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固定资产投资报表报告”。
重庆市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报告
发布者:信息中心文章来源: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日期:2009-06-05阅读次数:170
2008年,重庆市投资工作按照中央宏观调控要求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思路与目标,在克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急剧变化,以及特大自然灾害造成冲击的基础上,通过争取中央支持与扩大招商引资两手抓,重大基础设施与重大产业基地两手抓,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两手抓,夯实投资保障平台,确保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靓丽”前行。
一、2008年投资运行情况
(一)练内功进一步夯实投资增长基础
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加强协调、保障要素等工作措施,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上台阶,结构有改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 045.25亿元,增长28%。在建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计划总投资达到1.5万亿元。项目储备从7 000多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投资结构趋于协调。交通等基础设施稳步增长,四条铁路实现同年开工;工业投资完成1 376.8亿元,增长30%,钢铁、汽车、装备、金属制造、电子、食品等为支撑的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成为工业投资主要支撑;以往薄弱的农业投资增长49.1%,高于全社会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增长16.6%,销售情况较国内其他大中城市中更为稳定;三大区域投资差距开始缩小,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平均增速超过44%。
(二)争取中央支持破解要素制约难题
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积极向中央部委汇报衔接,协调来渝调研,在重大政策、专项规划、项目审批、要素供给等方面全方位争取中央支持,取得明显效果。项目审批加快,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南涪铁路、兰渝铁路、渝利铁路、玉滩水库等14个(项)重大项目完成国家审批核准工作,25个重大项目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年度用地计划增加,用地条件有所改善。准确把握财政政策由稳健向积极转变,争取中央投资补助创新高,全年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超过85亿元。融资渠道增加,统筹城乡项目列入世行贷款计划,轨道交通一、三号线利用德、日政府贷款取得突破;证券市场融资规模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增至45亿元。
(三)改善内外部环境招商引资结出新硕果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沿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多策并举强化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党政代表团走访沿海5省市,“请进来、走出去”十大经贸活动全面展开,签约总投资逾5 000亿元。区域合作取得实效,推动35个区县与沿海74个区县(市)结对,签约内资项目62个,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三届年会、首届开放论坛、第十三届世界铝业大会三大高层论坛成功举办,六大会展加速资源汇聚,与中石油等5家中字号企业签订多项合作协议。签约项目落地生根,新增世界500强9家累计达102家,新增中国500强45家、累计达165家。资金到位全面加快,大全、双钱、韩国HK等名企相继决定增资扩产,内外引资分别增长65%和2.4倍。
(四)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完善投资工作联席会平台,创新管理工作体系机制,集中资源保重点,切实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带动全市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1 153亿元,同比增长29%。张狮坝煤矿、国际学校等40个项目实现完工,兰渝铁路、新格再生铝等50个项目实现开工,涪陵至南川高速公路、松藻矿区小鱼沱煤矿等40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松藻矿区小鱼沱煤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北部分院、市急救医疗中心门诊住院综合楼、国际工业品采购基地、贝卡尔特汽车轮胎钢丝帘线、海螺水泥、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三期等一批前期项目提前开工。2008—2012年十大民生工程正在分头推进,十大公益性项目选址确定。
2009年投资工作思路与重点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扩大,全球经济将进一步下滑,我国经济受到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会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见顶回落,新开工项目投资持续低速增长,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就重庆而言,尽管2008年投资增长较快,但若扣除投资品价格大幅上涨因素,投资实际增长16.9%,低于近两年同期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下降。在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重庆投资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民间投资意愿减弱。国内外经济增长下滑,总需求下降,造成企业产能过剩和利润减少,削弱企业投资新项目的意愿。全市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下降,投资增长的后劲堪忧。
房地产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下滑,供求结构开始
失衡。供销比由近年的1∶0.9降为2008年的1∶0.6,下半年销售价格逐步走低。全市出让土地面积下降40%,综合价金下降17%。这些情况直接制约开发企业资金回收及扩大开发规模,导致今后一个时期房地产投资下降。房地产投资下降不仅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利,而且其经营性用地市场不景气还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投融资主体项目建设资金平衡。
资金供给趋紧。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资金流动性趋紧,流动性过剩出现逆转,国际“热钱”开始回流,必将加剧重庆利用外资的难度。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速下降,且低于同期投资增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要素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强化对建设用地的稽察监督,而项目用地需求大且用地不均衡,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尽管重庆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得到国家支持,但增加土地利用指标,特别是涉及基本农田占用等问题,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难度加大。国家进一步强化三峡库区节能减排工作,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因环境容量和环评严格,难以取得突破。
工程建设环节仍然不畅。受沿海省市企业倒闭影响,农民工返乡增多,项目征地工作难度加大;城市拆迁安置工作与民众维权要求尚不适应,拆迁安置矛盾难以及时化解;在建项目因价格上涨,超概算严重,工程进度款支付难以保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减缓趋势的情况,中央在2008年11月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变稳健的财政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变从紧的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滑落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重拳出击,紧急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金融、房地产、产业、外贸等政策措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变,不仅有利于克服全球经济下滑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我市落实“314”总体部署,夯实发展基础,实现逆势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利于及时化解国内外严峻挑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市的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区县不平衡、创新能力弱等矛盾和问题。