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_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8:42: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

1、从内容上讲

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他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2、从文采和意境上来讲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才学甚高。他的诗歌有的语言一眼看去十分平易,但是由于发诸真情,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如果他诗兴遄飞,使用激情洋溢的词句,那就更加意境开阔,加上想象雄奇,能够带领读者上天入地,引人入胜。他另外一部分诗的特点是疏旷潇洒、清新飘逸,哪怕随意挥洒都可成诗。杜甫家学渊源,七岁学诗,十五岁扬名,也是少年天才。其诗歌讲求遣词用句,语句常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的精炼严整,非常人所能及。这样的语言使得杜甫的诗以浑厚而鲜明的意境为主。总的来说,两人的文采实在是伯仲难分、不相上下。

3、从风格上来讲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李白的诗歌,其个人的风格特点明显,有的雄浑虬劲,有的清新飘逸,有的豪放不羁,有的汪洋恣肆,总之是纵横飘逸,发兴无端;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沉郁顿挫,凝重精美著称,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驾驭精炼奇崛的文字。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明代田艺蘅《香宇诗谈》说道:“诗类其为人,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诗沉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同写友谊,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杜甫的“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比较,一个飘逸,一个沉郁,体现出两种风格。

5、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

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一方面源于李诗意象范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李白诗歌意象的奇幻色彩还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如他写时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木暮成雪。”其感染力比经典的“逝者如斯夫”(孔子语)要强烈得多;他写山峰之高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他写雪花之大就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写楼台之高就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另外,李白似乎特别喜欢以巨额的数量词来作量的夸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此类句子在李白诗中真是俯拾皆是。同时,出身豪富,素喜挥霍的李白还特别喜欢物质珍奇的铺张夸耀。他一喝酒,就要“斗酒十千恣欢谑”,“烹羊宰牛且为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他所饰用驱使的器物也莫不是人间珍品:“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盖非此不足以显示其人身份品格之高贵,非此不足以渲染其人气概之壮伟超迈。世间万物尽可任他纵情驱使享用,却没有任何外物可以驱使高贵的诗人。这就是天才的李白,自由浪漫的李白。相形之下,杜甫的诗歌虽也多有高妙的想象,然其意象还是显得比较质实,这与他始终关怀现实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相对来说,杜甫不象李白那样使气豪纵,他更注重精神上的自娱自适,自我满足。而对于物质方面的享受则视之甚淡。这在他的《江村》一诗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甚至在宴请好友时,面对粗陋的酒蔬,他也只是报以歉然的一笑:“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在至交好友面前,他并不讳言自己的慵怠与清贫。实际上更主要的是诗人更看重人与人之间那一份相知相得的融融情味,而非表面上的殷勤与物质的铺张。这显然与诗人恬淡的心境直接有关。

6、从体裁上讲,李白更擅长乐府古诗、绝句,而且写得极精彩,其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七言绝句更是冠绝唐人。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相对来讲他不太喜欢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其律诗数量比较少,但是也有精品。同时,李白也留下了若干词作和散文。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的作品各体兼工,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以律诗、绝句为主,加上一部分排律古诗,他的近体律诗,特别是七律写的尤其出色。此外,杜甫的叙事诗歌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一.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非)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脱)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畔)

岁亦莫止(暮)维常之华(花)玁狁孔棘(急)

偭规矩而改 错(措)何方圜之能周兮(圆)进不入以离尤兮(罹)

芳菲菲其弥章(彰)延伫乎吾将反(返)

终老不复取(娶)

箱帘六七十(奁)虽与府吏要(邀)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晤)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取)

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

山川相缪(缭)

杯盘狼籍(藉)长乐王回深父。(甫)二.多义词

《离 骚》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孔雀东南飞》

为 1.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2.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3.为诗云尔(作,写,动词。)4.非为织作迟(是,动词。或作“因为”,“由于”,介词。)5.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6.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7.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相 1.相见常日稀(互相)3.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4.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5.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6.好自相扶将(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7.还必相迎取(指代兰芝,可译作’“你”。)8.会不相从许(指代仲卿,可译作“你”)9.蹑履相逢迎(指代仲卿,可译为“他”。)10.登即相许和(指代媒人,可译作“她”)11.不得便相许(指代媒人,可译作“你”)

遣 1.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动词。〉

2.县令遣媒来(派,动词。)施 1.徒留无所施(用,动词)2.留待作遣施(施舍,赠送,动词)取 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2.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复 1.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2.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3.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会 1.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2.于今无会因(相会,聚会,动词。)何 1.何意致不厚(怎么,哪里,疑问代词。)2.隐隐何甸甸(无义,句中语气助词,补足音节)3.汝今何罪过(什么,疑问代词)4.作计何不量(为什么,疑问副词)便 1.便可白公姥(就,副词。)2.便言多令才(很会讲,形容词)登 1.登即相许和(立即,立刻,副词)2.郁郁登郡门(来到,或聚集,动词)应 1.汝可去应之(答应,动词)2.六合正相应(合适,动词).

3.零泪应声落(应和,随着,动词)4.以我应他人(许配,动词)举 1.举动自专由(行动,名词)2.莫令事不举(办成功,·动词)3.举言谓新妇(拿,动词。)

4.举手长劳劳(举起。抬起。动词词)言 1.举言谓新妇(话,名词。)2.谓言无罪过(以为,动词。)3.何言复来还(说,动词。)故 1.大人故嫌迟(故意,副词。)2.知是故人来(旧,形容词)3.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止 1.进止敢自专(停止,动词)2.母听去不止(挽留,阻止,动词)意 1.何意致不厚(料,意料,动词)2.吾意久怀念(心,心意,名词。)3.处分适兄意(主意,名词)断 1.三日断五匹(截下来,动词)2.自可断来信(回绝,动词)适 1.始适还家门(出嫁,动词)2.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动词)3.适得府君书(刚才,刚刚,副词)尔 1.为诗云尔(不译,语气助词。)2.君尔妾亦然、(这样,指示代词)始 1.小姑始扶床(才,刚刚,副词。)2.始尔未为久(开始,动词)若 1.今若遣此妇(如果,连词)2.君既若见录(此,这样,指示代词)书 1.十六诵诗书(尚书,名词)2.适得府君书(信,书信,名词)令 1.县令遣媒来(官名,即县长,名词)2.便言多令才(美好,形容词。)3.莫令事不举(使,让,动词。〉

见 1.相见常日稀(看见,动词。下文“黄泉下相见”中“见”同此)2.君既若见录(我,指兰芝,代词。下文“府吏见叮咛,中“见”同此)3.渐见愁煎迫(被,介词)谢 1.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下文“谢家事夫婿”中“谢”同此)2.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3.阿母谢媒人(谢绝,推脱)

《兰亭集序》

所以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用来)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之 ①仰观宇宙之大(的)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取消主谓独立性)③及其所之既倦,(往 到达)一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 相同)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做一样)③一觞一咏(一些)④而或长烟一空(全)

《赤壁赋》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游褒禅山记》 其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

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

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从《唐诗三百首》再看李白双流区金桥小学 王雨晴阅读唐诗,我们“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而一说到唐诗,李白的诗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他以仙风道骨的风格被人尊......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论文摘要:后世敬仰的“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李白、杜甫的诗歌思想有着一致性,他......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

下载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