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爱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小朋友爱心的活动”。
从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爱的情感
常阴沙幼儿园:陈丽萍
当一个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有了他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妈妈„„,所有的第一次都会让每个家庭每个母亲激动不已。每个家庭都对孩子给予了祖辈、父辈所有的爱,宝宝被爱包围着。正是给了他们太多的爱和关注,所以也就有了他们这代人的一些共性:任性、自私,觉得获得这种爱是一种理所当然。而更多地忽略了在被爱的同时应该怎样去爱别人,怎样去回报那些爱你的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关爱、理解他人并在情感上支持他人,是每个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因此,作为家长,在培养幼儿语言、科学等认知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幼儿的爱心教育,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等积极的社会情感,以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能更好适应社会的人。
幼儿园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很注重为幼儿创设“爱心”行为环境的培养,比如:小朋友早上来园时,我会很热情地说:“涛涛,早上好!”经常与宝宝拉拉手,摸摸他们的头;直称孩子的乳名等;有时带小朋友们一起喂小动物吃食、“三八”节给妈妈送自己制作的贺卡、组织幼儿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老师与孩子之间情感,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使孩子在幼儿园中感受到融洽和谐的氛围,家的氛围,爱的氛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呢?我的观点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的。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却日复一日的反复出现,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爱心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实施:
一、从幼儿园的生活中随机渗透爱心教肓
《纲要》的生活教育目标中指出,在体现正面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渗透着生活教育的理念,即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所以我就在生活中引导他们,启发他们的爱心。
一天饭后活动,小朋友搬着椅子到活动室外面的走廊上活动,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把小椅子拖着走,对于这点我强调了很多次,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意识到要改变教育方法。当时,我并没有马上强调小椅子要用双手搬。而是让小朋友都坐好后,我说:“刚才我听到小椅子在哭了。”让孩子的爱心从细小的事情中体会,把椅子也看作是有生命的,在他熟悉亲切的环境中开始受到爱的启迪。幼儿积极回答我的问题:“椅子遇到不开心的事了!”“椅子摔倒了”“椅子很疼”这些都是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趁热打铁,继续深入。“椅子为什么会痛呢?”
幼儿回答:“小朋友把椅子拖着走,所以痛了。小朋友把椅子当马骑,小朋友不把椅子扶起来。”幼儿的回答很多,在这里教师让幼儿自己去寻找错在哪里,这样更有助于幼儿改正错误。教师启发幼儿的爱心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呢?”幼儿回答:“我们要把椅子扶起来。”“不要拖椅子”“要爱护椅子,不然它会哭的”。幼儿踊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经过多次诸如此类讨论后,幼儿把自己身边的玩具、书本当作有生命的,用和善的态度对待这些玩具伙伴,和它们做朋友。在平时老师看到孩子把娃娃扔到地上时就说:“哟,你把娃娃摔疼了,快抱起来摸摸它。”在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说:“小声点,别把娃娃吵醒了”教师用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和幼儿讲,一是爱心教育的潜移默化中进行。二是幼儿往往很容易接受,效果很好。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爱护别人。
二、为幼儿创设充满爱的氛围。
新学期开学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害怕,会大哭起来,并且哭喊着要找爸爸、妈妈。作为教师,就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热情着、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心去创造一种快乐和谐氛围。如: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的脸,摸摸他们的头,拉拉他们的小手,耐心的去引导孩子玩一些快乐的游戏。当幼儿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老师都要给予耐心地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帮助:起床了,帮助他们穿衣、穿鞋、系鞋带;天冷了,及时帮助他们整理好衣裤;有小朋友病了,便到小朋友家去去看望、安慰,表示老师对他的关怀、爱护之情„„。通过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让幼儿体验到老师对他们倾注的慈母般的爱,也从老师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学会同情、关心别人。
三、为幼儿创设充满爱的环境。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平时我们注重创设一些孩子之间的爱心环境,让孩子们从中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如:哪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先在班级中为他唱生日歌,送上自己动手制作生日礼物。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和小伙伴对他的情,增加友谊。再如我们班上创设了植物角和动物角,幼儿在植物角里种植了葱、蒜、小麦、玉米,以及各种花草。并担负起为这些植物浇水、施肥、捉虫等护理工作。在动物角里饲养乌龟、小蝌蚪、金鱼等小动物,同样也担负起喂食、换水、清理等饲养工作。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热爱动植物,关爱生命的良好情感。
四、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
1.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学会谦让。教唱《我们都是好朋友》,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羊妈妈病
了》、让幼儿学会去帮助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讲完一个故事,或者学了诗歌、歌曲后,再结合身边的事考考孩子,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真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效访故事中的语言说话、做事。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逐步理解这样做会给人带来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
2.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们认为,大人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教师必须扭转孩子的这种思想,让孩子懂得回报。将行为训练与情感强化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教育。“三八”节到了,我们为了对全班幼儿进行“爱妈妈”教育,我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请全体幼儿的妈妈们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活动中,先请妈妈们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辛苦,体现妈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然后,再让幼儿说说妈妈为了他是怎样的辛苦,最后,在音乐声中幼儿和妈妈奶奶一起唱歌表演节目。每年的重阳节,我们组织幼儿带着自己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从中让幼儿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长辈用血汗换来的,平时要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要尊敬长辈、考敬长辈。使幼儿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有的见妈妈下班了,赶紧拿拖鞋、倒水,吃饭时有的能为妈妈、奶奶夹菜,幼儿能主动的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颗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孩子心中的爱,离不开老师、家长的熏陶和教育。家园必须同步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设法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这份爱的珍贵,学会关心人,爱他人,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份关爱的情感。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分享行为是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是一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蓬朗幼儿园邹美珍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顽强的毅力、正确的......
在经历中培养小班幼儿爱心无锡市钱桥中心幼儿园朱燕芹人的经历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和交往的总和。不同的经历可以造就不同的道德、智能和人格,人的发展需......
培养孩子爱心和责任,品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帮扶双江留守贫困儿童活动征集自愿参与家庭各位二(3)班同学的家长:大家好!去年,刘万霖很荣幸做为优秀学生,被学校推荐为双江小学留守贫......
一日,翻开一位学生的素质教育报告单,我被其中的班主任寄语吸引住了。“你的画画得棒极了!教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那份礼物,我至尽还挂在书桌前,每当看到它,我就想起了你,想起了你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