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文产业经济学”。
解析双11战略的成功
——双11电商促销行为的绩效分析
(以阿里巴巴为主要对象)
摘 要
从2010年起,阿里巴巴公司开始将一个虚拟网络节日“光棍节”打造成一个消费者购物的节日,在第一个光棍节就创下了53亿元的销售业绩,并逐年递增。至2012年,“1111购物狂欢节”又一次刷新了其历史记录。据统计至11月12日00:00为止,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促销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91亿元,其中天猫132亿元,淘宝59亿元。与去年相比,天猫今年的业绩同比增速为292%,而淘宝为204%。如此巨大规模的总额与恐怖的增涨速度使得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团被尊为神话。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在它上市后的第一个“淘宝嘉年华”交出了571亿成交额的答卷。与此同时,京东国美等电商巨头同样推出自己的“双11”活动,同样获益颇丰。有人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成就了电商时代,电商到底通过什么手段抓住了消费者的腰包,而本文即是从电商促销行为来探讨电商巨头的成功。
关键词:折扣;规划;“双11”现象
目 录
第一章 双11历年发展情况...................................................................................1 第二章 双11利用的促销理论..............................................................................1
2.1 激励理论..........................................................................................................2 2.2 需求价格弹性..................................................................................................2
第三章 双11电商的促销手段..............................................................................3 3.1 抢占先机..........................................................................................................3 3.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广告效应..........................................................................3 3.3 主题鲜明,引人注目......................................................................................3
第四章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4
4.1 “宅”现象的普遍............................................................................................4 4.2 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不高..............................................................................4 第五章 电商的发展方向与未来............................................................................4
5.1 移动客户端......................................................................................................4 5.2 购物网络全球化..............................................................................................5 5.3 物流高效化......................................................................................................5
第一章 双十一历年发展情况
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主力军,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为配角的电商们的大力推广下,“双11”俨然已成为了全民公认的“消费节”。事实上,早在2009年,淘宝就率先发起了所谓的“1111购物狂欢节”,2009年11月11日淘宝网当天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次年,淘宝延续上一年的营销方式,在11日当天收获了9.36亿元的销售额。2011年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再次急剧飙升,达到了53亿元。直至2012年11月12日00:00,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促销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91亿元,业绩同比增速为292%,而淘宝为204%。“双十一”当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20.5万笔/分钟。(如图1.1)
图1.1
当然,与阿里巴巴一样,京东、国美等电商巨头同样得到了巨额增长,苏宁易购同比增幅达487%,国美交易额同比增长580%,虽然总额暂时不能与阿里巴巴相比,但是巨大的增幅同样值得重视与探讨。
“双十一”现象已成为营销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本文并不是要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阿里巴巴的营销手段的高明之处,而是试图运用经济学原理来简单分析“双十一”的成功之道。
第二章 双十一运用的促销理论
2.1 激励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因此,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利用节日做促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营销手段。元旦、中秋、国庆,只要是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各种的打折促销。但是,“双十一”促销之所以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节日促销都要成功,就是因为电商们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价格激励,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激励。
首先,11月11日最原始的意义是光棍节。而这一意义也被精通心理学的双“11”策划营销者们运用到了促销理念中。“光棍节,我们除了购物还能做什么”、“把谈恋爱的钱用来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不少单身的男女们并不只是单纯受到价格的吸引,更是被这样的惺惺相惜的言论给拉到了双“11”的购物大军中。
另外,大多数的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即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原本电商们就有一大群忠实的消费群体,即使没有所谓的“购物狂欢节”,他们也习惯了网上购物。平日常常要买的商品突然间铺天盖地地打起了折,这使得他们成为了最先受到激励的一批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周围很多原先并不了解这个活动,甚至几乎从不进行网上购物的人也不知不觉打开网页,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捡到便宜。
很多消费者在这种强有力的激励下会失去理性消费的约束,造成大量的过度消费。当然也更加渲染了“双11”全民购物热潮。
