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高官称“日本挨原子弹是报应” 日方抗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以色列高官称“日本挨原子弹是报应” 日方抗议
2013年08月16日 16:19来源:国际在线
原标题:以色列高官:日本被投放原子弹是报应
国际在线专稿 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16日报道,针对日本近日在广岛和长崎举行的原子弹爆炸纪念仪式,一名以色列政府高官在自己的“脸谱”上写道“自以为是让人厌烦,广岛长崎(被投放原子弹)是日本侵略行为的报应”。针对以上言论,日本大使馆向以色列外交部门提出了抗议。
这位高官为曾任以色列公共外交与大流散部官员的丹尼尔·西曼。他还写道:“日本应该悼念那些死于帝国主义和大屠杀之下的中国人、韩国人和菲律宾人等”。目前这些内容已经被删除。以色列曾计划起用丹尼尔·西曼担任总理府网络宣传战略负责人,但目前他正在接受停职处分。以色列政府表示丹尼尔·西曼的发言不代表政府立场。
韩媒“核爆天谴论”惹恼日本
2013年05月24日 00:00来源:北京青年报
把广岛和长崎在二战末期遭美国原子弹轰炸称为“报应”???
韩国《中央日报》文章说,日本遭核爆,或许是日本731部队拿活人做实验的报应。而引发作者批判的原因,恰是安倍晋三不久前钻入编号731的军用飞机微笑示意。
韩国主要媒体《中央日报》一篇专栏文章把日本城市广岛和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遭美国原子弹轰炸称为“天谴”,23日招致日本政府抗议。
《安倍试探上天的报复》
《中央日报》韩文版和英文版20日刊登专栏文章,题为《安倍试探上天的报复》,作者金镇(音译)是这家韩国大报的社论撰稿人之一。
文章说,“上天经常借人类之手惩罚人类的邪恶行为”,正如英国和美国1945年2月地毯式轰炸德国军事工业重镇德累斯顿是惩罚纳粹在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美国轰炸东京、用原子弹袭击广岛和长崎,是替遭受日本军国主义涂炭的亚洲人复仇。
文章着重指出,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拿活人做细菌战实验,把受害者称为“原木”,残害至少3000人,受害者来自中国、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等地。文章说,“或许是„原木‟的哭喊上达天庭”,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落下,日本平民像“原木”、像南京大屠杀遇害者、像纳粹毒气室中的犹太人那样在痛苦中死去,超过20万人死于原子弹爆炸或核辐射。
“永远不会原谅这种言论”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韩国《中央日报》这篇文章的表达“着实荒谬”,日方“强烈抗议”。这名日本政府发言人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我们永远不会原谅这种言论。”
日本在广岛、长崎建有原子弹爆炸纪念馆,每年8月举行核爆周年纪念,邀请外宾参加,向世界强调日本是原子弹爆炸唯一受害者。
这一身份给日本参与国际核裁军事业提供道义高地,为日本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日本关于核爆的展览、教育和宣传经常突出“受害者”角色,却有意无意地淡化日本侵略亚洲邻国的“加害者”角色,使年轻一代日本人容易忽视日本为什么遭原子弹轰炸。
安倍钻入731号军机微笑
《中央日报》刊登那篇专栏文章,正值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右翼政客频频就历史问题大放厥词、挑战国际共识和人类良知之时。文章说,“上天惩罚”的结果非常不同:德国“重生为自由和进步的国度”,日本却拒绝正视“过去的罪行”。
文章尤其提到,首相安倍上月12日身穿飞行服,坐在一架编号731的日本自卫队教练机中,面带微笑,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文章质问,难道“他不理解与这个数字相关联的血泪吗?”
文/胡若愚(新华社特稿)
美著名导演斯通呼吁日本认真反省历史 向中国道歉
2013年08月16日 08:12来源:解放军报
据新华社东京8月15日电(记者郭一娜)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近日在日本广岛、东京、冲绳等地发表言论,呼吁日本政府认真反省历史,向中国诚恳道歉。
斯通6日在广岛参加原子弹爆炸纪念仪式后表示,这一仪式具有讽刺意味。日本民族主义重新复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其支持者对二战、中国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胡说八道。虽然安倍在讲话中谈到和平以及弃核,但了解历史的人都不会相信他的话。斯通认为,德国和日本同为二战战败国,德国在战后进行深刻反省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但日本却没有这样做。斯通12日在东京举行的演讲中,再次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进行了批评。他说,日本历届领导人虽对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表示反省和遗憾,但与此同时却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因此邻国对日本反省战争的意图产生怀疑。斯通呼吁,日本要面对过去的错误,对战时杀害中国人进行道歉,“日本只有更加坦诚地道歉,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为活跃”。
他强调,日本要修改与周边国家敌对的民族主义政策,应该与中国构筑情感的纽带。出生于1946年的斯通是好莱坞知名导演,执导的影片多次获奥斯卡奖。他参加过越战,拍摄过《野战排》等揭露战争扭曲人性的影片。
美著名导演批日本政府:无视历史 不值得信任
2013年08月14日 08:55来源:人民网
央视截图
原标题:美著名导演批日本政府:无视历史 不值得信任
人民网8月14日讯 据央视报道,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日前在出席广岛遭原子弹轰炸68周年纪念时向日本民众发表演讲。他批评日本政府无视历史,没有对二战的反思,因此不值得信任。
在演讲中,奥利弗·斯通说道,“在广岛纪念仪式上,安倍首相等就和平与核武器发表了讲话,可我不相信他。凡是了解历史的人也都不会认同他”。
奥利弗·斯通认为,德国和日本同为二战战败国,但二战以后,德国进行了反省,政治家们也向受害者郑重道歉。多年来,德国一直成为欧洲倡导和平的主要力量,他发出质问,“日本为什么不是这样”。“我要问你们这个问题?为什么?经历了惨痛教训的德国,他们是怎么做的,这样又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德国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但日本却不是。”
