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必背部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2012级高二《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必背知识
一、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喜——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P87 忧——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P87 对策:政府应该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知识归纳:应如何解决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从国家(政府)来讲:履行文化职能,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依法严惩不法现象。
(2)从青少年来讲: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3)从生产者来讲:遵纪守法、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方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内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式)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如何发展大众文化:①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②坚持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彰显文化的民族性。打造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弘扬民族文化,为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④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
4、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为什么:①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但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借机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②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之中,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越是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2)如何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及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②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①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各种文化有吸收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③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B、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C、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
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0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培育一代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②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第一,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如何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发展科学技术?
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③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主体:人民群众。
内容: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形式: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⑤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此,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
3、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为什么: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B、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
C、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此三项是重要性、意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要性、作用、要求)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怎么做)?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
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①地位(为什么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②要求(怎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要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4)要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5)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1)含义:P109(2)二者关系: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3)怎么样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求)
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4)我们应该怎样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拓展)
①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③必须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学习道德模范身上的体现出来的美德与时代气息。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⑤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抓紧抓好。⑥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修养。⑦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归纳: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具体措施: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
国家:1加强管理与引导,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2奏响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核心价值体系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6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默写内容1、我们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哪个时期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逐渐形成了雏形?(答:春秋战国)3、哪个时期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整理上梅中学曹明长老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
2011年文化生活会考必背提纲热点材料 1重大国际性盛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 ; 2深圳特区建立 30周年 3净化文化环境,抵制 “ 三俗 ” 之风;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支柱性产业;......
2012学年高二级《文化生活》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电视剧《潜伏》以主人公的信仰为主线,将爱情、信仰、情节、明星等影视审美元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