主题;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林冲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一、导读1、单元导读:这个单元学习小说。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必修③曾学习过哪些小说?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重点: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预习:熟读课文并完成下列字词任务1、注音、解词沽——买 赍发—......

下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