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则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炼字炼句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
题】《论语》四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会读“女、知、敏”等字,理解“子曰、善、其、从、诲、女、知、敏”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积累“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能正确疏通文意。
【学习重点】
疏通文章,理解《论语》四则的内容。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快乐链接】
1、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2、>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五经” 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基础知识
(1)辨字组词
诲()故()必()论()悔()姑()心()伦()(2)解释下列字词:
子曰:
善者:
从:
诲:
女:
知新: 敏:
温:
故: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三、【合作探究】
1、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三人:
其: 焉:
善:
从:
句子释义:
2、学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
女:
知之:
为:
是:
句子释义:
3、学习“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者:
好古:
敏:
求: 句子释义:
4、学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
故:
可: 以为: 句子释义:
四、【拓展延伸】
思考:课文哪几则是谈学习态度的,哪几则是谈学习方法的?
五、【课堂检测】
1.本文中“子曰”的“子”指的是_____,名_____,字_____,_____时 期_____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的创 始人。
2.写出本文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本文中孔子认为应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本文中告诉我们要经常复习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后反思】
编号:4学科:初二传统文化编制人:张艳娟审定人: 张艳娟班级姓名小组组别题目《论语》十三则:(二)《论语季氏》(四则之1、2则)学习目标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懂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11课 《论语》十二则 【文海拾贝】:1、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2、《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