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_百善孝为先1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8:54: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百善孝为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百善孝为先1”。

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一句话说,“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孝为百善之首,二是说孝心开了,百善皆开。孝是德之根本。《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而产生。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从孝教起,找到根本,德行才培育得起来。

一、什么是孝?

“孝”字是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融成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念念 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孩子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圆满。这里列举几个孝的例子:

(一)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孝子叫曾参。有一次曾参上山砍柴,正好朋友来找他。曾参的母亲为人忠厚,想到朋友远道而来,一定要让他见到曾参,否则对朋友过意不去,所以急得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下去,曾参感到心痛,心想一定是父母出事了,于是立刻快步赶回家去。回家见到母亲,马上跪下来说:“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何我的心一阵痛?”母亲解释说:“因为有朋友自远方来,想叫你赶快回来,迫于无奈才这么做。”所以古代为人子女者,确实是念念想着父母。

(二)东汉读书人黄香的孝行也值得称道。《三字经》说:“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时,母亲就过世了。因此他全心全力待奉父亲。“冬则温,夏则清”。夏天暑热,他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头扇凉,冬天寒冷,他用身子把父亲的被窝睡暖,再请父亲入睡。黄香时时刻刻在观察父亲的情况,尽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黄香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曾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曾任魏郡太守。

(三)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名字叫孙叔敖,为人仁慈。他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外出玩耍,发现一条两头蛇,他马上把两头蛇打死,埋在土里,然后就哭哭啼啼回家了。因为当地有个传言,只要见到两头蛇的人,一定活不了。孙叔敖见到后不希望别人再看到,所以把蛇打死后埋掉。但是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对父母尽孝了,就一路哭着跑回家。他的父母也是个明理之人,听到这件事后很感动,就对他说:“你念念都是为别人,不会有难的,别担心。”后来,孙叔敖果然做了楚国的大臣,深得楚王的信任。由此可见,只要念念想着他人,就是在行善积福,兴建大利。

(四)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道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五)卧冰求鲤

王祥,晋朝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伺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司空、太尉。民间对联:“孟宗哭竹竹生笋,王祥卧冰冰有鱼”。

(六)焦煤集团的普通矿工谢延信,更是妇孺皆知的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他结婚一年的妻子,同龄女青年谢兰娥,因患产后风而撒手人寡。临终前,她握着谢延信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拜托你照料俺那可怜的爹娘和弟弟。”谢延信安葬了妻子就跪在岳父面前:“你们有病俺伺候,百年之后俺送终!”随后,谢延信把多病的岳母和呆傻的内弟接到自己家里精心照顾,还把自己的姓改成岳父的姓。

岳父是矿工,1979年深度中风,瘫痪在床。在岳父瘫卧的18年里,大便干结,他用手往外抠,岳父喜欢听豫剧,他省吃俭用买了一部收音机,岳父喜欢武侠小说,他借书读给老人听。他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活动。岳父患病18年,临终身上没有一处褥疮,连医生都说是一个奇迹。岳母体弱多病,他就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内弟先天呆傻,有时解大便弄得满身屎,谢延信就哄他换换衣服,从不厌烦。我层写一首歌谣颂扬:“孝老爱亲谢延信,前妻一家真不幸。岳母有病内弟傻,岳父后来又中风。三十二年如一日,周到伺候人称颂,为使岳父更放心,还将自姓改他姓。”

(七)至善至亲的农家女——郑秀珍

郑秀珍,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未婚女青年。21岁的郑秀珍和男朋友王清华从山上砍柴回来,看见路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半躺在草丛中呻吟着,已经无力说话。秀珍把她带回家,烧水做饭,并给她洗脸洗脚。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饭,还给她“开小灶”炖鸡蛋补充营养。秀珍像女儿一样,给“娘”梳头,嘴里还不住念叨着:“勤梳头,勤洗脸,人人见了都喜欢!”可她“娘”却不言语,常常面无表情。时间长了,老人才道出她的住址:博爱县许良乡范庄村,名叫郭秀琴,经过联系,苦苦寻找了快两年的家人才把她接走。郑秀珍捡“娘”的感人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二、孝子无灾

