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_浅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0:26: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少教多学”要符合教学特点和规律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则顺应了这一教学规律的要求,显现出丰厚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

但是,任何事物不能走向极端,开展“少教多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必须回答如下几个问题:“教”与“学”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衡量“多”与“少”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

首先,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多学”而忽视“教”,“少教”不是不教。任何时候,“教”的指导作用都不能缺失,“教”是导引,是点拨,是手段,学生在教师正确指引下的“学”是目的。没有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会变成无头苍蝇,因此,教师的作用不能缺位,不能以“多学”而取代“少教”甚至“教”。

其次,我们必须弄清“教”与“学”的“多”与“少”应遵循怎样的标准,不能机械地执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任何教学思想都必须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教学行为,才能得以检验,才能不断丰富、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的每一种教学思想都必须与学科教学内在规律相结合,与学段教学内容相结合,与本地(本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及思维发展特质相结合,“学”的“多”不只是学习内容数量上的大,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程度的深,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学习方法建构成果的丰厚……而“少教”不等于“不教”,“少”应是“精”,是切中肯綮,不是没有,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是低效。

再次,要真正做到“少教多学”,必须弄清楚我们的教学该教什么。现行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凌空蹈虚。对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科学建构直接影响到语文学科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明晰的、科学的、体系化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分解明确、恰当,编排合理的教科书,是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的根本保障,也是做到“少教”、“精教”的基础性前提。

我们还必须弄清学生的“多学”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学生学的不仅仅是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更应有着思维品质的提升、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等等。因此,教师的教就应有着对应的考量。只有这样的“教”才能做到“少而精”,才能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的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厘清以上关系,才能稳妥地走下去,实现其应有的思想和实践价值。

简简单单教语文

有人说,语文是个复杂的学科,又要扎实训练好学习者的语言,又要突出语文中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还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品质。

也有人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应该归咎于:一是认清教的是什么,二是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这里牵涉到语文的性质问题,牵涉到语文的本位认识,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

语文怎么教,语文教什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在《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一文中这样阐述:“语文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语文教师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头绪越复杂,教师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语文教学要跟着潮流走,于是每当一个新的说法提出来,教师便要兢兢业业地去钻研这些新概念,去体现这些新精神。这么一来,课堂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学活动多了起来,那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起来,从而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如此进行语文教学,其效率怎么能高得起来呢?”

我以为,语文教学应该尚简。应该抓得住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扎扎实实而又简简单单地教学。

一、简简单单预设

预设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由自我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及人生经历而对文本进行独特的处理与浸润,从而赋予文本灵性,实现教师自身的人生价值。也有人将其称作教师与文本的先期对话。

有什么样的预设,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成。因此,在预设文本时,既要鼓励创造,注重多元,尊重主体,又要强调语文教学的“恒定性”(一是指语文阅读教学的定性要求,二是指读解作者文本原意的客观性)。一方面,“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要学习有关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首先,课堂理念的预设应该简单。一堂课的时间、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空扎实进行语文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去繁就简,抓住文本、课堂的最关键处做做文章。如在解读《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苏教版第十一册)这首词时,我以“读”字当头,读读议

议,议议读读。一方面要通过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那些独特的历史时空;另一方面组织学生通过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既要感受到这一幅鲜活逼真的田原风光,又要于这样的意境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为此,我将教学的理念设定为,“阅读既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过程,又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这样意境优美的词,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加深对词的理解与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简单。每一课时,每一篇课文都要有一定的教学主线。在教学时,只要抓住主线,松弛有度,有放有收即可。如在教学《小露珠》(苏教版第五册)一课时,着重这样三条主线,一是走进文本(以“小”入手,在阅读文本中感受亲切),二是拓展文本(紧扣“露”字,在领略自然科学中开阔视野),三是升华文本(贯“珠”通宝,在赏析文本中积淀情感)。

另外,课堂教学的策略是简单的。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策略,但并非每课时都平均着力,也并非“顾全大局”,需要侧重读的,就突出读,需要强调写的,则不放过写的契机。

二、实实在在读书

新课标里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读,实实在在地读书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再好不过的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保证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不能以烦琐的教学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着力于文本的感悟与思考,使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享受审美的乐趣。

首先,读应该有所要求。在准备让学生读书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读,怎样读?不妨问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因为学生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接触、感受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中的欣赏与评价,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才能拓展思维空间,才能读有所得,读有所乐。

其次,读应该讲究方法。特级教师孙建峰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先后采用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值得借鉴。(1)尝试读,感知文本,(2)思考读,感悟文本,(3)展示读,内化文本,(4)探究读,赏析文本,(5)无声读,超越文本。我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还采取了欣赏读、探究读、创造读等有益的读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既张扬学生的人性,又凸显出学生的理性,更加释放了学生的灵性。

