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激昂生命_让生命教育充满课堂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58: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让教育激昂生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生命教育充满课堂”。

让教育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8月11日

关于“生本教育”早有耳闻,这几天聆听了关于生本教育理论的专题报告以及观摩课堂教学,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一、做生命之牧者

“生本教育”理念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学习潜能。比如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大量地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活动,更多地自主阅读、自主写作,只要自主,就能形成学生自己的个性语文,学会就能说出和写出许许多多的话。

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繁琐的分析,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更是精讲细讲,甚至要不止一遍地重复和强化。但我们老师们也经常疑惑:怎么昨天我刚刚讲过的内容,过了一个晚上学生就不会了呢?这些孩子真是无可救药了!真的,当我们走进课堂,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上完这节课就跟没上时一样,很多学生毫无长进。原因是什么?课堂上,老师还是“统一者”,学生的思路得跟着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早已昏昏欲睡,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教学又怎能有所收获呢?学生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以师为本”的课堂理念,让我们总不敢把课堂还给学生,总觉得时间宝贵,很多重要的知识要掌握,不能浪费,所以在课堂上总想把所有的问题讲了心里才足够踏实。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

事实上,教师是“纤夫”还是“牧者”,不仅是工作方式或工作强度的问题,更是对学生是否是学习生活主体的认定。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天生的阅读者,天生的计算者和思考者,天生的感悟者,进取是人的天性。但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之牧者”,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去。所以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学生经过努力能做到的老师不做,学生不会做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做,这样学生才会从脑力劳动的成果中感觉出自己的精神力量,才能获得完满的教育生活。

二、做生命之智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死抠教科书的时间久越少。”

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素养,没有老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我们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不错了,就能自如地应对考试了,至于那些课外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大量阅读的孩子思维敏捷,语言表达丰富,是阅读点亮了我们的人生。

昨天下午观摩了耿文超老师执教的《蜀道难》,虽然是高中的课,但给了我们在座每一位很大的启发。在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收放自如,非常精彩。我想耿老师教学的成功源于他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更缘于他对教材的深刻认识以及广博的知识。耿老师妙趣横生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听课的孩子兴奋地说:“这个老师讲课太好了,在这样的课堂上是自由的。”我们知道,高中的课堂是沉闷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低头沉思,当耿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难时,只有一个学生提出不理解“西游”,而后课堂就沉闷了。怎么办?老师可以就重点问题发问!尤其是一个学生体会到李白不想回家时。老师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点,从诗中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应该是说想回家的,而这个学生说他不想回家,李白到底想不想回家,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再次步入诗中,走进李白,李白一腔抱负难以实现,所以想回家又不想回家,从而感受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关注课堂生成,巧妙点拨,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读书是教师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智者的老师,必定会有智慧的学生。

三、做生命之天使

教育是学生生命的提升,它以生命自身为最根本的动力,依托生命去实现其理想,在生命的发展中体现其价值,这都是教育本身应有之义。

每一个生命个体理应值得我们尊重,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学生今天不会的,过三年才能会,那么我们在这三年里始终坚信人的力量是不可穷尽的。

荆志强老师是一个神话,他的教育生涯是一段传奇。其中,荆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泪流满面,一个老师,面对学生的痛骂,而是请学生去吃饭;一个老师,面对学生的冷眼冷语,而是给学生深情地写信,其实,自始至终老师没有错啊!而老师却以博大的爱心宽容学生的过错,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责任与爱呀!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过很多另类的学生,当这些快毕业时,我会暗暗庆幸:啊,再也不见他的面了,再也不用生气了!把这些问题的学生当成一种负担,把这些问题学会当成自己的不幸,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不禁记起刚刚毕业的小成,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他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孩子,不听讲,不做作业,在学校里想欺负同学就欺负同学,在课堂上想睡觉就睡觉。记得有一次,他又没有完成作业,我问:“为什么不做作业?站起来!”这一句话惹恼了他,下晨读后他就跑了,“跑”成了他的杀手锏,因为他聪明着哩。他跟同学说:“老师不敢把我怎么样?校长也不敢把我怎么样?”后来我跟他几次较量,都以他的“跑”我们的“找”而告终。怎么办?时间长了,我习惯了这个孩子的叛逆,在学习上我对他的要求很低,假如他欺负其他同学我会提醒其他孩子别跟小成计较。

在六年级的这一年中,我班终于风平浪静了,因为我们的战斗结束了,我和其他孩子所要做的就是宽容他,让他慢慢体会。真的,临近毕业的那段日子,他开始写自己喜欢的作业了,也开始与我交流了,我看到一线生机。课堂上,他有兴趣能回答好几个问题,简单的作业也开始做了,学习也有了进步。在毕业考试中,他的成绩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想,对于小成来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而思想上的转变是决定他一生的啊!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学会宽容和理解,学会鼓励和尊重,做天使老师,让孩子享受天堂般的愉悦。

教不过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只要充分信任、尊重、理解学生,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把自由和信念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我们就会领略到教育征途中的别样风景。

教育激昂生命读后感(汇总21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触动自己的场景、人物、情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一篇有观点、有深度、能引发读者共鸣的读后感呢?这些读后感范文涉及到不同的......

教育激昂生命读后感(热门20篇)

阅读后的感悟和思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契合,是书籍启发与读者思考的结晶。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深入挖掘作品的细节和隐含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读后感......

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

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袁卫星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

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

失败了没关系,你下次会做得更好2009-06-12 1 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就应鼓励说:你会改变的!2 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一次考试,凯西考得很不理想。于是,她一进门看到......

前进,让人生无悔激昂励志文章

前进,让人生无悔激昂励志文章人生的过程总会有进与退,在进的过程中难免有挫折,那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而且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可见,敢于进取让自己获......

下载让教育激昂生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教育激昂生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