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需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主和谐型师生关系”。
体育课堂需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案例背景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体育教学的催化剂。
案例描述
有时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不管上什么内容的课他就浑身不自在。我在讲解示范的时候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要么和同学说笑,要么就“想入非非”,或者看其他班级上课。这种藐视课堂的行为让我非常气愤,自己年轻气盛,哪容得下他这样随意、无礼。那一次刚开始上课,我在讲解上课内容时他又在下面也与同学讲个不停,根本不把课堂放在眼里,也无视我的存在,我气不打一处来,顿时火冒三仗:“你不想上课就给我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指着他。可以看得出,那一刻他无地自容,原来还眉色飞舞的表情在一瞬间凝固,然后转身就走:“不上就不上!”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中他没有来,我向班主任汇报了这一情况,班主任来了个缓兵之计,先由他去,看来他是班上的“顽固分子”。就这样这件事随着时间渐渐地淡了。再后来我同样去上课,在我还没有到达学生集合地点的时候,我看到他一样的向教室奔跑,从他的脸上没有看出一点我们之间发生的那件不愉快的事情。当时我虽然因为剥夺了他的上课权利而有一丝丝胜利的闪念,我还是把他叫了过来,并与他进行了沟通:“你想上课吗?”“想!”他回答。“既然想上课就得好好上,遵守课堂纪律”他认错的态度非常好,他又回到课堂上来了。在以后的课中他表现很好,违纪现象再也没有发生,但从此让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几年后的一天我在超市里碰到他,我一眼就认出了他。我们不约而同的把手握在了一起,像分别已久的老朋友。我们交谈了很久,尽管谁也没提以前发生的事,但这件事让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也领会到了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案例评析
这件事尽管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同样或相似的情况还在不少课堂上发生,分析这件事发生的经过许多事情的处理都需要教师的智慧与方法。
1.了解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对不同的体育项目也有自己的需求与爱好,也因为学生的个性不同所表现的强烈程度不同。因此,一些同学尽管对老师安排的上课内容不喜欢但能克制,而一些学生则表现强烈,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情绪,熊建伟同学的强烈表现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一节课中可适当开辟一块“自留地”,给学生展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课堂中像熊建伟同学一样上课没有心思而出现各种不良状况。当学生通过一些不良状况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时,我不仅不去了解学生的所做所思,反而进行无情的批评,从而导致矛盾激化,这是传统的师道尊严所致。
2.对学生要进行心理疏导
无论上什么内容的体育课,一堂课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时就需要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明白不可能按他们的兴趣爱好上课,体育课有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安排,如果喜欢可以课余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如果教师讲道理,分析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将近成人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不是不能接受。在这则案例中因为自己缺乏经验与方法,当时也怕停下来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没有很好的做好熊建伟同学的工作,也让他的这种行为在课堂中反复出现,从而导致后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3.教师要讲究方法,不能强制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并且神圣不可侵犯,而学生就应该对教师尊敬并且服从。再加上自己才走上工作岗位,对这种情况缺乏应对的方法,所以处理起来非常简单,甚至采用了粗暴的方法来强制。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没有给熊建伟同学一点面子,对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同学来说,让谁能接受呢?所以也导致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化,也就出现了他不上体育课的现象。现在想想我这种不讲方法的结果是剥夺了他上课的权利,实在不该,不讲方法的这种强制是要不得的。
案例反思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全心的面貌,师生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课堂中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一直以来,教师习惯运用权威和压制来建立课堂秩序,并在这种秩序下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与技术的灌输。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从控制课堂秩序入手。首先,教师要彻底放弃不合理的权威和不平等的压制,依靠教师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依靠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高度的自觉性,共同营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其次, 教师要有教育民主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案例中因为我的专制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从而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激化。这种采取专制的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亲和、平等,能听取学生的意见,将专制型教学作风变为民主型教学作风才能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维持正常的课题教学秩序。
2.正确处理“两主”关系
在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上,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自己主导者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启发学生学习,转变“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千差万别的学生,而不是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去适应同一目标、同一规格、同一要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如果加以强制,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会发生转变,被动地附和教师学习,让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的客体。因此,教师时时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之下,对学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正确引导,或采取一定的方法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如案例中我如果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再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留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努力创造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调节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有很多。(1)改善课堂用语。教师要加强教学用语的幽默性与情趣性,打破课堂的沉闷局面,缓解紧张、慌乱情绪,融洽师生情感,激发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受到启迪。如案例中如果我当时用一种幽默的语言给予熊建伟同学以暗示,相信结果又会发生转变;(2)要建立和谐交融的人际关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如多参加学生的活动等,关键是教师要放得下架子,多与学生平等交往。
(3)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首先,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的情绪来左右自己。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充满个性的孩子,学生总会制造一些让老师不如意的事情来,教师要反复提醒自己,这毕竟是一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度地包容,才不会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其次, 要善于用自己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孩子心情与表情是善变的, 教师如果有丰富的感情, 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染、调节孩子们的情绪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师生和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保证社会机体协调发展的基础。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课堂上,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善意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目光,一个强而有力的手势,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1、教师要有一颗与学生交朋友的心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学会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和家庭,真正亲近和走近学生,与学生谈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最可亲的,是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他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老师的学科学习中。可见,教师与学生心理距离的缩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师要有一颗欣赏学生的心
陶行知老先生曾在《创造的儿童教育》里着重指出“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加入到学生里去开发、解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造成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乐园‟。”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人天生喜欢别人的赞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教师对学生适度的赞扬,及时的肯定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信念,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励心理。自信心是学生学习进步,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注意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经常鼓励,赞美学生。
课堂上要有“爱意”,教师不必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一定行的,再好好想想,老师相信你!”课堂上教师言语亲切,神态和蔼,举止大方得体,拉近师生距离,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3、教师要有一颗角色换位的心
首先老师要学会当学生。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学。老师要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当学生。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的心中,以指导学生为主,以真实虚心的态度来换位,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其次学生要学会当老师。我们教师以我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学生构建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给学生以主动权、选择权,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心。和谐是一种美,和谐是一种艺术。和谐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地遨游。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人际关......
数学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与高效课堂的形成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
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主要、最生动的角色,也构设成了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两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成效......
和谐师生关系我们对于过去老师对学生的统治深恶痛绝,于是我位置上学生的展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上,从情感、态度和言行等方面给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这种规定被全社会所......
民主和谐 真挚坦诚——三元中心小学第十五届二次教代会报道2013年10月24日下午,盐亭县三元小学第十五届二次次教代会正式会议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教代会应到代表23人,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