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母爱_写作一母爱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27: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写作一:母爱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写作一母爱”。

“母爱”话题作文指导

“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加莉娜语),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法国大作家莫泊桑也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因此,无论我们用怎样的溢美之词来书写对母亲的赞歌都不为过,但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谱写母亲的赞歌时,都俗套于一味地赞美,这样的赞歌必然缺少分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谱写母爱之歌时要独运匠心。

一、另辟蹊径

所谓“另辟蹊径”,不是不赞美母亲,而是不单纯赞美,不直接赞美。单纯直接地去赞美母亲,尽管发自内心,却会显得非常空洞而苍白,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

通常我们通过叙述母亲的某些事来赞美母亲,或者侧面表现或者反面烘托,这样文章的表现力往往比直接赞美更具有说服力,毕竟事实胜于雄辩,读者更容易感受得到。

如胡适在《我的母亲》中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就是通过写母亲教育“我”的几件具体的事来表现的,其中有对我的严格要求,也有对我的独特教育。如“我小时候身体弱,母亲为了保护我,就不准我乱跑乱跳”,“母亲很注意保护我的自尊,从不在别人面前打我、骂我。而是第二天早上对我进行教育,让我认错,教我做人”等。又如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也是通过对母亲生活中几个片断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再如黄飞的《甜甜的泥土》中,母亲的形象则通过一包奶糖而逐渐呈现。

二、突出感受

明确了表现母亲主要通过叙事来表现,还远远不够。很多同学容易犯平铺直叙的毛病,或者记流水账,或者轻描淡写,这样写出来的事情没有丝毫的感染力。这就要求叙事“生动、具体、形象”。而“生动、具体、形象”的前提就是真实,要有真实的感受。文贵求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情感更不能作假,只有写真实的感受才能够与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我”背不出书而被打时有这样一段非常真实的描写:“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段描写非常真实地刻画了母亲既想让儿子上进,又非常怜惜儿子的矛盾心理,极具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同学在写感受时喜欢使用许多华丽的词藻,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表现母爱并不在乎是否使用了华丽的词藻,而在于是否写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文字即使非常质朴也一样感人。如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就以非常质朴的文笔来表现母亲,同样感人至深。

三、拟好标题

我们知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事实上,一篇文章的开头不是从第一小节,而是从文章的标题开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心灵的窗户,通过标题可以迅速掌握很多信息。所以,拟一个好的标题特别重要。那么,如何拟一个好的标题呢?把握两个原则就行。其一,标题要小角度,标题涉及的范围越小越好。如把题拟成“感受母爱”,开口就比较大,写时就不容易把握。其

二、标题要具体化,要有内容。如果拟成“母爱”、“爱的力量”等就显得空洞,起不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若拟成“留言条”、“粥”、“妈妈的唠叨”等具体的题目,读者一眼就可以知道文章所写的大致内容,又容易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好处不言而喻。

当然,“献给母亲的歌”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只要用心书写,必定是感人的、成功的!怎么样,试试吧!

【学生例文】

□江苏省海安县双溪中学初二(1)班黄丽银

小的时候,我十分挑食,特别不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那些早餐,尤其是几乎每天都有的粥。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正准备吃早餐,走进厨房,突然闻到一股香味,味道好像是从锅里飘出来的。嘴馋的我赶紧掀开锅盖一看,却见那香喷喷的东西只是粥而已。

我摇了摇头,径直走出了厨房,打算去买肉包吃。一摸,身上没钱了,我便走进妈妈的房间,对妈妈说:“妈妈,你拿两块钱给我吧,我想去买肉包吃。”妈妈皱着眉头:“锅里不是有粥吗?”我不满道:“我不喜欢吃粥,我要吃肉包。”

妈妈见我执意要吃肉包,只好拿出两块钱给我。我高兴极了,骑上车就到街上买肉包。一路上,风虽然不大,但是天很冷,我冻得直发抖,脸冻得红红的,像一个红红的苹果。终于到了卖肉包的小店,可这时我的手却冻得受不了了,根本拿不了肉包„„回家的路上我想,还是在家吃粥好。

第二天早晨,我又走进厨房,想看看有什么新花样,掀开锅一看,依然是粥。我没有什么妄想,盛了一碗粥,正准备吃,妈妈突然走了过来,对我说:“你想吃粥吗?我已经给你买了四个肉包,喏,拿去吃吧!”

