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房中医护理常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医骨科护理常规”。
骨科中医护理常规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种、病情合理安排病床。3.做好入院介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5.详细了解病史,观察患者全身及患肢情况,包括疼痛、肿胀、出血等,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肢指(趾)端的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运动状况。开放性骨折患者,应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多少,伤口大小,有无异物及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
6.进行必要的牵引、复位、固定术。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得到患者的配合。术后按各种牵引、固定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7.保持患者四肢关节摆放于功能位,防止畸形发生。
8.尽量减少患肢移动。移动患者时动作轻柔,扶托患肢时,必须双手同时扶托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
9.患肢疼痛可针刺合谷、外关等穴,或外敷止痛药物。疼痛剧烈且诊断明确者,按医嘱给予止痛剂。
10.饮食调养,骨伤科患者宜进高热量、高营养饮食,避免食用过量肉类。气滞血瘀者饮食宜清淡,待舌象正常、大便通畅后,再进清补食品,忌生冷、酸辣及发物。肝肾亏虚者宜进补益肝肾食品,如枸杞、山药、蘑菇等。忌辛辣香燥之品,戒烟酒。
11.指导患者尽早功能锻炼,防止发生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1.做好出院康复指导。
上肢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2)3)4)受伤史、暴力性质。
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协助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如出现皮肤温度下降、皮肤颜色变深、动脉搏动减弱、麻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被动活动手指引起剧烈疼痛,要警惕发生骨筋膜综合症。应立即去除一切外固定及敷料,必要时切开减压。
4)疼痛护理
伤肢疼痛,可针刺合谷、外关等穴,必要时可酌情用镇痛药。外固定过紧引起的疼痛,放松后即可缓解。过松导致骨折端移位引起的疼痛,应重新复位后再固定
5)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待病情稳定后,舌苔转正常后,多食滋补肝肾之食品,如:瘦猪肉、猪肝、羊肾、猪肾等。骨折早期可遵医嘱给予七厘散、跌打丸、三七片等。骨折中、后期根据骨折部位、程度、类型和并发症不同,可遵医嘱服强骨胶囊、接骨片等。
6)情志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反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
临证(症)施护
a)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b)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c)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
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d)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4)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使脊柱旋转,扭曲。定时翻身,预防褥疮。b)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
3)饮食护理
早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昏迷者给予鼻饲饮食。根据身体情况选用平补、清补、温补等食品。多食新鲜蔬果,少食甜食,忌食辛辣、香燥苦涩类食物。
4)临证施护
a)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排痰,进行有效拍背。如痰液不易咳出,应给予祛痰治疗,雾化吸入及吸痰。
b)合并尿储留,按癃闭护理常规。对留置导尿者应定时开放尿管,防止上行感染。c)便秘者,可按摩腹部或遵医嘱服用缓泻药或肥皂水灌肠,以助排便。
3.健康指导
1)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2)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下肢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2)3)4)5)2.受伤史,暴力性质。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护理要点 1)2)3)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协助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被动活动足趾时的反应,如出现皮肤温度下降、皮肤颜色变深、动脉搏动减弱、麻木、被动活动足趾引起剧烈疼痛,要警惕发生骨筋膜综合症。应立即去除一切外固定及敷料,必要时切开减压。
4)疼痛护理
伤肢疼痛,可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内庭等穴,必要时可酌情用镇痛药。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
5)饮食护理
提供合理饮食,增加患者食欲,多食蔬果,多饮水,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及便秘。骨折中后期,可适当给予药膳辅助治疗,在肉料式汤中放入党参、山药、莲子、枸杞、核桃等以健脾、补肾、壮骨。
6)情志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反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7)临证(症)施护
a)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b)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c)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3.健康指导
1】 注意安全,防止再次骨折发生。
2】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窗体底端 颈椎病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1发病史、诱因.1.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情况.1.3评估颈部功能、肢体感觉和肌力情况 1.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1.5 X线、CT等检查结果.2.护理要点
2.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注意观察患者颈肩疼痛、眩晕、心悸、上肢麻木等,有无神经、脊髓、动脉的压迫症状。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处理。2.3疼痛护理
1】颈肩疼痛,可选肩髃、肩髎、肩贞等穴位进行针刺、艾灸或推拿,按摩颈项及肩背部,点按风池、肩中、外关等穴,注意保暖。肢体麻木者,给予颌枕带牵引,若有头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减轻重量及停止。
2】 中药熏洗和中药热敷的应用。
2.4 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丰富,适当多食羊肉,海参等温性食物,忌厚味生冷寒凉性食品,禁烟酒。饮食有节,不宜过饱或过饥。2.5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给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2.6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调护,患者常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刺激,而扰乱气血和脏腑功能,导致阴阳失调。故应做好精神护理,多加安慰体贴,使其心情愉快、情志安宁,配合治疗。2.7 临证施护
1】病室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噪音,光线宜柔和,保证充足的睡眠。2】 3】 颈下垫一软枕,选择仰卧或侧卧位,以舒适为宜,忌用高枕
眩晕严重时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尽量避免旋转,弯腰等动作,以防跌倒。
3.健康指导
指导功能锻炼,加强上肢运动,两手做捏皮球和拧毛巾以及手指的多种动作。颈部活动应前俯后仰、左右旋转,以促进血脉畅通预防废用性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1发病史、诱因.1.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情况.1.3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1.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1.5 X线、CT等检查结果.2.护理要点
2.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行动困难以及有无全身症状。观察局部及下肢运动,感觉及排尿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3给药护理
