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资料_自考书籍装帧设计资料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0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书籍装帧设计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考书籍装帧设计资料”。

第一章 传统书籍形态沿革

1.龟甲、兽骨编缀成册是世界上最早的装订形式,产生于殷商时代,持续使用到西周,大约有3000多年历史。

2.书籍装订材料进化为竹和木,书籍形态便出现了“简策”,竹木简策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沿用到公元4世纪,其连接材料先是动物皮条和藤条,后又用麻、丝捻成的绳。用动物皮条和藤条连接书籍称“韦编”;用丝麻绳连接称“丝编”。用竹木片刻写的书(先是刻字,后有了墨和笔就改为写字)称为竹木简。将刻写后的简,依顺序编排扎缀起来成为一束,即称策——简策。简相当于现在的“册”。

3.简策装连接方法是将竹木或木片编排扎缀成策即竹木简策。

4.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简并行使用。与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用于书写短文、书信。用木板刻写的书称为“版牍”,一块木板制书时称“版”,刻写文字后的称“牍”。一尺见方(一平方尺)的牍称“方”。在牍上面刻写较短的文章和极少的字称为版牍。

5.青铜器书,除了用甲骨刻写文字记事的书以外,商代后期又出现了在青铜器上铭刻文字的书。

6.考古最早的石头书,有秦国的石鼓书。因为刻石的形状像石鼓,故得名石鼓书。

7.1898年,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耶比鲁斯在埃及特洛伊古城金字塔的木乃伊棺里发现了纸莎草纸,这种纸与中国用树皮和麻布做原料来制造的纸完全不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草文献,现存有数十万张之多。纸草纸文献上记载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迄今为止,最长的纸草卷长达40.5米。

8.册子本,或称折叠精装书,源于西方。

9.“卷”形式是“策”形式的演变,只不过材质不同而已,是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装帧形式,卷配上轴就叫卷轴装。

10.轴为圆柱形,用卷粘裹起来,作为卷的轴心其作用是支撑卷,使其挺括、平整,便于阅读和保存。轴被卷粘括后,其两端露在外面,称“轴头”。

11.梵夹装是佛经的一种装帧形式,是仿照梵文贝叶(同页)经的形式,将纸裁成长条,两面书写。

12.经折装(折子装)起源于南北朝,流行于唐、五代时期(仿印度贝叶经的装帧形式,今天藏文佛经书仍沿用),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

13.蝴蝶装是书籍装帧形式的一大改革,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

14.和合装是继蝴蝶装之后一种少量而简单且书芯与书封可以随意分开的装订形式,因为外表呈盒或半盒状,故称和合装。

15.包背装的工艺特点是: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配页后,撞齐,订口在书页空白边,用纸捻穿订扎平,订口外裁切,书背刷糨糊,用一张稍大于书页的纸贴书背,从封面包到书脊和封底,然后裁齐上下书口。

16.线装书是用线将书页连同前后书皮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形式。

17.线装书的基本结构分为: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现代的书籍次序大体相同。从封面到正文、行、阑、牌、界以及插图,都是一个完整的设计。

18.有的除书口外其余三边不切齐,毛边参差,这种不加封面、不切书口、不用线订、而只用纸捻粗装的形式,就称毛装。

19.隋末唐初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纸制书籍的成型。

20.卷轴装书籍形式的应用,使文字与版式更加规范化,行列有序。

21.蝴蝶装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新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

22.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

23.明代是我国古代出版印刷业最为辉煌的时代,而只有到了明代,北京才真正成为全国出版印刷的中心。

24.线装从包背装发展而来,起源于唐末宋初,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到清代达到鼎盛,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颇多。

25.明代的书籍装帧还包括函套,以便将一部书的各册包装为一个整体。

26.清代的印刷技术,仍沿用宋、元、明以来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法。

27.包装背在清代也有较多的使用,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一套共36315册,为著名的写书,共抄写七部,共计254205册,全为包背装。

28.文艺复兴时期在平面设计上出现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版面设计逐步取代了旧式的木刻制作和木版印刷。金属活字的出现,使得文字和插图可以进行灵活的拼合设计,而插图也从单纯的木刻发展到金属腐蚀版,赋予了变化,现代意义上的“排版”产生了。

