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思路点拨(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词鉴赏方法点拨”。
古诗鉴赏思路点拨(2010.4.25)
一、梳理基础知识(1).水槛遣心(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体裁是
诗。(3分)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
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__ 的心情。(3分)
2.请赏析划线诗句中“出”和“斜”两词运用的妙处。(6分)
1.近体诗(格律诗、五律)(3分)
春天(1分)
开阔幽静(1分)
悠游闲适(热爱大自然春天)(1分)
2.“出”指鱼跃出水面,“斜”指燕子斜飞。分别刻画出鱼的活跃和燕的轻盈。(2分)鱼和燕的“动”与周围环境的“静”结合,(2分)烘托环境的幽静,烘托诗人闲适的心境。(2分)
或:“出”指鱼跃出水面,“斜”指燕子斜飞。分别刻画出鱼的活跃和燕的轻盈。(2分)“鱼和燕”的动态,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特别,(2分)抒发诗人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2分)
二、关注几个地方
1.标题、作者、注释、题干
(2)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①本诗写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是时杜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②“徂”:开始,产生
问题:诗中前六句,通过各个景物意象,写出了“夜渐深”到“天欲明”的过程,单纯写“夜”而只字未言“倦”。“倦”体现在哪里?诗人为什么会“倦”?
⑴“露重成滴”扣“竹”——夜越来越凉,竹叶上露水越来越重;“稀星有无”扣“月”——月照中天,衬得星星黯然失色,所谓“月明星稀”。
⑵诗人是这些夜间景物的目击者,说明诗人根本不曾合眼,彻夜未眠——他该有多么的疲倦!尾联是“点睛”之笔,揭示了诗人的情思、本诗的意旨:关心战事,关注着国家与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夜不能寐,坐卧不宁,心力交瘁。(3)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春意盎然的初春景物图;对春的欢悦情怀和暂时安居的安适心情。2.区分四类语言:情感语言、意象语言、叙述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4)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前两句从时空上写了征人怨戍边的单调困苦,后两句怨边地的苦寒和荒凉,整体体现征人久戍不归之怨。(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
问题:画线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6)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聚散匆匆”在内容上交代了离聚之旨,“匆匆”强调了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比喻的手法。离散如云边孤雁,似水上浮萍;相思如尘随马去,似月遂舟行。
三、掌握几种方法
1.分类法:掌握古典诗歌常见的题材类型进行类比解读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问题:词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吟田园风光,体现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8)渡桑干(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1.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1.①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②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③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3分,每点1分)
2.①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分)②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于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3分。诗句解说正确,得2分,分析准确,得1分,意思对即可。)(或:如果把“更渡”理解成作者的回乡之“渡”,只要扣住作者回乡途中竟觉得客居十年的并州就像故乡一样让人留恋这一感情上的矛盾作答,亦可得分。)
2.形象法——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从此切入解读(9)吟笼莺 【清】 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孤寂零落。
问题: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本诗前两联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1分)、从心理方面写黄莺在笼中焦躁不安(1分)、从声音方面写黄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1分)的情状。所以,虽未提一“笼”字,也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莺的影响(1分)。【关键词语:栖息、不安、悲啼、环境;只答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不得分】
(2)作者借黄莺表达了虽处在金衣翠幕之中,却受到雕笼的束缚,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2分)怀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怨恨(1分)。
(10)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问题:诗文作者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贫女形象:贫寒、有节操、有才华,但待嫁之年无人做媒,亲事茫然,只得年复一年为人作嫁衣裳,内心痛苦。
作者借这个形象来表达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抑郁之感。3.比较法——比较异同
(11)黄鹤楼闻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两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哪些不同呢?
前者为去国之情,眷恋朝廷;后者为一般怀乡之情。前者先写所感,后写所闻;后者先写所闻,后写所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前两句写自己枯坐情形,渲染冷清孤寂气氛来体现思家之苦;后两句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本自己思亲,反从对方写起,使情感婉曲,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四、规范答题思路
审清题意,看出考点,借助术语,几问几答。
附1.关于术语
术语意识,掌握专门术语,能更快捷准确地读懂诗歌,有效地表达,在答题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表达方式(指在写作中为了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而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请、说明;表现手法(文学创作中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现作品内容的艺 3 术技巧)主要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夸张、讽刺幽默、象征、对比、衬托、渲染、虚实结合等;创作方法(即作家、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描写方法(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修辞手法(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顶针等。附2。关于表现手法:
一、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怀古伤今、乐景哀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
二、描写手法
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烘托、对比、夸张、联想等
结构手法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比拟、夸张、想象、设问、反问、衬托、比兴等
古诗鉴赏技巧点拨一、诗歌的表达技巧1、常见修辞手法:夸张、比拟(拟人、拟物)、比喻、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2、常见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常见抒情手法(......
古诗鉴赏技巧点拨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
古诗鉴赏技巧点拨(学生版)一.古诗诗句鉴赏答题模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注意:答......
作文题目与思路点拨王永远1.题目:点亮一盏心灯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思路点拨】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中的“点亮”和“心灯”是题眼,......
“话题作文”思路点拨潢川县彭店中学陈国凤内容提要:中考话题作文热起来了,教师针对这一“动向”平时也较多地开展话题作文训练。在话题作文的指导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容易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