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次月语文考试题”。
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解剖(pāo)殷(yīn)红 剽(piāo)悍 叱(chì)咤风云 B.田圃(pǔ)创(chuāng)伤 神甫(fǔ)气吞斗(dòu)牛 C.喑(yīn)哑 阿谀(yǘ)伛(gōu)偻 方枘(nà)圆凿 D.襁(qiáng)褓 契(qiè)合 承蜩(tiáo)强聒(guō)不舍 2.下面选项中,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A.蓑衣 亵渎 殒落 心无旁骛 B.容赦 秘诀 舐犊 怒不可谒 C.先躯 颤栗 睿智 温声细雨 D.弥留 禁锢 徒跣 断章取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急剧的冷冻和复温过程中,温度下降时,血管强烈收缩,致使血流。
(2)步入职场,眼前充满机遇和挑战,但也荆棘密布,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应当注 意,“大礼不辞小让”并非很好的 之道,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会影响你的前程。(3)但就在投机者几乎一致选择持有大量美元空头头寸之时,看涨日元的投资者必须警 惕政府进行 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相关技术指标增加了美元短暂向上调整的风险。A.停止 处世 干涉 B.停滞 处事 干涉 C.停滞 处世 干预 D.停止 处事 干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了解到,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的情况,对今年发送 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B.上大学期间,只有我跟他学习过法语,大家都很羡慕。C.两岸文化产业首届博览交易会为期三天,分为博览交易、高峰论坛和配套活动三大板 块。D.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着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 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5.对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手法分析恰当的一项是()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
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 立,别有一番神采。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 美。B.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 力。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 顽强的生命力。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 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等等。B.“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大凡一种成熟的民族语言,基本上要有两部字典——一部 是多卷本的详尽的历史语言字典,一部则是简明的老幼咸宜的小字典。
C.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奖应归功于集体的力量,剧本原作者的协助、摄影师、美工 师、化妆师和演员的全身心投入,都是从未有过的。D.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7.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
“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明快,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句中“舞”表现雪披群山似银蛇奔腾耸动,以化动为静的浪漫想象,突出了山势的起 伏绵延,奔放活泼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跃动。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词人精心使用一个“秋”字,开篇即照应题目“秋思”,并用“秋”字统领全部景物 的特点,突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D.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郑愁予《雨说》)雨将生命变成了孩子们嘴里的“那份甜”,并在那份甜中融入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是 对中国未来的祝福。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 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 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 100 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 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 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 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 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 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 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 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 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 了一个诺奖。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 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 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 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 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 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 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 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 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 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 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 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 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 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 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 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选文有删改)
8.对文章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提出“匠人与大师有何区别”这一话题,引出下文。B.第②到第④段阐述匠人和大师三个方面的区别,三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为大师的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紧承上文深入论 述。
D.第⑥段表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师思路对个人、民族和社会都有帮助,收束全文。9.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师需要创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艺,不断构思新的东西。B.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之间,大师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C.在学科综合性运用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 高。
D.大师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艺,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
10.对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的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 藤,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B.甲: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C.乙:举例论证,以鲁班从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的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 目标才会不断进步的道理。D.乙:道理论证,以鲁班成长为大师的经历为依据,强有力的论证了“进取精神是人类 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问题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 敬。(1)《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 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 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 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2)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 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 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 分心到事外。(3)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 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 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4)庄子说:“用志不 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11.本段的论题是()A.敬业与乐业 B.敬业 C.乐业 D.有业
12.本段使用了丰富的论证方法,下面对于划线处的四组论证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1)(3)是引用论证 B.(1)(2)是举例论证 C.(1)(4)是举例论证 D.(1)(3)(4)是引用论证 根据第六单元内容和所积累的文言语言知识,回答问题
1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怅恨久之 怅:失望
B.复立楚国之社稷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 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C.仓鹰击于殿上 D.岂直五百里哉 A.此用武之国. B.可怜白发生 .帝简拔以遗陛下 .D.持节云中 .仓:通“苍” 直:通“只”,仅仅
死国可乎 .楚人怜之 C.是以先.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4.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15.下列加点字在句中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莫之许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安陵君其许寡人 .成帝业 其真无马耶 C.高祖因之以..未若柳絮因风起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固以怪之矣 ..16.下面句子翻译恰当无误的一项是()A.吴广以为然。译文:吴广认为是这样的。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译文: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人。C.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文:将军难道愿意见他吗?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文: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17.下列对《陈涉世家》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秦朝末年,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文中“天下苦秦久矣”一句 就表现出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并交待了起义的根本原因。B.文章叙述了起义的起因、筹划过程和斗争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 远见。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和“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两件 事,都体现了他们积极做好起义的舆论准备工作。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起义提出的策略口号,目的是唤醒民众麻木的内心,激起大 众的反抗愿望,以利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秦斗争。
二、默写(8 分)1.望长城内外,2.马作的卢飞快,3.
