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车辆事故的预防_车辆事故预防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10:01: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十二章 车辆事故的预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车辆事故预防措施”。

教案车辆装备管理

第十二章车辆事故的预防

一、车辆事故的预防

(一)车辆事故的概念

车辆事故是指车辆在运行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或其它损失的事件。车辆战伤或因自然灾害及维修保管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或其它损失不属于车辆事故。

(二)车辆事故的分类

1、按危害程度分类

一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车辆报废者(车辆是以解放CA1091为基准)。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发生事故时,事故现场车、物损坏和牲畜死亡等的折价费用,并不包括经济补偿。

二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致一等以上残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车辆大修损失者。三级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致三等以上残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车辆中修损失者。造成人员受伤需住院治疗,或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汽车散热器报废以上损失者为非等级事故(一般事故)。

低于上述范围者为事故苗头,不列入车辆事故。

2、按事故性质分类

按事故的性质区分,可划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事故中负有过失责任的为责任事故。指因主观的原因本可以避免而没有避免的事故。譬如,驾车行驶中由于违反交通法规,思想麻痹大意等原因引起的车辆事故,都属于责任事故。凡是责任事故,当事者要根据事故的情节承担相应的责任。

非责任事故:无过失的为非责任事故。指由于主观难以克服的原因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车辆事故。如完全由于对方车辆机械失灵或对方驾驶员酒后开车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三)车辆事故发生的原因

1、驾驶员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车辆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3、道路(环境)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四)车辆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1、车辆事故发生的特点

1)随机性

2)因果性

3)事故隐患频发性

4)周期性

2、车辆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

二、行车安全管理规律分析

车辆事故虽属随机事件,偶然性较强,但哲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客观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车辆事故也不例外。虽然车辆事故是一种随机事件,无法在肇事之前预测何时、何地发生何种车辆事故,但是车辆事故都是由于其内部系统人、车、路的不协调造成的。车辆事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客观上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偶然性中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从客观上看,集中到某一地区、某一单位事故的发生是有明显规律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事故多发地段、事故多发时间、事故多发车型、事故多发驾驶员等的原因。因此,全体车勤人员尤其是各级车辆管理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规律性。车辆事故的一般规律

1. 自控能力差的驾驶员易发生车辆事故

实践证明,车辆事故长发生在自控能力差的驾驶员身上。驾驶员自控能力差,在行车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为“急燥冲动”、“松懈违纪”、“麻痹大意”、“骄傲自满”、“自卑恐惧”等情绪变化,这些都是诱发车辆事故的原因。因此,汽车部(分)队应高度重视缺乏自控能力的驾驶员,采取有效对策,不断强化和提高驾驶员安全自控能力。具体地说,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要引导驾驶员正确认识自身的安全性,即要使驾驶员明白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三要加强驾驶员安全自控能力的训练。

2. 驾驶3—4年的驾驶员易发生车辆事故

据调查,目前军车驾驶员队伍中“驾龄”在4年之内的约占65.5%。因此,这一驾驶段是预防车辆事故的重点区段。尤其是驾驶经历处在3—4年的驾驶员一般具有一下特点:一是骄傲情绪开始滋长。驾驶员具有一定的驾驶经历后,其驾驶技术逐年成熟,对道路上行人、车辆动态的规律有所了解,能处理一些较复杂的道路情况,因而,他们容易产生开车没什么难的骄傲情绪;二是经验不足,头脑简单。处在这一阶段的驾驶员,由于没有发生过事故,对事故的危害性没有深刻的认识,有的驾驶员开起车来争强好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急燥,喜欢开快车,对别人的劝告往往不屑一顾,一旦遇到危险情况就会措手不及,酿成事故。因此,汽车部(分)队在实际工作中,在驾驶员的使用、训练及管理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使他们在心理、技术上日趋成熟。

3. 季节转换、环境变化时易发生车辆事故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下打盹”。这是对季节与人体生理机能间变化关系的总结。季节变化,人体各部组织受到外界影响,会感到不适。出现困倦、疲劳,驾驶员在这种条件下极易造成车辆事故。一般情况下,第三季度比其它季度事故率相对要高;下午事故率往往高于上午;季节转换初期事故率高于转换后期;回程事故率高于去程事故率。驾驶员在执勤中,天气的瞬间变化是经常遇到的事。如果不适应,就很容易酿成事故。特别是小雨、小雪、小雾天气事故率一般相对较高。因为大雨滂沱或冰雪天气,大雾能见度极差时,驾驶员一般会十分谨慎,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而遇小雨、小雪、小雾天气,驾驶员容易放松警惕,另外柏油路面上像加了一层润滑油,行车条件十分恶劣,最易发生事故。因此,要教育驾驶员,高度重视季节转换、环境变化时的行车安全工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行车安全。

4. 违章违纪驾驶员易发生车辆事故

违章违纪是事故的前兆。车辆事故中,属于驾驶员违章违纪造成的事故占较大比重。违章主要表现在:无证驾驶;盲目超车、超速;带故障行驶;违反操作规程等,其中最容易肇事的是带故障行驶和超速行驶。违纪主要表现在:私自改变行车路线;擅自将车较给非驾驶人员驾驶;违反行车有关规定;私自出车等。其中擅自将车较给非驾驶人员驾驶和私自出车发生事故占的比重较大。