日本广岛每年都举行活动,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中的死难者。但近年来,部分日本政客借助纪念活动的机会,片面强调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到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却只字不提正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负隅顽抗才遭受到原子弹袭击的历史背景。
奥利弗·斯通是美国著名导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等奖项,拍摄过《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刺杀肯尼迪》等电影。他的很多电影使用了政治题材,一向以富于反思精神、善于独立思考而著称。
德媒说日本无视二战历史是钓鱼岛问题争端之源
2012年09月23日 18:00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德媒说日本无视二战历史是钓鱼岛问题争端之源
新华网柏林9月23日电(记者刘向)德国《德意志电台》22日播发署名文章说,日本如果不以批判性的态度对待其二战侵略史,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议就无法得到解决。
文章说,与德国一样,日本在二战中是侵略者。然而,日本至今没能清理这段沉重的历史。如果日本不能深入和批判性地审视过去,日本就无法解决领土争端。
文章说,仔细观察日本与中国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议,以及日本与韩国围绕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的领土争端,可以看出,“日方对战争历史缺乏清理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文章说:中国国内的反日浪潮在“九一八”纪念日达到高峰。日本军队1931年制造了这起事件,随后在整个中国制造了一系列暴行。然而,日本国内一部分人至今否定这一事实,教科书上也鲜有提及。
文章说,日本的官方立场说明了日本政府偏离了现实政治考量。
安倍悼念二战阵亡者 致辞首次未提及“永不再战”
2013年08月15日 13:02来源:凤凰卫视
凤凰记者李淼微博截图
8月15号是日本的“战败纪念日”,日本政府在15号,举行追悼仪式。
追悼仪式在日本武道馆举行,以悼念在二战中死去的日本民众。日皇明仁和皇后、全国战殁者遗属4000多人和各界代表出席了仪式。
首相安倍晋三在会上致辞说,将尽全力为世界永久和平做出贡献,实现让众人心灵富足生活的世界,他又说,将会谦虚面对历史,铭记应当汲取的教训,但言辞中没有提及日本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
1994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以来的历任首相均在致辞中提及日本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并表示反省。另外,当局呼吁日本民众在15号中午默哀悼念。
凤凰卫视 综合报道
环球网报道(题:日本首相8•15首次未发表“永不再战誓言”)据俄罗斯之声8月15日报道,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纪念日讲话中从1994年以来首次没有发表“永不再战誓言”。报道称,此前日本所有首相在过去19年间都在讲话中发表了这一誓言。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没有提及日本军事侵略亚洲国家所负责任,也没有对此进行道歉,这些都是过去日本首相在类似活动中讲话的一部分。
加藤嘉一:日本人讨论二战基本不提中国 顶多提美国
2013年08月16日 16:14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加藤嘉一谈靖国神社:关乎日本人如何找到灵魂
人民网8月16日讯 8月13日,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在某网站发表题为“靖国神社,一座非典型的日本神社”的文章。他认为,“靖国问题”不仅涉及到日本政府和国民如何看待“战争责任”的问题,还涉及到生存在全球化时代的日本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灵魂与位置的核心问题。
“靖国问题”关系重大
谈到10年前第一次参观靖国神社的感受,加藤表示,那是“一次微妙的冲击”。他写道:“我从未在神社里见过那么多人,小时候在家乡伊豆半岛去过的神社都是安静的,除非是在新年或节日。靖国神社里虽然人多却并不嘈杂。相反地,那里平静得让人感到严肃,甚至神秘、恐怖。”
看到神社内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他“才第一次体会到靖国神社与一般神社不同”,那里与他“从小熟悉的”、“让人产生安全感”的神社空间迥然不同。
加藤认为,如今“靖国问题”成为外交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是“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于否认战争,美化战争”。在他看来,“靖国问题”不仅涉及到日本政府和国民如何看待“战争责任”的问题,还涉及到生存在全球化时代的日本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灵魂与位置的核心问题。
在文中,加藤引述了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靖国问题》一书中对于解决“靖国问题”的一些设想,如“彻底实施政教分离,在名义与实际双层意义上废止作为„国家机关‟的靖国神社,并割断国家与神社之间的连结,包括终止首相与天皇的参拜”。加藤认为,二战已经过去68年了,“靖国问题”不但远远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连如何解决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途径与清晰的框架,日本政府应该从“政教分离”的宪政角度尝试解决之道。
日本国民的二战观
近年来,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日本政治家对历史问题“失言”不断。加藤认为,这并非偶然,自二战结束至今,日本国民的历史观仍然没有达成一个整体共识,对于“底线”的摸索,日本社会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藤说,在每年的8·15日本战败纪念日,整个日本社会都会进入“反思战争”的状态,不过,这种反思的意涵是复杂的。“首先,这种反思仍是在向为战争而死亡的同胞表示追悼;其次,它从„为什么发动了那场战争?‟的角度思考战争责任;再次,是呼吁本着对二战的反思坚持反战与和平的立场;最后,这种反思意味着在坚持和平国家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对于二战,加藤说,普通的日本民众讨论的最多的是“迫使国民陷入那场战争的当权者”,“至于日本人以外的人,顶多提到美国”,但基本从来没有提到过“中国”两个字。
日本挨原子弹的教训是军人不可干政今年是日本投降七十周年;今年8月6日,也是美国在广岛投掷原子弹七十周年。当天,广岛举行了盛大悼亡仪式。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包括二战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