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忙接过肉包。我忽然发现妈妈的手红通通的,还在发着抖。昨天我的手也像她今天这样冻得直发抖!

我默默地吃着肉包,尽管肉包热腾腾、香喷喷的,可是在我嘴里似乎一点味道都没有。看着妈妈那高兴的眼神,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知怎么的,我又吃起了粥,吃了第一口,就觉得特别好吃,感觉粥的香味很特别,有点米香,很纯正。于是,一下子吃了两碗。妈妈看到我这样,笑了:“怎么样,还是粥好吃吧?还要去买肉包吗?”

我又羞又愧,只顾埋头喝粥。

从那天起,我居然开始渐渐喜欢喝粥了,就连挑食的毛病也慢慢改掉了。

【点评】文中的妈妈无疑是睿智的,对“我”的不对之处,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让“我”自己感受,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篇文章中小作者着眼点非常好,没有直接说母亲如何疼爱我,而是从“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极其小的角度入手,通过“我”前后两次吃肉包和粥的感受的描写,不仅刻画了一个不太懂事孩子的转变过程,更突出了无私、永恒的母爱。

“母爱”话题作文指导

目标定向: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能在写作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二 学习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表现母爱

1.同学们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分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板书课题:母爱)

3.刚才的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先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第二个学生说事例的时候,教师就开始引导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写一件事,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 同学,老师说你感到的母爱是___,你同意吗?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

4.让学生小组交流,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个可以写出作文的事例。

【这是我所理解的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的一种突破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这种方式比较有效。】

5.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说说。

三 选择一件能表现母爱的具体事例,当堂写作

1.大家说得好,母爱真的很感人。你们说的每一个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温馨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可能都包含着一个浓浓的爱字。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所扣,把这些细微的地方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是吗?

2.有名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想看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出示文章:

母爱

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我能感觉,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3.交流:

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4.其实刚才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描写具体的地方,她把妈妈的爱体现在了这些细微的举动上,收拾书包是爱的细节,准备雨伞是爱的细节,系鞋带是爱的细节,那阳台上的眼神也是爱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不是吗?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呢?(板书:细节描写)

5.现在,能写了吗?给大家十分钟,把你想到的这件事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写出来,时间够不够?

四、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

1.好,现在可以读我们自己的作文了,请看这篇作文。读过之后,我们谈谈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母爱?

2.我们再来一起帮助这位同学想想,可能漏掉了哪些细节。

3.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一些。

五、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感恩的情结。

同学们写的真好,从你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强烈,母亲的爱是超越生命的爱,她像暖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儿女,那么此时此刻做为儿女的你们想对你们的妈妈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结束语:今天老师真高兴,因为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能感受你们对母亲的爱,你们长大了。母爱不是奔流大海,它是平常生活中的长流细水,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绵绵不绝。下面就把这首《烛光里的妈妈》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并捎去我们的祝福: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下面是写作修改时间。

例文赏析: 道不尽的母爱:

钱是啥味道

文/ 一冰

开学的第一天,我这个班主任正在班里忙着给学生们发新书,忽然,财务室的小杨在教室外面叫我,我一出门,她就拉住我边走边说:“你们班的赵小雨的妈妈太不像话了,交学费交假币,孙科长让我叫你过去!”