因此,行车安全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要做好遵章守纪方面的教育;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及时掌握外出驾驶员的驾驶等行为。四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作到奖惩分明。

5. 心理素质差的驾驶员易发生车辆事故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驾驶员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由于过去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新训机制诸多因素的影响,挑选驾驶员时只注重文化程度和身体条件,没有有效的进行心理方面的检查,致使少数心理素质较差的新训驾驶员没有筛选出去,给部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据对2884名部队驾驶员心理测试,发现有5%的汽车驾驶员在心理素质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目前,国家和军队已经逐渐重视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问题,开始对新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试,并制定了相应法规,但利用科学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尚未全面普及,尤其在军内。因此,汽车部(分)队一是要严格规定,将一些心理素质明显存在问题的驾驶员及时调离岗位;二是对心理素质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不直接危及行车安全的驾驶员,要分门别类的组织训练,增强其心理素质。

三、行车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意识是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一切行为发生之源。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安全效果。因此,汽车分队应经常组织驾驶员学习安全行车知识,打牢预防车辆事故的基础。要结合任务转换,季节交替和车辆运行环境变化等时机,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增强预防事故的针对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教育形式,深化安全教育,不断强化驾驶人员的安全常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遵章守纪、安全行车的自觉性。在抓安全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二是把预防车辆事故作为全体车勤人员的共同职责;三是要把行车安全工作贯穿到部队各项任务和生活中去,做到时时、处处高度重视,确保安全工作无“间隙”、无“死角”。

(二)落实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落实规章制度,是汽车分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车辆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车辆事故确保行车安全的根本保证。汽车分队应建立健全车辆动用制度、干部带车制度、维修保养制度、车场日制度、全期评比制度及安全教育制度等。车辆事故能减少和避免,主要取决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与落实。因此,汽车分队领导要经常教育车勤人员,牢固树立规章制度就是法规的意识,并以此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定期督促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对落实规章制度好的班、排和个人要表彰奖励,差的要批评

教育,对违章肇事者要认真追究责任,坚持实事求是,以责论处。

(三)熟悉道路环境,合理编组车辆

道路环境主要是指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及安全设施条件等。分队领导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执勤路线道路特点及交通流量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驾驶员及车辆。车队执勤要有干部带车,做到合理编组,恰当安排首车和尾车,要认真执行途中检查车辆地规定,险要地段要有专人指挥通过。收车时认真讲评。平时要妥善安排驾驶员的食宿和文化娱乐活动,确保驾驶员精力旺盛,创造安全行车的有利条件。单车执勤应根据任务性质,运行条件等选派合适的驾驶员,分队领导要认真交待任务、道路等情况,提出安全行车要求及注意事项。

(四)建立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机制

加强汽车分队的管理,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行车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还要根据汽车分队人员、车辆流动性大,场所不固定的特点,建立党的临时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应建立必要的安全组织。分队要建立安全领导小组,班排要指定安全员,负责对所管人员、车辆的技术指导和安全检查。单车执行任务时一般应指派一名技术较好的老同志带一名较新的同志,以保证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总之汽车分队应以确保行车安全为目的,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同时要改善管理机制,重视激发车勤人员安全防事故地自觉性。

(五)开展安全竞赛,及时总结评比

为有效地做好行车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群众,调动广大车勤人员地积极性,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都做预防车辆事故的有心人。汽车分队应经常开展群众性安全检查,总结交流安全行车经验,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教育,防患未然。对安全行车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和单位,应给予表彰和鼓励。对于因玩忽职守,造成车辆事故者,应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在行车安全竞赛评比中,必须奖惩分明,才能有效地预防车辆事故,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

(六)正确处理和对待车辆事故

发生车辆事故后,分队应深入调查,查明情况,正确区分责任,严肃而科学地处理肇事驾驶员。通过对事故地处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使全体车勤人员从中受益,提高对做好行车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车辆事故诚然是坏事,但事故一经发生,就应该把它当作客观事物去正确认识和对待,把坏事变成好事。一是发生车辆事故后,要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隐瞒事故真相,以使上级对事故进行正确处理;二是对事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切实查明事故原因,真正吸取教训;三是妥善处理事故责任人及单位,处理中一定要以实施为依据,分清责任,公正合理,避免以“事故定乾坤”的偏激行为。

车辆事故预防对策

车辆事故预防对策近一段时间以来来,车辆事故频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减少事故,本人经过调查分析,特提出如下预防车辆事故的对策:我认为要杜绝或减少车辆事......

预防车辆事故整改措施(精选4篇)

第1篇:车辆运输伤害事故预防措施车辆运输伤害事故预防措施一、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二、人员通过路口时,必须做到“一慢二看三......

武警哈密地区边防支队预防车辆事故

武警哈密地区边防支队预防车辆事故“十项规定”一、严禁违规派车。二、严禁私自出车。三、严禁不安全行车。四、严禁借用或未经审批驾驶机动车辆。五、严禁驾驶车辆时使用移......

精选预防车辆事故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思考和反思的重要途径。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利用段落、标题等手段使文章更易读。下面是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的......

优秀预防车辆事故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对......

下载第十二章 车辆事故的预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二章 车辆事故的预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