下面讲几个“孝子无灾”的故事

(一)“拜虎岗”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包实夫,他在私塾教书。有一年岁末,包实夫回乡探望父母,走到半路遇到一只老虎,衔住他的衣服,把他带到树林里才放下来,准备把他吃掉。包实夫并没有因此而惊慌,古代读书人知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死并不惊慌。包实夫很诚恳地拜请老虎:“你要吃掉我吗?我会被你吃掉,应该是我命中注定的,我没有怨恨。但是我还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否容许我先终养父母,如果到时我还活着,我再回来让你吃掉。”这一片孝心让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这只老虎就离开了。当地人就给那个地方取名“拜虎岗”。连最凶猛的老虎都能受感动,更别说其他的动物。

(二)孝心化解了劫难

元朝有一个孝子叫李忠,有一年他们家乡发生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所有的房子都倒塌了,死伤的人数多得数不清。但当地震震到李忠家的时候,突然分成两条绕过他们家之后,又合成一条继续向前。这在史书上有记载,他的德、他的善把劫难化解了。因此一个行孝的人,不可能会遭难。

(三)我有一杯水喝,保证母亲有一碗米饭吃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台湾有一位艺人叫许效舜,大地震前的一天,也就是9月20日晚上,他们一行人到南投的山区拍外境,由当地人做向导带领前往,到山上拍飞鼠,平时那是飞鼠出没最多的地方,但是当晚他们一只也没见到,向导一看不对劲,叫大家赶快下山,当他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地震发生了,此次地震不是左右摇晃而是上下震,所以很多房子都倒塌了,死了2000多人,摇晃的时候发出一阵巨响,当时的人一回想都会打哆嗦。

而他们拍飞鼠的一行人,存活的只有许效舜。他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说:“我这一生假如有一杯水喝,要保证我母亲一定有一碗白米饭吃。”他在讲此话时非常真诚,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孝心。许效舜的孝心化解了他这次大劫难。

(四)为母亲捐肾

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揭晓。其中一位孝子叫田世国,才三十多岁。他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必须有个好的肾脏,才能延续生命。他母亲深怕拖累家人,一度不肯就医。田世国没让母亲知道捐出自己的肾,使母亲接受了肾脏移植,恢复了健康。当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时候,田世国直说想不到。他说:“别人当选都是对国家做出了贡献,而我只是为母亲,为家庭做些贡献,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真想不到大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其实一个孝子的行为,可以唤醒更多人的孝心,激起更多人知恩报恩的态度。反面例子也有。

三、人人都应当有孝心

提到孝道,最遗憾的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孔子有一位学生叫子路,他很孝顺,时常到百里之外把白菜扛回家供养父母。后来子路当了大官,每天菜肴非常丰盛,子路反而吃不下。有人问他:“这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说:“我情愿回到过去吃野菜,为父母到百里之外扛米粮的欢乐日子,但是现在我的双亲都已过世,往日不在了。”他觉得过那种能替父母分忧,奉养父母的日子,非常踏实,非常欢喜。

作为子女要经常满足父母的需要,来尽孝道,这是本分。这个孝不仅是对父母,还要对中国历代的老祖宗,要把老祖宗的教诲在生活中落实,让古圣先贤的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我们社会就会和谐。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灵魂,更谈不上生命的价值......

百善孝为先

第1篇: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浓浓敬老情——新华小学东苑开展“敬老、感恩、念亲”系列活动 金桂飘香,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秉承“百善孝为先”的精神,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南江小学五(2)班陈欣这两天我认认真真的看了学校发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感受颇深。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永远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怎么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尊重生身边的每一个人。古人云:“......

下载百善孝为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善孝为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