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语题_成语练习题中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0:37: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考成语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成语练习题中考”。

中考成语题例析

2003年的中考,成语考查题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有解释成语中加点词的意思,有选择成语填空,有选出不正确的成语运用等。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例1(苏州考题)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漫不经心 伸张正义 叹为观止抑扬顿挫 燥动不安 相形见拙 万世景仰 望文生义 前仆后继司空见惯

错别字

改正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成语的意义,而理解成语意义的关键在于理解成语里的重点语素。这些语素往往有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如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便会习惯性地写错。因此,解答些题的诀窍在于区分形近字或同音字。如“漫不经心”的“慢”,“燥动不安”的“燥”,“相形见拙”的“拙”,“前仆后继”的“扑”,它们分别与“漫”“躁”“绌”“仆”,是形近字或同音字。“漫不经心”是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所以应是“漫”而不是“慢”;“躁动不安”指因急躁而不安,那就不能写成“干燥”的“燥”。

例2(天津考题)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与所给出的义项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机会:日理万机随机应变 B.更加:精益求精老当益壮 C.名声:莫名其妙名不副实 D.渡口:无人问津津津有味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同一语素不同成语中的不同含义的理解,解答时仍先要理解成语的意义。A给的第一个“机”指国家大事,第二个“机”指“机会”;B组的两个“益”都指“更、更加”;C组的第一个“名”是动词,指说出,第二个“名”是名词,指“名声”;D组的第一个“津”指“渡口”,第二个“津”指“唾液”,故此题应选B。

例3(桂林考题)在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填写入相应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吹嘘南京城防,但人民解放军仅用了24小时就冲破了敌人的防线。

②王小玉的演唱真是,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

③白衣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帮助“非典”病患者战胜病魔。

④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不断出现,有如。A.坚如磐石 绘声绘色 破釜沉舟层出不穷 B.固若金汤 声情并茂 无所畏惧雨后春笋 C.铜墙铁壁 惟妙惟肖 勇入直前如火如荼 D.稳如泰山 栩栩如生 无所不为风起云涌

解析此题的备选答案是几组近义成语,要正确答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还须辨别这些成语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第①题“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吹嘘南京城防”,这里不能带褒义,那么只选“固若金汤”(中性词),因为其余的都是褒义词;第②题几个成语都是褒义词,要考虑搭配习惯,形容“演唱”只有用“声情并茂”才恰当;第③题要辨析几个成语的意义的细微差别,“破釜沉舟”形容下决心干到底,“无所畏惧”形容非常勇敢,“勇往直前”则与其后“克服重重困难”顺序颠倒,语序显得混乱,“无所不为”属贬义。根据语境考虑,只能选“无所畏惧”;第④题要考虑语言连贯和用语准确问题,形容“文艺节目不断出现”,比喻词“有如”后应接名词较妥,只有“雨后春笋”恰当,其他几个都是动词。

总之,运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⑴弄清成语的意义,如果不弄懂成语的意义,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就容易用错;⑵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⑶注意成语的规范性,不要随意改变成语的形式,写法也要规范化。成语试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C)

A.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是缺少生活体验的表现。

B.海联以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凝聚和团结着热爱中华民族的海内外同胞,为中国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金桥。

C.每当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我们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不是侃钓鱼经、切磋钓技,就是谈写作收获、投稿门道。

D.从“治民”到“便民”,从管理到服务,单纯的观念转变,已无法满足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需求,必须依靠民主的方法。答案:(C)

解答:老气横秋可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用在A句中是恰当的。海纳百川是形容胸怀宽广,用在B句中是恰当的。

相见恨晚是指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用在C句中形容女儿女婿不恰当。宜改为“相谈甚欢”。

日新月异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用在D句中是恰当的。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C)

A.什么样子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刻骨铭心的事件。

B.在人生的道路上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这些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过程都由教师取而代之,学生仅仅掌握了观察和操作的技术,缺乏对过程的思考。

D.有的敲桌子,有的数心跳,有的写字,有的数数,还有的摸脉博„„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有学生站起来,随之流露出懊恼的神情。答案:(C)

解答:A 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使用恰当。B 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使用恰当。C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权位或利益而占有之。用在句中前后不搭配,语意也不恰当。D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地涌现。句中以本意作比喻,指有不少学生快速站立起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B)

A.虽然中消协“叫停”一次性餐具收费已半月有余,但“叫停令”并未立竿见影,不少餐饮商家仍在未明示的情况下仅提供收费餐具。

B.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C.作为特奥会的形象大使,姚明在参加完昨天与莫斯科中央陆军队的比赛后就马不停蹄地返回上海,出席特奥会的开幕仪式。

D.尽管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仍有一些学校在培训教师等方面捉襟见肘,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水平。答案:B 解答:目无全牛,形容技艺极其精湛纯熟,用于句中明显不合语境。立竿见影,比喻收效迅速,见效很快,用在此句中恰当。马不停蹄是指不停的往前赶,表明事情的急迫,用在此句中恰当。捉襟见肘,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无法应付。用在此句中恰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D)A.由十几家主流媒体联办的“2007中国最美50女人”的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杨澜名列榜首,于丹入围前3名,而此前呼声最高的李宇春等人却名落孙山。

B.2007年6月15日,谢凤运、王文田两位英雄,在九江大桥坍塌之后的危机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站在断桥边舍身拦车,使得多辆车和多名人员转危为安。C.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D.央行加息初显成效,上海二手住房成交量自9月份出现降温后,10月成交量也每况愈下,此前频频返价的业主也主动下调价格,以求成交。

答案: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适用于对现实情况的一种动态考查。而这里专指10月的情况,用在此不合适。

名落孙山。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一败涂地。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B)

A.国家质量监测局宣布,从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必须明示酸碱度,这使大量不合格饮用水无地自容。

B.香港华懋集团主席“小甜甜”龚如心病逝,其丧礼安排逐渐明朗。受聘设计灵堂的花店东主透露,这个花海灵堂相信是史无前例,令人惊叹。

C.金沙遗址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汗牛充栋的出土玉雕,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赞赏。

D.基金安瑞的持有人代表表决通过了“封转开”方案。这意味着基金安瑞即将掀开新的一页,华安中小盘成长基金将粉墨登场,成为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第八只开放式基金。

答案: B 无地自容是指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在此不合语境。史无前例是指从来没有过的事,前所未有。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作品多。用在此不合句意,可改为“玲珑剔透”。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句中感情色彩、陈述对象均不合语境。

中考成语题

1.(2009哈尔滨市)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

济南中考成语选择20题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B.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003、巧妆打扮() 004、记忆尤新()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 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009、宽洪大量() 010、无耻滥言()011、世外......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001、关怀倍至( )002、随声附和( )003、巧妆打扮( )004、记忆尤新( )005、挺而走险( )006、融汇贯通( )007、并行不背( )008、略见一般( )009、......

下载中考成语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成语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