最后,读应该渗透情感。语文有着其独特的“文性”,文本总会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总会承载作者特有的想法、情意,所以在阅读文本时,也应该附以阅读者一定的情感因素,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享受情感的熏陶。

三、快快乐乐写话

“写话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课标语)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的实质保障;既是语文各种能力的良好实践,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写在课前,主动索取。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开始学习预习课文。预习课文不仅要预习读课文,识生字,还要预习课文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将自己的预习收获简略地写在课文中,也可以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整理后抄写在练习本上。这样的写没有附带要求,知多少写多少,有多少写多少。如在教学《灰椋鸟》(苏教版第十一册)一文时,课前组织学生收集阅览了大量相关资料,于是有学生在练习本上这样介绍作者:“仙鹤姑娘徐秀娟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1987年9月16日,她为寻找飞失的小丹顶鹤,涉水时不幸遇难牺牲,年仅23岁。她死于天鹅之爱。”

(2)写在课上,情动而辞发。几乎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找到写话的切入点:优美恬静的散文,可创设自我想象的情境,写下自己的感受、体验;科学、生动的说明性文章,可组织学生模仿创作;情真意切的叙事性文章,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或扩写,或改写。这之中,老师要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基调,在文本的空白处生成写的空间,在学生需要写的时候,点燃他们写的欲望与激情。

(3)写在课后,积淀内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既要注重文本本身,又不应该拘泥于文本的范畴。课文学完了,一定还要很多需要探讨、交流、倾诉的,所以不妨组织学生去写一写。这既是对课文文本的有限延伸,又是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无限内化。比如,在教学完《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第十一册)一文时,我安排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请试着写一写《我眼中的大自然》、《大自然的神奇》、《我读大自然这本书》、《大自然揭密》等等。

简简单单教语文,快快乐乐为人师

不久前,我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简简单单教语文》,那位老师说:语文教学要生动,要精彩,内容挖掘要深奥,教学设计要新颖,让人感到

语文教学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他提倡简单的语文教学,在简单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语文爱好者,教师乐在其中,然后,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进扎实而快乐的语文教学。看过之后,我深有同感,简单的语文教学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语文本身就在生活中。语文教学应当在简单中求扎实,在扎实中抓语言,教出思想,教出情感,教出智慧。

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精心备课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不是提倡肤肤浅浅随随便便地教语文。它需要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选准教学的切入口,关注教学目标和流程。

一节语文课能否使学生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能力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处理。对教材钻研得深才能运用得好,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读为主线

简简单单教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在阅读教学中,应把读做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众所周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虽然说学习课文离不开一个“读”字,但“读”时也不能毫无目的、方法,一味“让我们读一遍”、“让我们再读一遍”,这样只能变成“老和尚念经”。如何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我们应注意方法的指导。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逐渐深入下去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训练、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扎实的基本功,较为宽泛的阅读面,才可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简单的语文教学强调底气,语文的底气来源于诵读与大量阅读。所以,为人师者的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记得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又是观念问题,如何看待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角色,以及怎样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时时处处为学生示范。比如,黑板上的字要成为学生的字帖,要求学生会朗读、背诵的课文,教师要先行做到等等。

另外,教师要广取博收,大量涉猎。语文课文牵涉到不少百科知识,语文教学也需要教师钻研教育学、心理学,需要教师走入生活,做真善美的发现者、传播者。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才能有博大的胸襟和民主的眼光,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人格。

说到底,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是由教师、学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一项创造

性的劳动,学生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而教师决不是旁观者,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旅程来自于教师高超的设计组织,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会不断地引领学生走进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我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业务上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在追求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

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 感受支玉恒(1)[ 作者:刘德莉 信息来源:小学语文教育网 点击数:1162 更新时间:2006-3-30 信息录入:admin ] 第一次听支玉恒老师的课是在1996年,印象中,清新明快是支......

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听同课异构——《天鹅的故事》有感上周四,我听了四年级郭老师和余老师关于《天鹅的故事》的同课异构,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各有所长,简简单单地教语文。两位老师的课......

浅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所属学科:语文题目:浅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单位:攸县大同桥镇中心完小 作者姓名:张晓敏浅谈简简单单教语文关键词:简简单单 字词句篇 朗读 个人修养内容摘要:简简单单教语文,首先在教......

教学心得:简简单单教语文

教学心得:简简单单教语文一路走来,几易其稿,教学策略选择也越来越趋向简单简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教学思路也越加简单明了、朴实无华。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堂课中我......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观“„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课”汇报总结我们每天早上都起了个大早,匆匆赶路。我跟潘晖开玩笑说:“出来听课,考验的是......

下载简简单单教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简单单教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