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由撰稿人(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由撰稿人”。
我是自由撰稿人和吴雁相识是通过朋友的介绍,当我在电话里提出要采访她时,她爽快地答应了。吴雁是南方人,个 头不高,微黑的肤色,一副黑边眼镜后面是一双大大的眼睛,说话很富于表情。当不了作家就当写手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为什么选择自由撰稿人这个职业? 如果一个人不安分地活着,那他(她)的命运只能是奔波、劳碌和流浪了。我的命运就是这样。1998 年 1 月,我来到北京,加入了十万文人流浪北京的行列。我非常喜欢北京这块热土,它给人一种天高任鸟 飞的感觉。那年我已经 34 岁,人到中年,生命已经过了一半,实在不年轻了。在此之前,我做过经济理 论研究,做过外企部门经理,好像做得挺成功,但实际上除了积累些知识和经验教训外,不折不扣地说是 身无分文,这缘于一次经商的惨败。不怪天不怪地,就怪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到北京后要多难有多难,最初选择自由撰稿人职业是为了生存,就给你讲讲我在北京是如何学会生存的吧。来到北京的第一个月,为了生存,我到朋友开的一所职业学校去教书,教企业经营管理学,每月上 60 节课,月薪 1500 元,还免费管我一顿午餐。但我生性外向又喜欢自由,还很要强,在朋友手下干活,一 下子被约束起来还真不习惯,我不会备课,上课也老是走神,不喜欢给学生改作业,特别是每周五下午都 要开会,我难受极了,觉得继续这样做下去会误人误己,做满了一个月我主动辞职。辞职后就想到了做自由撰稿人辞职后我开始了一段失业的日子,每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很是痛苦,觉得活得离理想越来越 远。我又不想像年轻人一样去人才市场到处找工作,我反复用理性的思考来面对未来的生活道路,决定给 自己打工。做什么呢?做生意一来没本钱,二来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子。自己虽学的是经济专业,但从小对 文学有较强的感悟力,曾经梦想当作家。多年来也一直对写作念念不忘,在来北京前曾在报刊发表过 20 多万字的经济随笔、人生感悟类的文章,不少作品获过奖。同时那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 自由撰稿人的报道,说中国报纸期刊有八千多种,正在加快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现在国家稿费也提高了,一批自由撰稿人是大众传媒的主要作者群之一,他们当中不少人不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而且能以此为 生,这使我受到很大启发。“文学梦”从遥远的记忆深处缓缓向我走来。90 元稿酬点燃了我的写作激情第三天我开始风风火火地去采访,晚上重新拿起搁置已久的笔,点灯熬油地赶稿,恨不得把生命的激 情全部倾注于文字,那些
日子特别值得留恋,能安安静静地写作真是再美妙不过了!但是投入了激情和理 想,收获的却不是预想中的果实,因没有钱买报纸,我不了解各报刊版面的风格,投稿的方向也不对,尽 管自我感觉笔下生花,但两个多月过去了,还未收到分文稿费。我绝望地想:这条路可能也行不通,靠稿 费生活真是太难了,而眼下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我不吃饭,儿子还要吃喝啊!偏偏这时候我又病了,因吃 不惯北方的饭菜,患了严重的胃炎,真是雪上加霜!心境越来越糟糕,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没有写出一篇 像样的文章。正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一家报纸给我寄来了 90 元稿费,这 90 元钱毫不夸张地说是救命草,它重新 激发了我的自信心,我拿着这 90 元钱发誓要成功。我逐渐熟悉了各个报刊的风格,中稿率也慢慢地上升,大牌小牌的编辑们慢慢地认可了我,陆陆续续又收到一些稿费,生活有了点转机。采访常常遭冷遇我继续频繁地采访,扬长避短,因是学经济的,就写有关经济人生方面的文章。早出晚归,常常是一 天吃一顿饭度日,累啊苦啊不算什么,最令我委屈的事情就是因我不是吃官饭的记者,也不是文坛上的知 名作家,常常事前约好的采访,我搭公共汽车到人家单位,却被门口的门卫阻拦。有一次我到中关村的一 家大型高科技企业去采访,门卫说我们的企业只接受中国十大名报,像《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南 方周末》等。我再三解释,还是不行,最后我到外边的小卖部打了个电话,老总亲自来接我进去,门卫才 再三道歉。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痛下决心继续锻炼自己,一定要脱颖而出。我笔耕不辍,在这期间曾遭遇退稿 60 篇,陷入窘境中,我没气馁,我想起了哲人说的那句话:成功 永远属于那些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人。