29.欧洲最早的利用排版方式设计、带有插图的书籍出现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采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加上木刻插图拼合印刷出版书籍。1439年到1440年,德国人古登堡采用包含铅、锑、锡与少许比例的铋金属的合金为材料,铸造字模,利用金属字模进行印刷,是最早的凸版印刷试验。

30.1498年,丢勒为《启示录》一书作了15张极其精美的木刻插图。

31.15世纪末开始,德国的印刷和设计方法流传到各国,在欧洲引发了一个平面设计、字体设计的发展高潮。

32.16世纪,被称为“法兰西”版面设计的黄金时期。巴塞尔和里昂成为欧洲16世纪印刷业的新中心,巴塞尔成为欧洲出版印刷业的新的中心之一。

33.17世纪的书籍出版基本上基于商业的出版,出现了讲究实用功能的特点。

第二章 书籍形态要素

现代书籍通常由书芯、封皮、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商业桌面出版物的要素相对于具有书号的书籍一般要少得多。

书芯是承载图书的主体内容(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的部分,由若干书帖(套帖或叠帖)组合而成。

书脊(又称封脊)是指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书籍部。

第三章 古籍的外衣

四盒套:仅围绕书的四周,而露其上下两端。因仅围绕四面,折叠四边,所以称为四合套。六合套:属于比四合套更精致的制作品。四周和上下两端均不露出,因六面都包裹严密,故称为六合套。

木匣:木匣是指木板做成的匣状,其制法,五面密合,留一端可以开闭,将书置其中,不易损伤。

纸匣指用纸板制成的书套。

第四章 中国传统线装书

线装书版式:板框、界行、行款、版心、鱼尾、象鼻、天头、地脚、书耳、小题和大题正文首页题目的形式、墨钉、版记、书衣、书签、书根

第五章 欧洲线装书

比利时式样的特点为:书脊处加缝中径板(书脊处较窄的长条形板),中径仅仅过线而不在它上面订眼穿线:订眼集中在前后两个书壳版上。

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扉页是指在书脊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扉页上

一般印有书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书籍的美观。

勒口:平装书的封面前口边大于书芯前口边宽约20~30mm以上的部位,尺寸在设计中可以灵活把握。

环衬: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

护封:指套在封壳外的包封纸(属于外封面)。作用是保护书封,增加书籍的庄重和艺术感。腰封:套在书封面,封底的中腰,长条形。增加书籍的庄重和艺术感。可以印制简单的书名及其他版权信息。

书槽:又称书沟或沟槽。指精装书籍套合后加工后,封面和封底的书脊连接部分压进去的槽沟。

书脊:(又称封脊)是指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记部。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读者查找。书脊是精装书刊前后书壳与书背的连接处。平装书刊的书脊是平齐的,书芯表面与书背垂直;精装书刊的书脊则高出书芯表面。飘口:飘口是指精装书刊经套合加工后,书封壳大于书芯的部分。三面飘口一般情况为3mm,也可根据书刊幅面大小增大或缩小。飘口的作用是保护书芯和使书籍外形美观。锁线订: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的装订方式。

骑马订装:一种简单的书籍装订形式。加工时封面与书芯各帖配套在一起成为一册,经订联、裁切后即可成书,装订后的骑马订书册钉锯外露在书刊最后一折逢上。由于订书时书芯是骑在订书机上装订的,故称骑马订装。

胶粘装订、;书帖和书页间完全靠胶粘剂黏合的装订方式。

平订:采用铁丝、锁丝等材料在书籍的订口边穿订的装订方式。

平锁: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且纱线在各书帖间排列成行的锁线方式。

覆膜:覆膜就是将聚丙烯等塑料薄膜覆盖于印品表面,采用黏合剂经加热、加压使之黏合在一起的加工工艺过程。覆膜工艺分为预涂覆膜和即涂膜两种。

模切工艺:模切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切成所需形状和切痕的工艺。

压痕工艺:压痕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是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够按照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形。这种方法压出的痕迹一般多为直线,所以又称为压线。

烫金:学名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板,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互相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板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的表面。