我一听这话,也有些着急,赵小雨的妈妈真是糊涂,怎么交假币呢?影响多不好哇!赵小雨的家庭条件也的确很艰难,爸爸去年下岗了,在街上蹬人力三轮车;妈妈在街头摆了个鞋摊,对付着过日子。一定是她在外面收了假币,或者还不知道呢。我是学生的班主任,我得尽量维护她的尊严。

我到了财务室,见赵小雨的妈妈正在跟孙科长争执着,我过去一问,原来刚才赵小雨的妈妈来交学费,小杨把钱收了,放到了抽屉里,收据也开好了,这时孙科长要出去存钱,小杨把抽屉的钱又都拿出来核对了一遍,接着孙科长又点了一遍,刚看几张就发现了一张一百元的假币。因为赵小雨的妈妈是最后一个来交学费的,她交的那叠钱就放在最上面,所以孙科长他们就认定这钱是赵小雨的妈妈的。

我一听是这么一会事,对小杨就有点不满意了;钱都收了,又塞进了抽屉,怎么就能判定是赵小雨的妈妈给的假币呢?你为什么事先不好好看看?就是在银行里谁离开柜台还不认帐呢!但碍于同事关系,我不好说什么,只好对赵小雨的妈妈说;“大姐,别着急,您再想想,这钱是不是您的?”

赵小雨的妈妈用满是老茧、还贴着胶布的揉了揉通红的眼睛,说:“鲁老师,你们也知道,我们来钱不容易,哪一张钱都是看了又看的,生怕收了假币。天地良心,我真的敢保证——不,我发誓,这钱不是我的!”

孙科长冷笑说:“发什么誓呀,我们不相信这个,你要是不承认,就让赵小雨来!”

“不能让赵小雨来!”对孙科长的态度,我也有些生气了,说:“这是他妈妈的事,跟他没有关系!再说,还不一定是他妈妈的错呢!”

赵小雨的妈妈感激地看我一眼,说:“不要让小雨来!不要让小雨来!算了,这钱我赔了。”说着,她掀开外衣在身上摸索了一会,掏出一个小布包,刚要掏钱,外面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妈妈,您别急着赔!”接着,赵小雨从外面冲了进来。刚才赵小雨的妈妈跟孙科长发生争执,被班里的一个同学看见了,就告诉了赵小雨,他忙赶来了。

赵小雨拿起桌上的那张假币,在鼻子上嗅了一下,斩钉截铁地说:“这钱不是我妈妈的!”

孙科长说:“凭你说不是就不是了?你是他儿子,自然帮着她说话了!”

“不是就不是!”赵小雨瞪着孙科长说,“我妈妈的钱是啥味道我能嗅出来!”

“这可神了!”孙科长“哈哈”大笑起来,他用手指着屋里的人,还有外面微观的学生们说:“哈哈,他说他能嗅出哪张钱是他妈妈的,哪张又是别人的,你们谁相信?哈哈,真是笑死人啦!”

这时,赵小雨转向我,镇静自若地说:“鲁老师,我想请您帮我做一个实验,行不行?”我点点头,赵小雨又对孙科长和小杨

说:“你们也可以参与这个实验——我妈妈这个布包还没有打开,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更不知道里面有几张什么面值的纸币,但是,你们可以先把小布包里这些钱的号码记住,然后再把这些钱混在其他的钱里,我就能嗅出哪些是我妈妈的钱!”

这话一说出,我也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呢?赵小雨妈妈的钱数额不大,但张数却很多,大部分是一块两快、几毛面值的纸币,但为了给赵小雨的妈妈讨回公道,我同意了赵小雨的要求,我和小杨、孙科长把那些钱的号码都记了下来,然后把这些钱都混到了财务室的其他纸币里。我们做这一切的时候,赵小雨并没看我们,他还让孙科长用一块黑布把他的眼睛蒙起来,镇定自若地望着窗外。

最后,我们把钱放到赵小雨面前,这是,赵小雨竟然又说:“我不用手摸,以免你们怀疑我作弊,这样吧,孙科长,你把钱一张张地放到我的鼻子前面,我说是的就交给鲁老师,我说不是的就交给杨阿姨。”

孙科长根本不相信赵小雨真能嗅得出钱的味道来,他就亲自上去一张张地把钱放到赵小雨的鼻子前面,赵小雨一张张地嗅着,他嗅得很快,不一会,那厚厚一叠钱就分成了两堆,然后我们对照着刚才的记录一一查看,不由都惊呆了:赵小雨果真用鼻子分辨出哪些是他妈妈的钱,分毫不差!

