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_七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8:21: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六课 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明确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3.知道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能力目标

1.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2.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教学重点

在合作、分享、尊重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

处理好与老师“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师生交往中的事例。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好,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走进老师。如果从幼儿园算起,我们与老师交往已经有九年的时间。在与老师交往中,老师都扮演者怎样的角色?打开ppt

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在图中四个场景中老师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通过刚才的经验分享我们来学习课文

一:教学相长

1.教学相长的含义

研读教材第6 6页正文第一段.

思考问题:

1.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什么? 同位同学讨论一下,推选一名同学回答。

2..教学相长对于我们和老师意味着什么?

问题提示: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阅读阅读感悟和正文最后一段回答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去做?

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1.阅读教材第6 7页“探究与分享”同位同学讨论一下并推选一名同学回答。

①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 师的批评?

②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问题提示:

①语文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数学的批评也是正确的,小奇应该认识到数学课上的错误行为。

②处理好发展特长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向数学老师承认错误。通过刚才的活动探究我们知道了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研读教材第6 7页正文。

3.思考问题同排同学讨论并推选一名同学回答。

①为什么要认真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②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分别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作用?

③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批评?

问题提示:

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 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 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老师的表扬要谦虚,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阅读阅读感悟了解快马扬鞭这个成语的来历。

二:亦师亦友

研读教材第6 8页正文第一段讨论回答。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问题提示: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阅读教材第6 8页“探究与分享”同排同学议一议:(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研读教材第6 8页正文第二段。

讨论:

①什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③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尊重老师当成我们的基本道德修养?

相关链接:从毛泽东敬重徐特立和习近平敬重北京师范大学老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1.尊师重道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也”。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不辞辛劳,不求报偿,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像尊敬父母一样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师重道,他就不会去尊敬父母、朋友和同学,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就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2.尊师重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尊师重道的本质是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因此,提倡尊师重道,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敬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从而引导人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当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包括尊师重道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可见,尊师重道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阅读方法与技能: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大家与老师发生过碰撞或不愉快的事吗?请回答。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阅读69页最后一段讨论:1老师在我们成长的作用是什么?(知识学习的指导者,精神 成长的引路人。)

2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因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课堂小结:师生一起回忆:

一. 教学相长(新型的师生关系)二. 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当堂巩固

1.教学相长,从学生的角度看(B)(1)具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成果。(4)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

A(1)(2)(3)(4)

B(1)(2)(3)C(2)(3)(4)

D(1)(3)(4)

2.下列行为中属于不尊重老师的是(A)(1)上课偷看课外书(2)课堂上睡觉

(3)上课铃响后,同学们慢悠悠地走进教室。(4)背后议论老师的缺点。

A(1)(2)(3)(4)

B(1)(2)(3)C(2)(3)(4)

D(1)(3)(4)3.作为学生我们要尊重老师,最重要的是(C)A主动与老师沟通与交往。B对老师有礼貌 C尊重老师的劳动

D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

4.当自己被老师错怪时怎么办?(B)(1)要求自己冷静,避免冲突(2)请同学代自己向老师解释清楚。(3)谅解老师的误解。(4)当面和老师辩清楚。

A(1)(2)(3)(4)B(1)(2)(3)C(2)(3)(4)

D(1)(3)(4)拓展空间

请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描述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6.2 师生交往 教案

6.2 师生交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教学相长中学生的正确态度。学会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关系的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与老师交往,提高处理师生关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3.情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 师生交往 教案

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详细教案知识目标: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能力目标: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掌握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两个概念。、学生通过阅读一些小故事,能从中学习到与老师正确地进行沟通,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两个概念教学难点:将......

下载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