给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2.4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果,多饮水,每日按摩腹部,以助脏腑功能。待二便调畅后,逐步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滋补肝肾之食物。2.5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调护,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宁静不躁,静心调养。2.6临证施护
1】非手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周,局部热敷以及中药熏洗。针刺阿是穴、环跳、阳陵泉、悬钟等用泻法,隔日一次,冬天用温针法。还可行腰椎电动牵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下地活动时戴护腰。
2】需手术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术后平卧24小时,不要翻身,以压迫伤口,帮助止血。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术后2周指导患者锻炼背肌。做背伸动作和直腿抬高练习,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3.健康指导 1】宜睡硬板床。
2】注意腰背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3】进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力量。
外伤性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1.2 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
1.3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1.4 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
2.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病情观察、搬运方法及翻身方法见脊柱骨折护理常规。2.3用药护理
给予活血化瘀通络、补益气血、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的疗法。应用中药包括有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人参、肉桂、黄芪、丹皮。2.4饮食护理
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蔬果,忌生冷油腻之品。防止损伤脾胃,脾胃生化乏源,正气不足,不利于疾病康复。2.5情志护理
患者正气已伤,易忧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可导致心肝功能失调而促使病情加重。要劝导安慰,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消除不良刺激,有利于机体恢复。2.6 临证施护
1】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3】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压排尿。
4】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便秘时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蔬果,定时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
3.健康指导
1】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上肢、下肢的主动活动,如引体向上,徒手操等。2】用软枕垫双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3】对不能活动的下肢需行被动锻炼,给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等。4】预防意外损伤,如烫伤、冻伤、坠床等。
骨质疏松症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1年龄、发病史。
1.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1.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1.4 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
2.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2 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认真观察患者疼痛改善与否、肿胀消退及功能恢复情况。2.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吃含钙、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芝麻、豆制品等 2.4 给药护理
给予益肾填精、强筋壮骨、健脾益肾等疗法。应用中药包括熟地、枸杞、龟板胶、白术、甘草、当归、人参等。2.5 情志护理
要求护士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然后耐心解释使患者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追求,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6临证施护
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和中药热敷治疗,避免皮肤烫伤,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袭 3 健康教育
3.1卧硬板床休息,不可久坐久立。
3.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饮浓茶、咖啡等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3.3加强体育锻炼,要掌握循序渐进原则。采用低运动量、长时间的活动,缓解身体的不适。
3.4多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
膝骨性关节炎病人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 1.1发病史、诱因.1.2疼痛时间、活动程度、体重等情况.1.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1.4 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
2.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2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2.3情志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适当的心理措施。保持心情舒畅,气血调和。2.4给药护理:
发作期应遵医嘱服从消炎镇痛药,尽量饭后服用。局部可以用红花油擦剂、扶他林乳剂等治疗。若疼痛明显,可做封闭治疗,还可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5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吃含钙、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芝麻、豆制品等。忌食辛辣、肥甘、生冷、过甜、过咸之品及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2.6临证施护
1】症状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2】体疗护理: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关节软骨营养,增强关节周围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但要适度,不可引起疲劳。
3】物理治疗:采用适当理疗、针灸、按摩、中药熏洗、热敷等有一定的效果。3.健康教育
多晒太阳,注意天气变化,预防寒湿的侵入,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防止过度疲
劳。
目 录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外伤性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症病人护理常规 膝骨性关节炎病人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颈椎病病人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三、入院介......
骨科病房护理【关键词】骨科病房;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患者多,大多因突发事故、车祸等原......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视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等,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实施适当、安全的护理措施,并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2、根据病情正......
1、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2、除急诊手术禁食禁饮外,其他患者给予高钙、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3、病人卧硬板床,必要时加气垫。除骨筋膜室综......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执行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