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雅舍作者”。
《雅舍》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1-07 15:40:44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
2、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简洁的语言
3、体会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探讨本文细节描写的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审视世界并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心中有个概念,什么是“雅” 美好的,崇高的,不粗俗的2、学生结合预习,讨论作者写雅舍时,描写了雅舍的哪些方面,又有河特点,并试着用“雅”的内涵去评价它,由此引出,雅舍在形上好像不雅的 建造:简陋 环境:荒凉 陈设:简朴 总结:由此可见在形态上雅舍是不雅的3、但作者为雅舍取名为雅,雅在何处呢?引出本文的神是真雅、大雅,其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 雅: 月夜之趣:幽极 友访之趣:情真 细雨之趣:朦胧 陈设之趣:不俗 写作之趣:自由 总结:本文实际上是写雅事雅趣
4、简要地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出闲适小品,并引导学生对闲适小品的意义进行评价 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可见,舍只是情感的依托,雅舍的美是因为作者内心有雅的情怀,一种对生活体验后感悟到的美。顺便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背景讨论,作者透过文本具体表现出来的是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5、品读3、4段,分析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声音、动作 ②幽默、诙谐的风格:“鼓”腹、“洞洞”
6、拓展训练:进行细节描写或环境描写,然后师生点评。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A层:了解课文大意
B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C层: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诵读要求
A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B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层:背诵课文第四段。5.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教学设想: 1、学习文质兼美的散文,不宜琐碎地串讲字词,以破坏其美感。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利用实物投影、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及深入学习。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画一幅画。
3、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提问: 1. 要求学生回答《黄鹂》、《黄山记》的作者、语言特点。2. 背诵《陋室铭》,以便导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我国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例如,他们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纯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出自己坚守节操,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刚才背诵的《陋室铭》是刘禹锡表明心迹之作。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翻开书P126页。
三、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知课文
1、问题设计: ⑴、从课题可看出作者写的对象是什么?(雅舍)
⑵、“雅舍”是什么?
2、全班朗读课文。
教师点评并过渡:若要读出其中的情味,还要靠我们深入学习,请大家看我们的学习任务。
4、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把握课文,检查A层目标的达成情况
1、问题设计: ⑴、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雅舍。)
⑵、什么是雅舍呢?(室名,实际上是简陋的房子。)
⑶、是谁给它起的名字?(梁实秋。)
⑷、他是何许人也?(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
⑸、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馆” “含芳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雅舍”呢?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雅”吗?请大家阅读课文,将与雅舍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2、让学生朗读描写雅舍的句子。
3、过渡语:刚才我们朗读了梁实秋先生描写他的雅舍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会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雅舍呢?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
4、[板书:雅舍的很,你看
。] 5、过渡语:雅舍是什么样的呢?我想经过这些同学的一番描绘,大家头脑里的画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觉得介绍雅舍单靠嘴巴来说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要是能看到雅舍那该多好啊。幸好我们的同学已经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把雅舍画下来了,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三)深入品味课文,达到B层目标
1、出示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2、分层要求:A层:观察并指出画面上的内容
B层: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其绘画所依据的课文上的语句。
C层:指出画面中较有创意的地方,点评绘画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针对每一幅画,教师可提供思考的问题:
⑴、请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东西哪些是课文里提到的,哪些是通过想象加上去的?
⑵、这画比较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
4、小结并过渡: 如果你是梁实秋先生,你将以怎样的口吻来向别人介绍你的陋室呢? 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提高,达到C层目标
1、问题设计: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陋室?(环境
室中事)
⑵、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不雅。)
⑶、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丫的原因是什么?