4.燕子来时新社,5.
6.无意苦争春,7. 水何澹澹,8 .乡书何处达。,千骑卷平冈。,人迹板桥霜。
。。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6 分)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 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 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 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 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 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
①彰:曹彰,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
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1)何能作博士邪()(2)被坚执锐,临难不顾()...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2 分)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11.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2 分)
四、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夜雨和栀子
①高中那会,看越南电影《青木瓜之味》,对女主角“梅”很着迷,她是导演陈英雄 现实当中的妻子,颀长、瘦削、颧骨凸出,是典型的越南女人长相,极有韵味。后来,真 的到了越南,才发现越南女人大多数都是那种气质,骨骼纤细,身材修长,既有种剧烈的 单纯,又有种懒洋洋的过熟。可能在热带,一切都是早熟又易逝的吧?就像栀子花,一摘 入手就会立即萎黄,眼睁睁的抓不住。印象中,《青木瓜之味》结尾,“梅”结婚时,黑 发悠长,头上戴着栀子花,踮起脚提着裙子,在幽暗的宅子里走来走去,如同一袭月光行 在水上。少女时代看到那个镜头,只觉它美得惊心动魄。
②吾乡是北回归线以北的亚热带,也有很多的栀子花。一到夏天,房前屋后开满了,抬头低头都是盛大的浇灌,栀子那种厚厚的香,像一记粉粉的小拳头,把人打得眼冒金 星,一眼看去,一片纯白浓香世界。
③或许不无可能,天赋这份郁郁之香,连栀子自己也有点儿有苦难言。在漫长的进化 过程中,精明的美人玫瑰,为了保持长时间的艳丽,果断放弃了它的芬芳;而栀子这些素 洁的野丫头,却是为了散出这份浓香,而不得不接受迅速凋萎的命运。花同人一样,其内 里的能量,毕竟都是有限的。
④栀子的香就像夏天的体味,最衬夏夜的雨,或是天光晦暗的独处时光,因为只有那 时,栀子像是被墨笔描过一般的叶脉和叶面,才会散发着幽脉的绿光。好比徐文长笔下的 墨迹,一出笔一收锋,都是乌啼惹了旧梦,雨落惊了纱帘。哪怕看不到花,空气里汹涌的馥 郁香,也会固执地拽着你,回忆起某个遥不可及的人,那滋味,绝望又致命。
⑤栀子虽然香得张扬,但气质却很唯美,有它开放的时节,生活里似乎总是带着某种 浅浅的伤感。前年这个时候,跟我实习的女孩要回英国,特意来单位同我道别。我们在马 栏山的啤酒广场喝酒,周身全是蚊子,但没有人管那么多,夏夜的空气里,开满了栀子 花,大朵洁白的花衬着绿叶好看极了。我跟她坐在路边,边喝酒边嗅花,夏夜的晚风令人 沉醉,在栀子浓香里,我目送身边年轻的小姑娘,她就要奔赴遥远的异国定居,度过她盛 大的青春以及漫长的一生,这辈子,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⑥五六年前,同样是这时候,大三的暑假。我一度以为自己毕业之后,要去上海,为 此还去上海小住过一阵,老弄堂的院子里,植物繁茂,到了夏天,一株株肥硕的栀子花,香得豪气干云。那时,第一次去张爱玲故居,都是半夜里去的,因为太迫不及待,站在大 门口张望,斯人已逝,想起自己何时能像她那样,在大时代里坚守自我,不为潮流所动 呢?想着想着,禁不住悲从中来。要说张爱玲最可贵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当身边所有的 人都投身时代的洪流,她却能固执地守着自己的家,并不厌其烦地描述那些庸常的小日 子,“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对面的门楼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两排小石 菩萨,也不知道现在是哪一朝,哪一代……”
⑦命运阴差阳错,离开上海,回来做了电视。还是会怀念那段时光,好比是这一生中 最无所顾忌的青春年代,敢独自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要说青春这 种东西,它到底有什么好?很多时候,它令我们盲目,偶尔还会一次次地伤害我们,但 是,就如栀子花,从来只会拼了命地香,那么青春,也是人生当中最用力的一次花期吧,你由衷地盛放过,此后,才可以心甘情愿地走进燠热的夏夜,直至凋零。
⑧大概一个人一定得有那么一次,用尽心力去热爱过一样东西,才可以在漫长的生活 里,沉重而缓慢地回过味来。也只有当他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地着迷过,这种热爱才不至于 突然消失。我觉得栀子,一如青春,也是令人真正着迷的东西。
⑨或者说,还不仅是栀子,所有的花都该如此被珍视。无论命运多么反复无常,职场 多少心灰意冷,只要沉静地走进花店,挑上一束花,就算是为生活找到了一个支撑、一点 美学。回首已经过去了的小半辈子,被人爱过,被人恨过,也被人遥说纷指过,但再落魄 也没忘记买花,这真好。
(选自曹萍波《物候志》,有删改)
12.合全文,概括栀子的特点。(3 分)
13.赏析第二段划线语句。(3 分)
一到夏天,房前屋后开满了,抬头低头都是盛大的浇灌,栀子那种厚厚的香,像一记 粉粉的小拳头,把人打得眼冒金星,一眼看去,一片纯白浓香世界。
14.结合全文,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15.下面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好比徐文长笔下的墨迹,一出笔一收锋,都是乌啼惹了旧梦,雨落惊了纱帘。” 化用 了《枫桥夜泊》的诗句,渲染出凄凉唯美的意境。B.第五、六两段,用夏夜送别友人和夜访张爱玲故居的事例写出栀子带给作者的伤感回 忆。C.第六段引用张爱玲的话,表现生活庸常之中的美,并以此赞美了张爱玲不裹挟于时代 洪流、坚守自我的精神境界。D.文末“但再落魄也没忘记买花,这真好”,结尾点明主旨,赞扬栀子花乐观积极、自 强不息的精神,托物言志,意蕴绵长。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9 分)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 1954—1966 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 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以下是同学们阅读《傅雷家书》的一些摘录。【摘录一】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辩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 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傲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 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书信)
