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新出路_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29: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新出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新出路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现有约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多年来,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多次多项尝试,但成效均不理想。一些事业单位还是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负担沉重、机构臃肿。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面临的难题

1.分类标准难定。我国现有约126万个事业单位,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几乎涵盖了所有机关部门,而分类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的权力利益分配,必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加上现在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政事不分、职责不清,分类很难鉴定。在试点过程中,各单位都想往行政类上靠拢,不愿意转企改制,不愿意接受改革的阵痛。而中央编办也无法对所有事业单位进行一一鉴定,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分类时还要面对的是多方权利与利益的博弈。所以分类标准一直难以确定。

2.既得利益存在。国家设立事业单位的初衷是为了提供

公共服务产品,但是后来采用放开搞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来调整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和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使得事业单位渐渐脱离了公益方向,加剧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功利心态。一方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拿着国家发的薪酬,另一方面又利用公共资源进行创收分红,同时又利用公权力进行走穴、收取红包获取灰色收入,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3.配套措施不完善。不能只“改”不“管”。分类改革之后,转成企业的单位怎样生存?改成公益性的单位提供怎样的服务?单位改革了,人员的编制、养老等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在许多改革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得不到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没有得到充分考虑,从而导致改革缺乏动力。具体表现在:一是事业单位利益相关方对改革仍存在迟疑或观望态度,害怕改革后其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主管部门不愿意改革,改革会导致其利益受损,因此改革积极性不高。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出路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契机 倒逼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一环,把事业单位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保证。

通过改革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使政府不缺位;通过改革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使政府不越位。通过改革为政府减轻负担,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二)以提升公共服务为目的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撤销事业单位不是改革的目标,通过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使命。这次改革要打破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垄断公共资源的局面,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办法,用市场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和供应,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作为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在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的公共服务,特别是一些基本公共服务,都是由事业单位提供的,比如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因此,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和手段,自身的行为、管理和运作等,都会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以坚持“唯一标准”为原则促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央已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严格按照社会功能这个唯一标准进行分类。将具体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其中,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政事分开,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将这类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其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面有关政策规定,明确界定机构名称、经费形式、人员管理方式及主管部门委托承担行政职能、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规定只有原则性表述没有具体明确行政职能和授权的,不能作为认定依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事企分开,改革的方向是逐步转企改制或撤销。这两类改革重点在于平稳过渡。

改革后,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的只有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则要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再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也是今后需进行整体优化、提升、改造的重点,这其中包括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

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若干“重塑”项目。这一系列改革,重点在于再造公共服务事业制度。

(四)以狠抓“两个重点”为主导促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一场体制机制的变革,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问题,改革的难点在于人的出路问题。深入推进这项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需求和各种制约因素,必须尊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当的利益诉求。随着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进一步明确,现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必然会与事业单位的公益特征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必将影响改革进程,同时加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改革的抵触情绪。

2.完善后续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既要致力于提高效率、促进发展,又要着眼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切忌不顾实际情况地搞一刀切。为此,我们要积极稳妥,做好相关配套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制度及相关财政政策,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后续保障。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如何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教育、......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通过清理规范,对事业单位的职责进行了科学界定,特别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没有法律、法规授权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明确规定的,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将其划入政......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如何理解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通过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微观事务交给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篇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发[20XX]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几点思考时间:2010-12-02苏州市金阊区编办 颜炜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

下载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新出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新出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