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考试题._曹刿论战中考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07: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曹刿论战中考试题”。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神弗福也 福 ___________(2 彼竭我盈 盈 _______________(3小惠未徧 徧:((4公将鼓之 鼓((5 何以战(以((6 牺牲玉帛(牺牲((7望其旗靡(靡((8弗敢专也(弗((9忠之属也(属((10遂逐齐师(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肉食者鄙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 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 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

5.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

文中 “齐师败绩” 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齐人三鼓。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7.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 什么?(2分 答: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 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 为可以追击? 8.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郦道元 《三峡》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 师表》

10、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每题 3分,共 6分

(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这 场 战 争 中 取 胜 的 原 因 是。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是

(均用原句答(三(12分 20、D(A:前一个“师”为”军队”,后一个“师” 为“老师”;B :前一个“属”为“一类”,后一个“属”为“连接”;C :前一个“安”为“养生的东西”,后一个“安”为“怎么”。(2分 21、(l 齐鲁长勺之战(l 分;取信于民(l 分,知己知 彼、把握战机(1 分,答出一点即给分(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l 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

22、(l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去访察,但也要根据实情来对待。(2 分(2 我看见 他们的车辙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均意 合即可(2 分

11.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 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 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 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 答: 15.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分

答: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 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6、下列句中“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17、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 18.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 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 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 2分。

1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 哪里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答:战前鲁庄公的 “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 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 句的翻泽,给 1分。

20.文段理解。(6分

(1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 文中的词语作答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2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 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分

我的感悟: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 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 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

2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6分

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③,贸 贸然④而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饮,曰:“嗟⑥,来食!”扬其目

而视之,曰:“予唯⑦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 不食而死。【注释】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富商。③蒙袂辑履:用袖子遮 着脸,趿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昏花无神的样子。⑤奉:捧着。⑥嗟:叹词,表示呼唤。⑦唯:因为。2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25.你认为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我认为: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26.由上文生发出来的成语是□□□□。(2 分)27.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 的特点?(2 分)答: 28.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9.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又是 什么?(2 分)答: 30.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 分)(1)战前:(2)战中:

3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2 分)答: 32.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 分 答: 33。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2 分 34.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 分(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乃入见。分人。”

35、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既克,公问其故。C.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温故知新 D.欲擒故纵 36.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

美。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7.“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 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 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 分)答: 3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 分 答: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39.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限四个字)分)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

《曹刿论战》三年中考题专练一、2007河南省非课改(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

《曹刿论战》试题

《曹刿论战》试题......

《曹刿论战》试题

《曹刿论战》试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以下是小......

曹刿论战

《左传》传说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对这书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初期的一位历史学家、散文家的作品。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导学案学习目标: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

下载曹刿论战中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刿论战中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