同时,中央解决“重庆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重庆促进投资上项目,加快发展上台阶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支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重庆加快发展的重要关口时期,在出口有限,消费市场持续疲软情况下,投资仍将是重庆拉动经济的主动力。2009年全市投资面临的政策环境总体上将趋于适度宽松,这将对重庆今后一个时期有效应对复杂环境和严峻形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投资稳定较快增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对经济环境与形势发展研判,2009年投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主线,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部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投资作为重庆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生产,以生产稳就业,以就业增收入,保持投资消费双拉动的强劲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按照“高起点、长眼光、宽范围、大力度”的要求,全面提速实施本届政府已定的各类建设规划,加快策划实施一大批切合重庆实际需要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并统筹安排好地方财力,带动各类社会投资,促进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经初步测算,预期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4 800亿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2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200亿元;铁路、轨道、公路、机场、能源等基础设施投资1 5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2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200亿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1 400亿元;包括危旧房改造为内的房地产开发投资1 100亿元;其他投资200亿元。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使全市重大项目储备达到1.2万亿元以上。加强对接,争取支持
紧紧把握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审批核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项目的机遇,全力以赴争取国家支持。一是充分利用部市合作机制全方位加强向中央部委汇报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在既定安排专项中加大对重庆的投入,尽可能向重庆倾斜,确保落实投资计划。二是进一步对接国家新增投资的工作安排,加强信息沟通,细化工作方案,主动提出符合国家政策和投向的项目,争取国家多渠道对重庆国家铁路、高速公路连接线、轨道交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小城镇基础设施、通村公路、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投资量大、产业链长和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项目予以支持。紧扣加快推进“率先西部”全面小康进程,把民生工程放在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加快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十大公益项目。加快实施小流域治理、煤矿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农村综合服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新项目,集中解决民生领域历史欠账。三是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程。尽快完善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积极对接国家钢铁等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渝黔铁路新线、渝怀二线主城至涪陵段等6条铁路、200千米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巫山旅游支线机场、金佛山水库、石柱电厂、双槐电厂二期、重钢环保搬迁、巴斯夫MDI、晓星BDO、霍尼韦尔己内酰胺等项目立项审批或核
准,突破炼化一体化与管道、小南海水电站等战略项目的前期工作。
拓宽渠道,落实资金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与财政性投资匹配的绿色审批通道,尽快将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金融合作协议转化为实际贷款,抓紧推进轨道交通、能源、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银团贷款,继续扩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 200亿元。积极引导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做好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指导,力争全年发行企业债券100亿元,信托资金150亿元,促进10户企业成功上市。加快发展担保公司、融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营造国内外投资“避风港”,跟踪落实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好利用世行、亚行贷款统筹城乡示范项目,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内资突破1 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35亿美元。
突出重点,强化保障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投资引擎作用,2009年在继续完善“四个一百”项目框架基础上,按照“三个一批”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工40个、新开工50个左右的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40个左右,完成30个左右重大招商项目签约,重点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 500亿元,确保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强力支撑。加强部门协调、落实扩大内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动机制、分工责任制和工作小组制,主动帮助业主推进项目报批、组织协调、建设施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各环节相关问题,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争取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审批,增加用地指标,增强建设用地保障。
加强引导,严格监管
改革和完善能规划引领机制,抓紧落实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完善要素使用管理机制,坚决制止高消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全力做好新增中央投资组织实施工作,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强化督察,确保投资效益。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重点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报告一、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一)投资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5亿元,增长17.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3.06亿元,增长6.1%,投资额占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报告一、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一)投资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2.78亿元,增长21.0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134.15亿元,......
重庆市某公司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调查报告借款单位:重庆市某某有限公司 借款额度:XX万元 借款期限:XX年 借款用途:购XX 建设工期:XX个月 一、借款人基本情况重庆市某某有限公司成立......
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3-10-29 13:3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
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新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