⑷、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总结: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五)、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六)、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若还需要更详细的课再联系
《雅舍》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1-07 15:40:44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
2、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简洁的语言
3、体会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探讨本文细节描写的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由形入神地把握文章内蕴
2、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审视世界并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心中有个概念,什么是“雅” 美好的,崇高的,不粗俗的
2、学生结合预习,讨论作者写雅舍时,描写了雅舍的哪些方面,又有河特点,并试着用“雅”的内涵去评价它,由此引出,雅舍在形上好像不雅的建造:简陋
环境:荒凉
陈设:简朴
总结:由此可见在形态上雅舍是不雅的
3、但作者为雅舍取名为雅,雅在何处呢?引出本文的神是真雅、大雅,其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
雅:
月夜之趣:幽极
友访之趣:情真
细雨之趣:朦胧
陈设之趣:不俗
写作之趣:自由
总结:本文实际上是写雅事雅趣
4、简要地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出闲适小品,并引导学生对闲适小品的意义进行评价
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可见,舍只是情感的依托,雅舍的美是因为作者内心有雅的情怀,一种对生活体验后感悟到的美。顺便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背景讨论,作者透过文本具体表现出来的是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5、品读3、4段,分析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声音、动作
②幽默、诙谐的风格:“鼓”腹、“洞洞”
6、拓展训练:进行细节描写或环境描写,然后师生点评。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A层:了解课文大意
B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C层: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诵读要求
A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B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层:背诵课文第四段。
5.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教学设想:
1、学习文质兼美的散文,不宜琐碎地串讲字词,以破坏其美感。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利用实物投影、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及深入学习。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画一幅画。
3、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提问:
1. 要求学生回答《黄鹂》、《黄山记》的作者、语言特点。
2. 背诵《陋室铭》,以便导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我国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例如,他们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纯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出自己坚守节操,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刚才背诵的《陋室铭》是刘禹锡表明心迹之作。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翻开书P126页。
三、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知课文
1、问题设计:
⑴、从课题可看出作者写的对象是什么?(雅舍)
⑵、“雅舍”是什么?
2、全班朗读课文。
教师点评并过渡:若要读出其中的情味,还要靠我们深入学习,请大家看我们的学习任务。
4、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把握课文,检查A层目标的达成情况
1、问题设计:
⑴、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雅舍。)
⑵、什么是雅舍呢?(室名,实际上是简陋的房子。)
⑶、是谁给它起的名字?(梁实秋。)
⑷、他是何许人也?(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
⑸、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馆” “含芳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雅舍”呢?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雅”吗?请大家阅读课文,将与雅舍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让学生朗读描写雅舍的句子。
3、过渡语:刚才我们朗读了梁实秋先生描写他的雅舍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会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雅舍呢?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
4、[板书:雅舍的 很,你看。]
5、过渡语:雅舍是什么样的呢?我想经过这些同学的一番描绘,大家头脑里的画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觉得介绍雅舍单靠嘴巴来说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要是能看到雅舍那该多好啊。幸好我们的同学已经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把雅舍画下来了,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三)深入品味课文,达到B层目标
1、出示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2、分层要求:A层:观察并指出画面上的内容
B层: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其绘画所依据的课文上的语句。C层:指出画面中较有创意的地方,点评绘画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针对每一幅画,教师可提供思考的问题:
⑴、请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东西哪些是课文里提到的,哪些是通过想象加上去的?
⑵、这画比较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
4、小结并过渡: 如果你是梁实秋先生,你将以怎样的口吻来向别人介绍你的陋室呢? 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提高,达到C层目标
1、问题设计: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陋室?(环境
室中事)⑵、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不雅。)
⑶、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丫的原因是什么?
⑷、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总结: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五)、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六)、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若还需要更详细的课再联系
《雅舍》教案一、作者介绍: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
《雅舍》教案学习目标:1、勾画关键句,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2、通过难句分析,体会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旨趣。3、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理解雅舍之“陋......
观后感雅舍(精选多篇)一、活动背景: 寝室作为我们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学生宿舍文明建设关系到学生生活与学习质量,关系到我系“以人为本”办学思想的落实,为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
《雅舍》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
雅舍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雅舍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