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_中国乡村旅游发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8:27: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乡村旅游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1.1 双康时代下休闲旅游需求提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国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

日已有114天,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出游机会的增加。与此同

时,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进入“双康”旅游时代的概念,即“小康”+“健康”,在小康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旅游问

题,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1]。休闲与

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身

体机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层面上,还包括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思想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指标,人们

能够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心闲体静”、“心宽体健”的目的。

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具体就表现在旅游者期望通过参与旅游

活动得到身心的愉悦,对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也提

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休闲旅游的一种

重要形式能够满足旅游者利用短期假日得到愉悦身心,休闲

娱乐以及康体健身等多种功能需求,也正是广大旅游者的休

闲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和谐社会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国家领导人又做出了关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

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

乡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

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者认识到发展乡村

旅游的重大意义,国家旅游局将2007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

“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在2006中国乡村休闲旅

游高峰论坛上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

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能够凸显好山好水好资源,有利于营造农村旅游大环境,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

1.3 新农村建设为旅游业提供发展机遇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区

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桎梏,此次党中央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

工作以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与此同时,国家

旅游局适时提出了2006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使

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发

展乡村旅游是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表

现,是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抓住机遇,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农民增收、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

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创新解决湖北三农相关问题的有效途

径。一时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成为城镇居民节

假日主要的休闲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

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从乡村旅游经济中得到切实的好处,旅游者的休闲旅游活动也得到了丰富。结语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将一个典型区域的各种乡村旅

游发展现象进行全面的规律性的总结,以期对国内其他区域

乡村旅游发展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

处,首先对于乡村旅游模式的总结仅停留在国内研究文献,其

次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区域上的局限性,对于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具有普适性,第三对各种模式的提出

还没有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如各种模式的管理机制、经营策

略、盈利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关于中国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的研究并没有因为本文的结束而终止,它是一个在时间轴线上不断发展的研究议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中国乡村环境的改变,以及各个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中的特殊性,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3.[3] 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81-283.[4] 江林茜,张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

例[J].求实,2006,(1):244-245.[5] 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人文地理,2005,(3):84-87.[6] 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7] 罗明义.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J].旅游学刊,2005,(5):9.[8] 万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10-11.[9] 王瑞花,张兵,尹弘.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3):73-76.[10] 叶林红.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以南阳市卧龙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6,(10):56-59.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社会环境背景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也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发展经济成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实现......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项目背景: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乡村旅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本文总结了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困境,并以笔者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经......

下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