在门口和窗外围观的同学一起鼓掌,掌声如雷。

孙科长有些傻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问赵小雨:“小雨,你是怎么嗅出来的?你妈妈的钱是什么味道呢?”

赵小雨把钱叠好,郑重其事地交到妈妈的手里,然后他对孙科长说:“我妈常年在外面风吹雨淋,她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为了省钱,她总是买那种最便宜的风湿膏,她的身上几乎贴满了风湿膏,所以妈妈的身上总有一种风湿膏的味道。她挣钱不容易,把钱看得很重,都藏在身上,所以„„所以钱上就有一种风湿膏的味道„„”

赵小雨说完,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妈妈扶摸着他的头,颤抖着声音说道:“好孩子,妈妈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妈妈对不起你„„”

“不!”赵小雨说,“妈妈,我有您这样的妈妈已经很满足了!”

孙科长也流泪了,他搀着赵小雨妈妈的手说:“大姐,我、我对不起您„„”

赵小雨“嗅钱”的奇事传开后,第二天,财务室的门缝里就塞进了一封信,那是那张假币的主人的忏悔信,里面还夹着一张百元新钞„„

道不尽的母爱

——《钱是啥味道》赏析

文/罗国英

《钱是啥味道》叙述了赵小雨的妈妈到学校交学费,刚好那时孙科长要出去存钱,发现交来的学费中有一张百元假币,就误以为是赵小雨的妈妈交的。正吵得不可开交时,赵小雨来了。“我”,作为赵小雨的班主任,亲眼目睹了赵小雨为了证明他妈妈的清白,在一堆大小不一的钱中竟用鼻子嗅出了他妈妈的钱。

一个“嗅钱”的细节,写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体贴。一句“不要让小雨来!不要让小雨来!”道出了一位母亲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影响儿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的无私的、伟大的爱;一句“我妈妈的钱是啥味道我能嗅得出来!”道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无尽关心和体贴。

没有过多的赞叹,也没有过分的夸大,有的只是用平平凡凡的语言叙述着一件平平凡凡的事。而就这么平凡的事,却体现着不平凡的爱——母亲的爱。钱是啥味道?对于赵小雨来说,钱的味道是风湿膏的味道,是妈妈身上的味道。因为贫穷,赵小雨的妈妈常年在外面风吹雨淋;因为贫穷,赵小雨的妈妈虽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但只用最便宜的风湿膏;因为贫穷,赵小雨的妈妈把钱看得很重,只是为了让赵小雨读上书过上好日子。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出赵小雨的妈妈对赵小雨的爱。

母亲的爱,总是深远而流长,像泉;母亲的爱,总是博大而精深,像海。赵小雨的妈妈身上的味道是风湿膏的味道,我们的妈妈身上又是啥味道呢?当我们从银行拿出妈妈寄给我们的生活费时,有没有嗅一下,那上面就有妈妈的味道——爱的味道!

写作(一)

写作(一) 写写家庭提示有人说:“没有人的情感,永远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真情,也是写好一篇文章的重要因素。外国的一位大作家说“愤怒出诗人”,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人......

二年级写作一

自我介绍我叫鲁旭斌,今年8岁,在实验小学读二年级。我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帅气男孩,皮肤白白的,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明亮。乌黑的短发,一张小嘴最爱享受美食。开心时我会哈哈大笑,小眼睛......

论文写作(一)

建模论文的写作论文结构:摘要 关键词 (1)问题重述(2)模型假设与约定(3)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4)问题分析(5)模型建立(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基本模型,最终或简化模型等)与求解(包括设计或选择合适......

公文写作(一)

公文写作(一)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0.5分)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适当夹带少许请示事项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

写作训练一

那段伴着爱走过的日子浅紫色的窗帘搭配着乳白色的沙发,优雅的钢琴声中夹杂着我和家人的笑声,似乎听得更为甜蜜。突然耳边传来关切、担心的声音:“孩子,上课要注意力集中啊!妈妈现......

下载写作一:母爱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作一:母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写作一母爱 母爱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