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迸发古诗教学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巧用多媒体”。
巧用多媒体迸发古诗教学之“灿”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 谢燕萍
内容摘要: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关键词:
声像同步 声情并茂 视听交融 动静交错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因此,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借用媒体设境,激趣引情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古诗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意境,这是诗人的情感理想同客观现实的高度统一,是一种独特美妙的艺术境界。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往往比较牵强。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古诗的意境,对诗的感悟自然不会十分到位。由此可见,学习古诗,关键在于再现、复原或创设情景上,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人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古诗,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达到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效果,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教学时如果只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尤其是一些平时没有观察过江浪拍岸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有必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天门山的山川气势,把学生带进诗人当时欣赏到的情景中,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于是,我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运用了多媒体具有真实再现、具体可感的特点,通过荧屏去拓宽界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课堂上,我只需通过击键的简单操作,便可以从屏幕上看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象:浩荡东流的长江之水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好像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还有那滔滔的江水声、水拍石岸隆隆声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促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地达到“身临其境”。诗人在本诗中所倾注的诗情和意境就基本上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从整体上初步体会图中所描绘的景色和诗句的联系。领悟到诗人所要抒发的赞美之情。现代教育技术由于它的灵活性,如有学生需要再看的,只要用鼠标再击键,就可随时欣赏到自己所需的图象。学生可在这些图象的感染下朗读诗文,逐句体味,感受诗中美景和韵味,引发情感的共鸣,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就盎然而生。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能解决许多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理解字词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调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教师机械传授,学生生般硬套,是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的。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一(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体会丰富情感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一诗,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六月的西湖,湖畔杨柳依依,湖面上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雪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画面上配上古诗的字幕,再配以悠扬动听的古筝曲。让学生既可以看着画面听范读,也可以看着画面、字幕诵读,还可以闭目美读,读出美、吟出情、诵出趣。
四、妙用多媒体,启发想象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以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如教古诗《暮江吟》,教学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一组幻灯片。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红绿交融,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声音,让学生一边看新月当空的景色,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启发道:“诗人漫步江边,流连忘返,此时此刻景色怎样?诗人有怎样的感叹?”有的说:“太阳早已下去了,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了,地上的露珠在闪光,美极了。”有的说:“深秋的夜晚,露水不知不觉地洒下,直到月亮升起,月光洒向大地,才发现露珠闪烁,多么宁静多么和谐的夜晚呀!”„„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并积极地发现、自由地表达美,在营造出一幅幅美的景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事实告诉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的传递、变幻、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古诗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作进一步的多方面的探索。
巧用多媒体优化识字教学扬州市花园小学 刘陈燕多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辅助工具迅速地渗透到教学领域。由于它的直观性、情境性、激趣性、快捷性、形象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
巧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景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刘金华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成长阶段中,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最为重要......
巧用多媒体技术 绽放古诗词之美大荔县洛滨中学 雷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广阔而又崭新的天地......
巧用多媒体 优化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固安县温泉园区林城小学 王丽娟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年级儿童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识字教......
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摘要: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环境。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原则以及具体形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