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内容(奥尔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笔记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孩子亲身体验、创造性和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感,重视教学过程中师幼的参与。那我们应该如何将这种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以下论述。
关键词:亲身体验;创造性;节奏感;本土化尝试
当今学习、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一种时尚潮流,很多幼儿园管理者会请专家来讲学或是派教师出去学习与交流,理所当然一些奥尔夫课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课例《1+1≠2》中,利用音乐这一载体,老师充分地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10个阿拉伯数字,形式多样,有个人创编或两三人集体创作,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和合作性,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在音乐的氛围下整个活动始终保持了趣味性。虽然至始至终幼儿和老师的兴致都很高,气氛活跃,但是老师给幼儿“说话”的空间很少,基本上是老师在“说”,幼儿“听”,机械地完成老师交代地任务,同时老师在活动中也没有给幼儿放松的时间,以致于师幼都很疲劳,感觉刚上完一堂体能课。所以活动效果不是很好.通过这个课例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活动目标和中心的明确性。
在一个活动中目标和中心是最重要的。整个活动的准备和过程都是围绕目标 来进行的,而评价活动效果也要目标是否较好地实现了。而在这个课例中老师和幼儿虽玩得很开心,但教师却忽略了活动目标,让人不知道活动目标是什么,中心不明确。活动名称主要涉及到音乐领域,可是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体能课。活动目标中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但是在活动中老师并没有提供给幼儿感受音乐的机会,只是达到了“作出相应的动作”这个目标。
二、音乐应体现的价值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音乐”无疑是占主要地位的,没有音乐谈不上音乐教育。音乐作为活动中的载体,应充分体现它的价值。但在这个活动里音乐似乎可有可无,大部分时间孩子都是在创编数字的动作,并没有用心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音乐只是用在他们出场、游戏和退场中,和其他活动中的背景音乐并无区别,只是起了一个衬托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应当把感受音乐放在首位,通过其他的教学手段和载体使幼儿初步达到感受音乐的目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教学手段如此丰富的原因。
三、教师在活动中应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活动中不仅是一个引导者,还应是一个参与者。如果在一个活动中仅仅是老师来引导幼儿应怎么做,以“教”为主,而不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这是失败的。所以老师更应该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探讨,不断地提出新问题,经过探究而得出正确答案,并创造机会让幼儿说出来。这些正是活动中所欠缺的,也是最难做到的。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去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不重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下面是以《新纲要》为出发点结合奥尔夫教育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亲身体验
亲身体验很重要。孩子真正置身于音乐中的效果远远要比老师分枝解叶地讲解示范好。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感知。因此,我们应当把音乐放在首位,融合语言和动作,使其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
(一)音乐中的语言
教学中有语言可以说是任何一堂课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将语言赋予音乐,配上适当的节奏,便成了音乐中的语言。而所说的“音乐中的语言”并不一定是说唱,也包括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等.在《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中,老师用拍手来引导幼儿跟着做动作,幼儿会很惊奇地、很有兴趣地跟着动。在教学中我觉得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音乐中的动作
音乐中的动作包括身体的造型、配合动作、形体表演等。在活动中孩子可通过拍手、跺脚、点头等音乐中的语言,打出歌曲节奏,熟悉歌曲旋律,更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感知音乐。
二、契机性的音乐教学
现在各领域教学都提倡契机性,不仅教学效果显著,还能逐渐培养幼儿快乐学习的好习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也就是契机性。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引发幼儿兴趣,随机教育处处可见。如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做出各不相同的人物动作,引导幼儿创编诗歌,突出人物动作的特点,并尝试有节奏地唱读。而此类活动还可以在洗手、列队、散步等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老师要把握并创造机会进行教育,同时提高自己的教育职能以便更好地胜任工作。
三、各领域中的渗透性和互补性
一个领域与另外一个领域之间都存在交集,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去挖掘这些东西。前面有说到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自然获得感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其他领域中结合奥尔夫教育体系使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更好地掌握一些学习技能,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理所当然,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领域中科学的教育理念来弥补其中的不足,完善教育体系。
四、激发和鼓励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是至关重要的。老师运用一些形象、具体、直观、真实的教具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进行探究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在活动中可变化声音,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增添乐趣,使整个活动都保持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作出积极回应,暗示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习信心.五、教师的角色互换
在活动中,老师通过多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在角色互换时注意“参与”和“退出”。
目前,许多习惯于“高参与”“高控制”的教师只管自己的参与,忘记了幼儿的存在。老师的参与是朋友式地参与,促进师幼关系和谐发展。退出的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幼儿自由地实践和表达。幼儿年龄越小,能力越弱,越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当幼儿对活动程序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应该有意识地离开活动的中心位置,作为一名旁观者。而当幼儿对活动不熟悉时,老师的参与就大大提高了,比如说示范讲解,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然后可以选出一名小老师,老师只要偶尔进行提示和引导。
六、课内器乐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简单乐器的器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区别与其它教学法的特点。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利用这些乐器往往是进行即兴指挥。老师进行示范指挥演奏为其树立榜样。于是幼儿开始模仿老师的动作,轮流进行真实的演奏,幼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入自己的想法。
七、丰富的音乐教学语
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指在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的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一)节奏语,即可拍击身体的动作来表示。用在活动中,可以使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培养幼儿节奏感,这对歌曲进行打击乐可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手势语,即老师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常直接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及歌曲的内涵。
(三)体态语,即通过老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幼儿情感的语言。它能起到“心有灵犀”的效果。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
以前的音乐活动,由老师示范,幼儿跟学。他们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是一种熟能生巧的学习。而奥尔夫通过幼儿熟悉的童谣等语言做节奏基础,以幼儿身体为乐器,以熟悉的乐曲为伴奏,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做音乐动作模仿,在老师提供的这种音乐氛围中,引导幼儿主动地学、创造地学。
以上都是谈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利性和可行性,并不是说奥尔夫教育有多么地好,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奥尔夫教育介绍到中国已经有十多年了,人们逐渐认识和了解这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很多人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不过是要孩子拍拍手、跺跺脚,只知道节奏训练等等。其实不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孩子们的实际水平,我们应该从奥尔夫教育体系中借鉴和提取一些可取的东西,融入自己国家的教育理念精髓和特色,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行本土化尝试。我们要记住:奥尔夫不是教学法,而是提议法,模仿只是第一阶段,创造才是最终阶段。
时代在变化,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步伐上,更不能只用前人积累的东西。我们要打开思路,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接受国外优秀成果,更重要的是创造出新的有实践意义的科学的东西,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群众路线规定篇目(学习笔记内容)1、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学习......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一、学习时间:2017年7月18日学习地点:经济运行科办公室学习内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清鹏在义煤公司2017年年中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认清形势 忠诚......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时 间:2008年8月1日 14:00---16:00地 点:六楼会议室主持人:刘 克学习内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实施方案目的:纯洁组织、提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加强......
里岔海尔希望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材料(2016-2017学年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材料之一学习时间:2016.9.20 地点:会议室 主讲人:李忠林 题目:教师角色新思考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
时间:2011.9.7学习内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主讲人:李校长学习地点:五楼会议室学习内容:1、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