2.2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定理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使其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则是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那么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
双11日当天,很多网店的商品折扣低至五折、三折,我们也许会感到疑惑:他们真的能赚钱吗?还是不惜亏本也要随促销的大流?当运用需求价格弹性这一工具来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这场促销大战中,大部分卖家的收益是远远超过他们平日里的收益的。
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知,不同于大米、食盐这些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装首饰等的需求量往往极易受到价格的影响。当价格变动时,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将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即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而针对这些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采取适度的降价手段将有利于提升销量,增加收益。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衣服、饰品、化妆品、家具等购买决策易受价格影响的商品,也正是“双十一”当天折扣最凶的商品。
第三章 双十一电商的促销手段
3.1 抢占先机
在双十一来临之前,淘宝和天猫开展了一个活动——预销售,就是说在双十一之前的十几天开始,就已经有许多店铺在开始打折促销,并且在节日来临之
前,天猫商城的主页上就公布了许多知名品牌的打折促销预告,并经常进行店铺和商品促销信息的更新,让消费者们在其中进行选择。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即使当时不需要购买商品,也会去下意识的有“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这个想法,疯狂的广告宣传给这些消费者们制造了一种无形的期许和压力的感觉,很明显的结果就是在双十一当天凌晨刚过十四分钟,销售额就已经达到50亿。先机的把握让阿里巴巴赚了个盆满钵满。
3.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广告效应
网络媒介的发展使人们清晰的感受到了媒介那不可估量的力量,在“双十一”来临之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利用网络(微博、贴吧、论坛等)、户外(路边标语等)、电视上的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为自己提高人气和知名度,这种有目的地媒介宣传环境所产生的效果逐日累计,为“双十一”促销活动的到来铺好了路。当活动结束后,惊人的销售额又经过媒体的报道和统计分析,再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其细水长流的长期发展目的。
3.3 主题鲜明,引人注目
天猫商城营销主题为“不止五折”,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通过五折+ 红包+优惠券,也确实让消费者为之癫狂;京东商城主题“真、正、低”主打自己商城为正品联盟,也是直戳淘宝的软肋;国美与京东类似,主题为“真”站双11,意为真品、真快、真低,同样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没有理由拒绝电商们如此精心的策划,双11的热潮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第四章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4.1 “宅”现象的普遍
网购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这类群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宅”元素逐渐在年轻人中扩散,宅在家里或学校或公司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网购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消费方式,而双十一的促销活动正好提供了这类群体的消费或者说是储备(现在不需要,提前购买以备后期需要)的一个机会;逛街与实物的乐趣已经荡然无存,实体超市短期内确实不会被取代,但不能忽视网购的便捷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4.2 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普遍不高
消费者的收入决定了消费者的可支付购买力。当下国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低端收入的人群,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党,面对淘宝和天猫在“双十一”活动中的疯狂攻势消费者根本就无法理性的去面对,五折包邮、抢红包、赠送优惠券、限时秒杀、限时限量购买、一元秒杀、支付宝充值送钱、抽奖等一系列优惠活动都刺激着消费者去消费。对于想方设法想买到便宜商品的消费者,这种优惠是难以抵挡的。
第五章 电商的发展方向与未来
5.1 移动客户端
随时随地,想买就买,这应该就是移动客户端淘宝的真实写照,天猫双11无线端成交额243.3亿,占比交易总额42.6%,京东双11大促移动端占比超40%,移动端销售额占比加重,移动化特点突出,是今年双11的一大亮点。电商火拼主战场已逐渐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未来电商行业将在移动端布局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真正实现购物的便捷、随心所欲。
5.2 购物网络全球化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2014年双11首次明确提出“全球化”方向。天猫大促有220多个国家地区的3万多件海外商品参与销售,202个国家地区的用户达成交易,亚马逊中国携手30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开展活动,全球化为双11增添了新卖点,互联网的无地域限制特点,真正让电商实现了“消费者想要的,他都有”。
购物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间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在此无法说明,阿里巴巴的B2B,B2C模式会使得常规的国际间贸易产生多大变化。
5.3 物流高效化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菜鸟物流,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小名字大志向,其目标是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送达。依照马云的设想,如果智能骨干网成熟运作后,我国占GDP总值18%的物流费用将降至欧美发达国家12%左右,国家经济效益将得到整体提升。
内黄大枣产业发展状况摘要:地处中原地带的内黄县,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有着悠久历史的内黄大枣,以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产业经济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网络经济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网络经济是构架在因特网上的经济,其本质在于其联结性。网络经济的这种联结性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经营的运作方式,可以说联结性是网络经济的基石。同时联......
本科实验报告题目 论四川餐饮业在当前经 济发展形势下的转型学生姓名 肖俊教学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张淑英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学 号 201531100305经济学201......
产业经济学论文模板导语: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产业经济学论文模板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