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_谈声乐的艺术表现技巧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29: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如何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谈声乐的艺术表现技巧”。

论如何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

张舒红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系

摘要: 歌唱是用优美动人的歌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它要求歌唱者通过“声”把“乐”表现出来,并与听众交流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歌唱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本文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这种声乐艺术表现力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 歌唱艺术

艺术表现力

艺术修养 表现形式

捷克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斯坦说过:“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加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显然,只有声情并茂,声与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歌唱艺术。然而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往往比较关注歌唱技巧的表现而忽略了歌曲情感的表达,这样学生演唱的声乐作品就缺乏表现力与感染力。声乐者,既要用“声”又要用“乐”,只有“声”而无“乐”就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声乐艺术。那么我们应怎样使学生具有这种表现力呢?

一、正确认识歌唱中的“声”

1、“声”在歌唱中的地位 “声”即歌唱中的技巧。这些技巧,是为我们表现声乐作品而服务的,使作品有血有肉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也就是说表现音乐是第一位的,而歌唱的技巧只是第二位的。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歌唱者是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运用,把词作家,曲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而完美地揭示出来。并且让歌唱者把心灵深处流淌的东西,流进听众的心灵,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歌唱。

2、“声”的基础 气息是歌唱中基础的基础,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它支撑着多种声乐技巧的使用,同时它本身也是常用到的表情表现方法。歌唱中的强,弱,快,慢,欢与悲,怒与惧等音乐和情绪的变化,都与气息的运用与控制分不开。没有气息就无法歌唱,更无法表现作品。因此,我们让学生认识到气息的重要性,并对他们的气息运用做出明确的要求: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正确合理地运用呼吸,协调身体的各个器官,从而使我们用最少的气息,获得最美的音色、最大的音量、最宽的音域, 并能最持久地将声音保持住。

二、注重艺术修养

歌唱的表现需要有综合能力,声乐作品本身就有文学、音乐、表演的综合性。把词曲作家的书面无声音乐变成声情并茂的音响作品,需要演唱者细致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是改原作,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机械照搬,而是在忠于原作的前提下,溶入歌唱者的理解、感受、想象和表达能力。歌唱者对作品的理解越深刻,感受就越强烈;感受越强烈,想象力就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表达的能力则越强,越生动,越完美。艾金认为:情调和含意是解释活动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在音乐中所表达的心灵的情感,另一个就是表示在思想中所包含的诗意。它们是音乐、声音、语言三者结合起来的构成歌曲的一种戏剧性的音像。而歌唱艺术就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理解、感受和想象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出来,使人们听到歌声就知道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一般称为“解释”。这就需要学生除了有歌唱方面技术与技巧外,还要在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方面狠下功夫。

三、对音乐形式的表现

歌唱是一种综合性活动,除了声乐条件之外,还要有敏锐的音乐感觉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更需要具有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生动的表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是很重要的。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进行音乐表现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一味地模仿老师,而不去自己发掘作品的内容,缺乏创造性思维;而有的学生则大胆地、过分地处理作品,存在盲目性学习的弊端。鉴于这些问题,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训练应着重解决以下5个问题:

1、节奏 声乐作品中的语言节奏和音乐节奏是紧密结合的,所以,对节奏 的正确把握,可以准确地表现内容,生动地表达感情,完整地体现音乐的魅力。

2、音准与音色 音准问题对歌唱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而音色 则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不同,有的亮,有的暗,表现出条件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音色,启发学生认识到自身条件的特点及局限性,并根据其自身条件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表现上根据感情变化的需要,诱导学生处理好自己的音色。

3、强弱变化 强弱变化使音乐富有生命力,也是突出音乐性格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告诫学生,要尊重作曲家在作品中标明的各种记号和表情术语,掌握并合理地运用到歌唱表现中去。

4、歌词的理解 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反复琢磨歌词的意思,并挖掘其深层的含义,把握情感发展的线索、层次及情境,这样才能把歌曲的内涵表现出来。

5、掌握作曲家的风格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的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时代的变换,作曲家在不同 时期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掌握作曲家的风格的同时也要对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样在增长我们的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声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不意味着轻视或排斥声音技巧的训练。离开了技术、技巧,艺术表现是无法实现的。越是成功的艺术表现,越是需要高超精湛的技术、技巧。声乐艺术是一门充满了创造力的艺术,只有你真正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

论幼儿表现力的培养

论幼儿表现力的培养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现在的孩子们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将会面对很大的竞争。然而,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

声乐教学中歌唱表现力培养研究论文

声乐教学中歌唱表现力培养研究论文一、影响学生歌唱表现力的因素(一)遗传因素表现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遗传因素也就是先天因素,这种表现力是与生......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论文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论文摘要: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

艺术表现力是什么

艺术表现力是什么? 1艺术表现力,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感染力。2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艺术教养、专业技术水平、训练教育、美学感悟、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文化素养等,这......

下载论如何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如何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