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中国的民族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中国的民族问题论文”。
论我国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作者: 01163030
内容摘要: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重大影响。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展,民族问题也不例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本文从我国民族问题的情况、特点及相应的解决政策和措施等方面来讨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关键词:民族问题民族政策 和平 团结 繁荣 发展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重大影响。1990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 [1]胡锦涛同志又一次强调:“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 [2]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坚持的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尤其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各族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民族中占主导地位,享受到了经济、文化平等发展权利和社会生活的自由权利。
一、我国民族问题的内容及特点
在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这些差距导致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并影响民族之间团结与合作关系的发展。因此民族问题还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关系是民族和民族之间交往联系的状态。民族之间关系的状况既有团结合作,也有冲突对抗。就世界民族发展过程的规律而言,民族之间团结合作是主流。但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普遍存在于多民族国家中,如果不处理好民族问题还可能导致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国家混乱,甚至会引发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这个层面上讲民族问题还涉及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一)、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是指民族问题广泛存在于国际社会,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横的联系,又有纵的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贯穿于当今世界主要矛盾的始终;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存在于所有多的民族国家。
(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指民族问题作为民族出现后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民族和民族差别相伴始终。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民族问题就不会消失。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将长期存在,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
(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八个交织”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
(四)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民族问题一般涉及的不是社会的个别或少数成员,而是一个民族的整体。一个民族一旦在诸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就会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往往会因此引发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并有可能很快从一方面的问题,波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从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五)、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国家关系日益密切,一个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尖锐化不仅会使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周边国家,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
二、我国应对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民族问题无论是对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还是对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国把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我们党和国家为此而做的大量工作和制定的民族政策体系都充分体现着这一核心政策。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标志。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二)、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是保障民族平等权利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关键。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保证民族地区人民充分行使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各地在工作中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三)、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解放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一些地区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其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四)、发展少数民族各项社会事业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全面提高少民族文化道德素质。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尊重,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财富。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重要会议,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 7 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文件译本和这 7 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声翻译。我国人民币主币除使用汉字之外,还使用了蒙古、藏、维吾尔、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 21 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其次,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竞争力。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等。再次,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国家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等。
(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具体表现。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 [3]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诸多方面。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在我国,宗教和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一贯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的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还采取很多措施,以保障少数民族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国家对佛教的庙宇、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其他宗教的寺庙和教堂以及各种文物、古籍,采取保护政策。一些名寺古刹还被列为国家或地方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 国家出资进行维护和修缮,中央财政还为此设立了专项资金。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还将长期存在下去。民族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展,民族问题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稳步进行社会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消除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页。
[2]《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3]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43页。2
一、关于新疆七·五事件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民族团......
(一)十八大规划各民族和谐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
民族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性”:一是普遍性。当今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问题......
中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之忧患按:本文是2013年西北一位党员干部给最高领导人进呈的关于中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万言书,虽言辞激烈,但拳拳爱国救党之心天日可鉴,刚劲之性,戆直死谏,诚......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解释风险: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