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专题_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0:34: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专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摘要]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但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技能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大力实施课程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双证”融通的人力资源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办学质量上都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已制约了高职教育的更快发展,解决好高职教育的师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发展规模相比,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职教师学历结构偏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进行了量化。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极少,许多学校的专业课专职教师中初级职称教师多于中级职称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远未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达50%”的合格等级。

2.教师来源渠道不畅,兼职教师数量偏少。现任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毕业后即投入教学工作,没有经过实践锻炼,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很少。教师的来源不畅,缺乏实践锻炼,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短。兼职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兼职教师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由社区内的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数量超过了专职教师。

3.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适应新情况、新专业的人员不足。我国高职教育的师资主要来自普通高校,在现有培养模式下,普通高校毕业生因为没有或者很少经过专业实践的锻炼,实践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都采用知识授受的方式组织教学,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其整体素质也就无法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高职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专业的要求。

4.教师实践能力差。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界的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要成为职教教师,要有5年或5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验,经过2年半的培训后,参加国家考试取得职教 教师资格后方可从业。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直接由学校走向学校,课堂走向课堂,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验,有职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少之又少。教师实践能力的严重欠缺,造成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现状,能力本位教学无法开展,毕业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高职教育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5.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高职院校中,在高档次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少,科技

出学习、参观、考察、出国的机会;保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对有特殊贡献的“双师型”教师给予特殊的奖励等等。

2.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加强工程实践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了解相应专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产学研结合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根据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课程,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产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企事业单位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把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利用起来,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学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组织教师开发或改造学校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训设施利用率和效益,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档次。组建技术开发或技术应用管理机构,为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牵线搭桥。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或国内外大学进修或培训。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讲学,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等等,使教师从思想上自觉地加强自身“双师”素质的提高。

3.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但要充分发掘学校内部的人才潜力,而且要充分利用社会的人才资源。高职院校要把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战略来抓。积极引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教师的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兼职教师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使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不仅要安排好他们的教学工作任务,还要安排好教学研究任务。安排兼职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学科带头人是 “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核心。学校要在注重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名师的培养力度。对培养目标和对象,要委以重任,提供各种机会,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科技开发研究,特别是要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让他们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专业改造、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造就出一批在本校、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使其成为“双师型”名师,以此带动学科学术梯队的形成和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专业教师一人双肩挑。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实训室、教学工厂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自行研制、开发、安装专业教室和教学工厂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参与者观念更新,也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给予政策扶持和资源支持,社会、企业、学校之间也要加强沟通,树立全局观念,自觉、积极地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空间和机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钢.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7.[2]拜五四.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学术论坛,2005(2):194-196.[3]王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5):12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张露摘 要:近年来,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纳入到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识,但......

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崔相一、许建安(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摘 要: 我国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张君闫巧枝(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1)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研究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在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很有必要,这也......

谈中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谈中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 张涛英摘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中职院校以就......

下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