在一个又一个静悄悄的夜晚,我努力在稿纸上写着似乎永远写不 完的稿子,常常熬通宵,一心一意地重复着我的写作主题:中国下海的知识分子谈经营谈管理谈发展,如 何在经商中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我毕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仅仅 8 个月时间,我就尝到了撰稿再度带给 我的快乐:我采写了 20 个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下海知识分子来京经商的系列纪实大稿,他们当中不少人 历尽坎坷,但从不被困难吓倒,不屈不挠地追求,最终走向成功。共有 20 篇约 13 万字的作品,首次在女 性读物、家庭类的杂志及一些经济类的刊物上发表,不少文章被《青年文摘》、《羊城晚报》、《中国妇 女报》等很高水准的大型刊物转载,反响很大,有一篇作品收到读者来信达 300 多封,电话不计其数。这时你的稿酬
酬是不是挺可观稿函不断向我飞来,忙得不亦乐乎。1999 年春节期间我一天也没休息,忙于还人的文稿债。不到一年 时间变化之大,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丰厚的稿酬给我带来了足够的生活所需,春节过后,我不再住半地下 室了,搬到了租下的两居室,花钱买了一台电脑,除了用来写文章上网发稿件外,还拿来听音乐,创作的 条件得到了改善,文章写得多了,我成了众多知名企业家的座上客,他们企业的重大活动都邀请我去参加,有的老总亲自开车到家接我,而我的身份是自由撰稿人和特邀讲师;我和我的“衣食父母”——很多编辑也 都成了朋友。也许是生活上曾经陷入困境,使我保持了一份对底层社会人的同情心,我又采写了一系列下岗工人、打工仔、打工妹在京城谋生故事的题材,几乎是每周一个人物,常常是在黄昏时分,和这些潦倒的人在街 头巷尾或是小小的门脸聊天,天黑了回到家匆匆吃饭,又开始在电脑桌前敲字儿,我要求自己每天不得低 于两千字,讴歌他们为了生存顽强的拼搏精神,这些作品同样产生强烈的反响。有几家杂志的主编专程来 北京看我,感谢我的稿子带给杂志的热销,并常年免费把杂志寄给我,到了年底,众多的杂志请我去开笔 会,很多作品都获了奖,编辑们每次给我约稿,不称呼我的名字,却直呼我为“知名的经济写手”,听后我 挺开心的,当不了作家就当写手嘛。你这么干是不是感觉挺苦的是啊,我可以告诉你,从 1998 年 3 月至 2000 年 1 月这两年,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不到 5 小时,北 京大大小小的娱乐场所、购物中心在哪个方位我说不出。第一年由于买不起电脑,用手过力,我的大拇指 脱位了,直到现在留下后遗症,每到天气变化时就疼痛难忍。当不了专家就当帮手除了撰稿你在北京还做些什么? 2000 年春节过后,我不再为生存的事情发愁了,我觉得这辈子该到静下心来做点学问的时候了,于是 萌发出在撰稿的同时,要做回自己专业的想法,我知道自己专业丢的时间太久了,再努力也成不了经济专 家,还是应该做些经济操作的实际事情。2 月份,我自费到清华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新经济理论学习班,为的是让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节拍。学习结束,恰好一家经济研究所请我,这家研究所是一些退休后的经济专家创办的,他们当中有不少大牌 专家,大多都从事了几十年的经济研究,出版过很多专著。研究所主要从事一些中国企业如何重组、如何 进行资源的大整合、如何进行跨国经营的研究工作,我觉得能够和这些经济专家在一起工作,是一个学习 的极好机会,我决定到研究所工
北大荒的自由撰稿人散文乍见刘家祥,不论你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也无法把他同文人扯到一起,更不会想到他能写出洋洋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他中等身材,体壮如牛,相貌平平,紫黑脸膛,分明......
一:《文友》杂志:《文友》以文友为本,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发现、扶植、培养文学青年为己任,追逐你的理想,贴近你的生活现实和创作现实,为你搭建展示文学才华的平台。你的作品但凡有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北大荒的自由撰稿人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个菜鸟自由撰稿人的心得(转) ? ??? 做上了自由撰稿人这条路,才知道真的里面有很多的艰难很多的痛苦,从前的前辈都已经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羽毛还没有长齐的菜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撰稿人简历表格,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