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困难及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
发展面临困难及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今年三月,中央宣传部、人民银行等部委下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文件,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带来了利好。AA州作为CC省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主要以布依族、苗族为主)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见附件1),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可期,但当地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呈现出散、小、乱的特点。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金融如何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振兴,促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需求情况 AA州属全国经济贫困落后地区,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69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000美元。因此,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指标其他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在7%左右,据估计,AA州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还不足1%,而民族文化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就更少,当前民族文化
— 1 —
产业发展处于全国落后水平。据工商部统计数据,全州有民族文化企业127家,最大一家注册资本300万元,最小一家注册资本仅5万元,全州民族文化企业具有散、弱、小等特点。究其原因:一是AA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资源的认识不足,没有将其进行系统的引导和整合规划,一直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发展;二是企业对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缺乏了解,不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扶持和帮助,难以发展壮大;三是每一个行业内部、行业与行业之间如何进行整合,集群式、产业链发展仍在摸索之中。据调查了解到,全州民族文化企业对金融需求较为强烈,亟需金融部门对其关注和支持。
(二)金融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情况
据了解,AA州民族文化企业与辖内各金融机构业务往来较少,金融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文化产业类企业贷款为零。在调查的7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与农行有过贷款意向,但因公司规模、担保抵押物等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条件,未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二、金融业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困难
(一)当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金融机构对民族文化产业“不感冒”
1、民族文化企业缺乏有效担保物,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辖内民族文化企业多是由政府推动兴办或政府委托相关部门创建的企业,办公环境简陋,无固定资产,知识产权不明晰,商标市场影响力较小,在与银行合作时难以提供有效
担保物作为抵押融资。其次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水平低下,管理方式落后,产业市场影响力较小,发展前景难以被金融机构看好。
2、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民族文化企业发展
AA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民族文化企业发展:一是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政资、政事、政企分开认识有待深化;二是州县两级文化管理体制衔接不畅。上下工作有时对接不好,影响工作效率;三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文化管理的范围,对民营文化企业底数不清;四是吸引非公有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和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机制不够健全。
(二)相关部门对支持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宣传、落实难以到位
虽人民银行BB中心支行今年四月份就已将中宣部、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的指导意见》(贵银发[2010]66号)文件下发给了CC省各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因多种原因,至今州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部门尚未接到该文件。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应的发展民族文化企业金融创新信贷产品就难以有效出台、实施。其次,因有关部门人员力量、经费问题等原因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一时难以到位,民族文化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掌握,处于自由发展的阶段,文产企业发展良莠不齐。
(三)金融机构支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州辖内民族文化企业具有起点低、发展慢、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等特点,属于典型弱势产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其合作积极性较低,对企业发展、潜力缺乏了解,对产业发展前景不看好,缺乏有力的信贷支持信心。
(四)民族文化企业与银行合作陷于“两难”
据调查,全州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将民族文化企业划归中小企业一类统一授信管理,但民族文化企业由于起步晚、市场经营化程度不高,盈利能力较弱,多靠政府扶持勉强维持经营。因此民族文化企业对信用社高利率的信贷成本难以承受,不敢与其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虽较低,但企业又难以达到银行的信贷准入条件,企业与银行合作陷于“两难”境况。
三、促进金融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整合资源优势,打造、打响本地民族文化品牌 一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引导和扶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可考虑建立AA州文化产业企业名录,筛选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市场发展前景好的文产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的扶持政策、资金,形成合力,加强引导、扶持,逐步培育起一批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打响本地民族文化品牌。二是搭建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等单位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企业应转变观念,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将企业的优质信息主动提交给金融机构,实现金融机构与民族文化企业高度合作。三是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宣传,充分发挥各项政策优势,增强企业信心,壮大企业发展。
(二)抓住机遇,加快企业自身发展
民族文化企业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多彩CC”发展机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内涵,积极打造精品项目。首先,根据所在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精心打造优势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其次,充分利用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政策扶持和帮助,逐步壮大企业自身实力。未来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需要文化产业不断提高自身营运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支持民族文化企业积极性
首先,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辖内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政策的指导,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对辖内民族文化产业的信贷资金投放规模,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适合民族文化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信贷支持作用。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授权授信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信贷投入。且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创新信贷模式,转变以房产、机器设备为抵押的传统担保思路,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并依据企业发展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为民族
文化企业,融资扩大选择范围。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展望在物质生活已经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文化生活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已经变得越发重要,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繁荣亟需金融的大力支持。......
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研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措施发布时间: 2011年11月11日作者: 记者 牛娟娟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和丽花)8月5日县委召开第十二届县委2013年第八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了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精神,我认真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