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_读懂孩子学会爱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17: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读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懂孩子学会爱”。

读懂孩子,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常常将对孩子满腔的爱,化作了热切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幸福,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可是,孩子们被众多的爱包围着,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会出现厌学,逃课,上网吧,打群架等等这么多的问题呢?

爱孩子当然没有错。但我们的身边有部分家长不懂孩子,不会爱孩子。这部分家长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整天不停地唠叨,不断地抓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指责、抱怨,逼着孩子立刻纠正,造成孩子的压抑和逆反。

其实,父母培育孩子一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爱孩子的家长,只有既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又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洒在孩子身上的爱才能得到成功的回报。可是让我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满腔的爱呢?

一、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基本原则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都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表露出来。她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一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儿子回家很晚,怀疑早恋,书包和口袋被搜查,日记被偷看,电话内容被追问。后来孩子日记改成英文,家长看不懂,还拿出去让邻居给念!大多数孩子的日记里,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写下的更多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心里话。

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为此孩子和妈妈吵了起来,家长理直气壮,我是你妈,你的电脑是我买的,你的身体都是我的,吃我的喝我的就得听我的。妈妈的理直气壮。引发亲子间的矛盾,削弱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因此,成人与儿童,尽管知识、能力差异很大,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做父母的并非仅仅是拥有着孩子,更应当尊重孩子。

家长在教育态度上,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三条原则,其中,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则。不管是怎样的孩子,被尊重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成绩好也罢、成绩差也罢,家长都应当给予尊重、信任和理解。这样的爱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灵得到舒展,才能让孩子得到努力上进的动力、信心和勇气。

二、欣赏是发现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障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家长最要做的就是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欣赏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下面给大家讲一位普通的父亲---周弘,他被授予“赏识老爸”称号,被广大父母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赏识教育首倡者,全球热爱生命奖得主,中央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还有这样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父母会赏识,孩子才优秀》,我们做家长的只要学会欣赏,改变自身心态,改变对世界的态度,改变孩子的生活与命运!

三、帮助,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烦恼,一旦孩子出现烦恼后,父母就要想办法帮孩子分担烦恼。那么父母应当怎样帮孩子分担烦恼呢? 我们家长可以教给孩子克服烦恼的方法。

1、学会倾诉。告诉孩子有了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学会倾吐自己的烦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避免长时间积聚烦恼,产生紧张、悔恨、绝望等情绪。每天要留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如晚饭后,或临睡前,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角度,替其分忧解难。

2、自我放松。告诉孩子有了烦恼,可到空旷之地大喊一声或有节奏地深呼吸。也可做感兴趣的事情冲淡烦恼,如看书、找小伙伴聊天、室外运动、听音乐、洗热水澡等。不要过多约束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有多种爱好选择,他们便会有多种自我放松的方式,这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四、分享是对孩子的最好激励

家长应努力给孩子制造一个可以表现优点、聪明才智的机会,注意孩子的点滴成绩,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具有激励价值,父母能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引导,是激发孩子生命潜能的最好的方法。父母对孩子不在于用力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不要抱怨为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带着感激之情去体会孩子给你带来的天伦之乐,使你拥有了生命的又一次轮回。父母应学会分享,而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点滴进步、点滴成就,对孩子而言是比表扬、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乐、自豪时,会受多么巨大的激励呀!他会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得更好!

五、分担是最有效的批评策略

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我们不是不能批评、惩罚,而是要讲究策略。成人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珍贵的礼物加以接受,孩子也是如此;大众之间的批评要注意方法,对孩子的批语更应注意方法,发现孩子有所不对,不应当板着面孔训斥,而应是善意地提醒孩子认识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应当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最好的批评方法是带有一点幽默,使孩子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批评,孩子多半会接受这样的批评。而帮助孩子分担因错误而造成的痛苦则是最好的提醒。

每到亲朋好友聚会,家长们总喜欢谈论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期成绩优劣。

孩子成绩不好,大人觉得很没面子,有些家长会当着亲友的面拿孩子的成绩说事儿,其实,这会让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受伤”。

全国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首批特聘专家说,批评、惩罚在教育孩子中不可少,但这些手段不能滥用,要注意方式。批评孩子应该注意场合,可以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利于孩子改正错误。

我们在批评孩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使用恰当的语气

在批评之前,你应该大概评估一下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找准你需要的语气。如果事情本来没有那么严重,就不必大动肝火;同样如果事情已经需要严肃对待的时候,你就不能再那么温柔耐心,应该提高嗓门给孩子看看你的“厉害”。总之,要让孩子明白你现在生气的原因,让他通过你的情绪了解这件事情的严重与否。

2、不要“翻旧账”

可能最让你无法忍受的是孩子在一个问题上总是犯错误,明明说了很多遍,批评了很多次可是就是引不起他的警觉。这个时候你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批评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或者用一些新的方法加强孩子的警觉。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总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只能引起他的反感,而且还会对你的批评产生了“免疫”,不论你再怎么说他,他也不会认真改正了。

3、批评要及时

能在孩子犯错误不久就及时进行批评,对于他改正错误是再有效不过的了,但往往事情不能总是这样凑巧。有时候,或是你发现的晚,或是当时一些事情耽误了你的批评行动,使得你不得不跟孩子“秋后算账”。那么这个时间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谈话应该在两个人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先让孩子自己回忆所犯的错误,如果他拒绝回忆或者回忆不出来,就由你来将这件事情“复述”一遍。“复述”的越详细越好,让孩子充分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样,虽然批评并不那么“及时”,但也能起到作用。

六、自信自爱让你成为好家长

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孩子的家长,一个能用微笑和激励去照亮孩子生命历程的家长,是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孩子会因为拥有这样的大山而产生安全感,产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不但要对孩子充满信心,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的基础是自爱。要爱自己,爱自己当下的生命状态。真正的自爱不仅是爱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业绩,也包括正视自己的不足、缺陷和憾事。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能努力进取,同时又心平气和,这样,生命才能和谐,才能不断升华。一个真正接纳自己,身心和谐的家,就能不断进步,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没有爱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可是有爱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做家长的要要会爱,用心,用智慧去读懂每个孩子,读懂孩子的每一个眼神,读懂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读懂孩子的笑,读懂孩子的哭,也许我们才会懂得教育的真谛。

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

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那么,家庭教育......

努力真正地爱孩子

努力真正地爱孩子----读《和孩子划清界限》有感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自从做了妈妈以后,尤其喜欢育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的书。最近我读了一套小巫所著的关于如何正确进......

怎样更好地指导孩子改正过错

怎样更好地指导孩子改正过错在许多家庭中,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激烈争吵有一个规律的、可预见的顺序。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爸爸会对此做出无礼、侮辱的反应,孩子则以......

让残障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让残障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残障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更应该关注残障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以后的生存状况。最近,时有关于聋哑青少年不法行为和违反......

下载读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