【摘录二】 一个人只要 真诚,总能 打动人的; 即使人家一 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 解 的。…… 既然这是你一生的关键,就得拿出勇气来面对事实,用最光明正大的态度来应 付,无须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而不说真话!(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一日书信)
【摘录三】来信说学习主要靠 mind[头脑],ear[听力],及敏感,老师的帮助是有限的。这 是因为你的理解力强的缘故,一般弹琴的,十分之六七以上都是要靠老师的。这一点,你 在波兰同学中想必也看得很清楚。但一个有才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是容易自以为是 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 solid[扎扎实实]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 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的检查自己。唯有真正能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的做下去,才能成 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书信)
【摘录四】无论如何要咬紧牙关挺下去,堂堂好男儿岂可为了这些生活上的不方便而消 沉,泄 气!……年轻时受过的锻炼,一辈子受用不尽。(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五日书信)16.《傅雷家书》中颇为人称道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 乐家,终为钢琴家”。在傅雷看来,做什么工作,或从事什么事业都是在其次的,最重要 的事情是学会如何做人。以上材料中,不是直接从“如何做人”的角度进行对儿子的教育 的一项 _。
17.根据以上书信摘录材料,用四字短语将以下的内容补充完整。
《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用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做人要,,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8.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经验,完成以下填空。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拳拳爱子之 心溢于言表之余,也不忘对其进行为人、处世、艺术、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比如,书信中,傅雷把自己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 》推荐给儿 子,经常用儿子的偶像 作榜样激励儿子,书信中大量讨论了儿子最致力于演奏 的(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告诫儿子 才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无不 体现着父亲对儿子教育的苦心孤诣。
六、作文(50 分)
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 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1.C 2.C 3.C 4.A 5.C 7.D 8.B 9.C 10.D 11.B 13.D 14.C 15.C 16.D 17.D
二、默写(8 分)1.惟余莽莽 2.弓如霹雳弦惊 3.锦帽貂裘 4.梨花落后清明 5.鸡声茅店月 6.一任群芳妒 7.山岛竦峙 8 .归雁洛阳边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6 分)9.
(1)古代管授经书的学管(2)通“披”,穿着
10.(曹彰)屡次跟随(太祖)出战,意气风发昂扬。
11.因为曹彰能够成为一个有理想、身先士卒、赏罚分明的将军。
四、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12.香、迅速凋萎、(白、气质唯美)、(夏天开放)13.比喻、夸张、通感 香味浓郁 表达喜爱赞美之情 14.引出下文,引起读者兴趣,为下文写栀子花“早熟易逝“作铺垫 15.D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9 分)16.三
17.谦虚谨慎、真诚勇敢(光明正大)、坚强勇敢 18.人间词话 莫扎特(约翰·克利斯朵夫)莫扎特(肖邦)
六、作文(50 分)略
6.B 12.B
真诚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选择题每题2分)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2分) 稍逊()滞()留田pǔ()méng()胧 ..2、下边解释加线词语有错的一项() ..A.顿失......
2016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6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袅袅(niǎo) 浣妆(wàn) 璀......
阜阳九中2017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妖娆(ráo) 襁褓(qiáng) ..B.骈进(pián) 陨落(yǔn)......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1.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扫黑除恶的hào① 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