第六章 书籍材料与工艺

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纸张分类有3中,手工纸(全部手工制作,如宣纸)、机械纸(完全机器作业得到的纸)、加工纸(一般纸张经过二次加工后得到的纸张,如涂料纸、布纹纸、铝箔纸)。

按照用途不同,纸张分类也有3种,即印刷用纸(凸版纸、胶版纸、凹版纸、铜版纸、画报纸、薄凸版纸、字典纸、新闻纸)、书写纸(书写纸、账册纸、有光纸、打字复印纸、拷贝纸、招贴纸、油封纸、制图纸、绘画各种用纸)、包装用纸(牛皮纸、柏油纸、、玻璃纸、水泥袋纸)。

织品类材料在我国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书刊装帧材料。卷轴装等古制都是采用丝或棉织品作为装裱材料的。织品类材料,主要包括丝织品、棉织布、麻织品和化学纤维织品织品四种。目前封面也多应用国外开发出一种复合型织品面料,是棉、丝织品与纸复合的产品。棉织品封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纤维。

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蚕丝。常用书籍装帧电热包括缎、纺、绸、绢、绫、绒、锦。缎是经纬

纱交织而使有较多的经纱或纬纱露在丝织物表面的一种丝织品。

涂布类封面材料,是在纸或布基本上进行各种材料的涂布而成的一种代替皮革、织品等封面料的装帧材料。

漆涂布材料,是一种代替皮革的封面材料。一种是漆布,一种是漆纸,以布为基层涂漆而成的称漆布;以纸为基层涂漆而成的称漆纸。

金属丝的种类很多,如铁丝、铜丝、钢丝等,装订连接书帖的金属丝主要是铁丝。平装书刊的封皮材料多选用纸张,也有使用复合材料(二次裱合加工的材料)。精装软质封皮,只适用于较小的开本(一般为小于32开的书)及长形开本。

环衬,指精装书刊本册的书芯上下,一折两页的白色或其他颜色、图案的纸张。

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烫印材料包括金箔烫印、银箔烫印、铜箔烫印、铝箔烫印、电化铝箔烫印、粉箔烫印

第七章 现代书籍形态加工

平装书及期刊常用的订书方式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背订、锁线胶背订、塑料线烫订等。

骑马订:是将封面与正文的书帖在订书机上成“骑势”套叠后,用铁丝在左右两页相连的书帖居中折缝处穿过,将封面连同书帖一起订牢,参见古代包背装例图。

平订:是将配好的书帖相叠后在订口一侧离边沿5mm处用线或铁丝订牢,线是从书脊侧面穿过的。

锁线订(串线订):锁线是用棉或丝线经上蜡加工后,在书帖的最后一折缝线上,按照号码和版面的顺序逐帖穿联起来的方法,主要形式分平锁和交叉锁两种。

无线胶背订(胶粘装订):是用胶粘剂将书帖或书页的书脊处黏合的形式。

锁线胶背订(锁线胶粘订):是将“锁线”和“胶背”两种方式。

塑料线烫订:是预先单独订合各书帖再胶粘连帖的订书方法。

平装书籍的加工操作包括手工包本、机器包本、烫背、勒口等的操作过程。

起脊:也称砸脊或敲脊,起脊有手工和机器两种操作。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作业安排:第一单元:市场调查《书籍装帧设计》课题调查你对书籍装帧设计了解多少?在进行书籍装帧设计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因此,在设计之前必须对书籍装帧设......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心得书籍诞生于书写,是人类思想的最佳记录,它的历史进程似乎建立在三个因素上:“一种方便的载体的存在,一个文本按照能无限变化的模式复制并传播。”①从这个意义上......

书籍装帧设计

0910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杂志的开本一般为①8开②大8开③大16开④小16开③胶版纸③晒版④打样④绘图纸 2.下列哪种纸不属于印刷用纸。①新闻纸②平版纸①排......

书籍装帧材料报告资料

书籍装帧材料报告通常的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木材、毛皮材料、塑料、纺织面料、植物纤维、人造材料、复合材料等。其中较高档的材料有金属材料、木材、真皮、真丝纯麻等面料......

书籍装帧设计说课稿

《书籍装帧设计》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书籍装帧设计》选自冀教版八年级第三课,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旨在师生共同的欣赏与学习书籍装帧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

下载书籍装帧设计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籍装帧设计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