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补”,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主+谓),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变成了”谓+主”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5、数量词定语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尝贻余核舟一
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宾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①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四、宾语前置
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例如: ①(刘)豫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②王曰:“谁可使者?”(可使者谁)
③权知其意,执素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②唯利是图(图利)③唯命是听(从命)
④唯你是问(问你)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
•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例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③夜以继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例如: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向东;向南)•不如决策东乡(向东)•练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称心如意,几家能够?
2、请奉命求教于孙将军。
14、足下何以待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15、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逼兵势耳。
16、君不之信
5、亮见权于柴桑。
17、皆可限以时月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8、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7、古之人不余欺也。
19、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9、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1、大王来何操?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吾尝疑乎是
1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4、咨臣以当世之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导读: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