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审题分析”。
记叙文的审题与扣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记叙文审题扣题的方法。
2.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听课中明确技法,在训练中掌握技法。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审题扣题的方法。教学难点:1.准确审题;2.正确扣题。教学过程:
审题
一、导入: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历史故事:宋朝时绘画风盛行,宫廷里多是通过考试绘画来选拔优秀画家。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的诗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考生们绞尽脑汁,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着意画深山的,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着意画古寺的,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等。然而宋子房认为这些画都很平庸,不足取。因为关键的“藏”字并没有从画面上表现出来。“藏”又如何表现呢?最后有一幅画中选,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绘画,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考生真正抓住了“题眼”(集中地传达出旨趣的关键性词句)——“藏”字,审题审得好。
二、记叙文审题指导
记叙文是考生最为熟悉的文体,但也往往是难以得到高分的一种文体。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什么——审题内容 1.审提示语或材料
每一篇作文的命题者都要对作文写一段提示语,或提供一些具体的材料,如事例或故事,名言或警句,情境或图表等。我们要透过提示语或材料,从中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启示,得到本质的、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这些构思作文。来看2005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里的提示语,从不同的方面对作文做了提示:
①写作的范围——个人的成长、校园的活动、家庭的欢乐、社区家乡的建设等。②写作的重点——“充满活力”,要抓住这一关键词,突出“活力”所在。2.审题目与文体
要明白这篇作文的题目要求是什么,命题,半命题,自己拟题?在审题目的同时,也要审文体。要明白这篇作文是写什么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如果是选题作文,自己应当思考,哪个题目你更有话可说,写起来更拿手。一旦选择好了,就要专注于这个题目的写作,决不能半途而废再另起炉灶。3.审要求和注意点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题常见的限制性要求有如下几类:
一是文体限制,比如“除诗歌外”就明确将诗歌体裁拒之门外。
二是字数限制,比如常见的要求“不少于600字”,我们得从考试时间出发,做好写600字以上文章的准备。
三是内容限制,比如“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等都可以归为内容方面的要求。
四是文面限制,比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五是名称限制,主要是要回避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以确保阅卷公正。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色限制,比如半命题作文填题给出了指定的选项,要求填写完整,等等。上述各类限制,需要我们在构思、写作中准确把握,牢记在心,通盘考虑,小心地绕过“雷区”,顺利到达指定的写作舞台上一展风姿。4.审备用的材料
我们在写作前都有自己的素材成竹在胸。要对照前三步的审题,确定自己准备选用的材料。对这些材料也要审理一番,是不是扣题,是不是新颖,是不是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2004年江苏省盐城市的一道中考作文题: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当时许多人审题出现问题,如写“读书让我陶醉”,“体育让我陶醉”等。这些同学写作的材料与作文的要求不相符合。这里是要求写景的,并且是写自然的景物。要从这个要求出发去选择材料。所以,我们要审审自己选用的材料与题目的联系,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材料与观点一致,否则就会偏题离题。
(二)怎样审——审题技巧
1.总体认知法
即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都仔细地推敲、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完整地把握文体的要求。
题目中的词语,有时用的是基本义,有时使用的是引申义,有时用的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在审题时必须加以辨析。例如,《父辈》(1994上海题)这个题目,要求写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一个人,而是与父亲同一辈份的几个人,一批人。但有不少考生由于对标题的文字理解片面或理解错误而写成了“父亲”。
2.捕捉题眼法
抓题眼(题眼即文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或字眼)是作文审题中的关键步骤。一般说来,独词题,题眼即文题本身。偏正短语的文题,修饰、限制语即是题眼;主谓短语的文题,谓语即是题眼;并列短语的文题,并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辩证关系等)即是题眼
请你来找题眼。
《老师终于笑了》
是题眼;《这也是课堂》
是题眼;《人生处处有考场》
是题眼;《我最爱这里的风景》
是题眼。
3.题意引申法
有些作文题目,如“路”、“落叶”、“浪花”、“春色”等,往往含有一定的比喻、象征意义。审这类题目,除了对字面本身的理解,还要从它们可能具有的比喻、象征意义着眼。
请你审读下列文题,并将你的分析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脚印》由人的脚印联想到人的成长、进步过程,这才算把握住《脚印》题目的内涵。《提篮春光看妈妈》我们知道“春光”是没有办法用篮子去“提”的,其实“提篮春光看妈妈”要表达的意思是:给妈妈带去温暖与关爱。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2007年南京中考作文)关键是点明“钥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可以说“钥匙”是指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写“找到了快乐的钥匙”,“找到了与父母、同学、老师等沟通的钥匙”,“找到了克服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某个困难的钥匙”等等。
扣题
一、写透题眼
认真审题是第一步,努力扣题是第二步。扣题也有很多讲究。在中考作文评分体系中,扣题依紧密程度分为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不合题意四个等级。最完美、最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切合题意,即扣题一步到位,文章内容与题意完全符合。怎样做到切合题意呢?写透题眼是最好的扣题方法。当然,写透题眼的同时,对题目中的其他词语也不能出错。
什么叫写透了题眼?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题眼所指示的意思在作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令人信服的表现。如果要写《柳,我的最爱》这篇命题作文,怎么扣题?通过审题发现,“最”在这里成了题眼。副词“最”表示“在与同类事物比较中达到顶点”,或是“情绪、评价、印象、态度达到极点”等。命题中用“最”对我们审题构思有什么影响呢?除了写你的“最爱”外,还必须旁及其他同类所爱之物,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写《柳,我的最爱》,开篇就旁及其他植物:“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却是被人们称作„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比较完美地达到了“切合题意”标准。这就是写透了题眼。
再如命题作文“其实门开着”,题眼是“其实”。“其实”指什么?有什么语法意义?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头脑库存信息,得出下列认识:“其实”一词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例如:“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其实不然。”明白了这一点,你在构思时就必须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才能够通过“其实”转折,过渡到“其实”。有的考生把“其实”一词看成可有可无,设计了下列情节: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同学都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看后人们自然要问:你在开启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挫折?有没有犹豫动摇?有没有灰心丧气?这一切都没有显示,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何来“其实”?由于题眼基本没写透,题意就偏离大半了。
二、文面扣题
真正写透题眼需要很多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时也需要机遇和状态。这种完美的扣题在考场上可遇不可求,对于很多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写透题眼只是一种理想和追求。那么,有没有一些便于操作的小技巧,让大多数学生来达到扣题目标呢?这里,我推荐“文面扣题法”,它的基本理念是在文章显眼位置不断呼应标题或题眼,强迫自己在行文时靠近标题。文面扣题法是一种形式上、技巧上的扣题,它的效果有限,远远不及写透题眼法的“切合题意”境界。但运用得当,还是能达到“符合题意”标准,同时也给阅卷老师“扣题”印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开头扣题。如以“理解”为标题作文,我们可用“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是一种责任”、“理解是沟通的桥梁”之类的话开头,以便扣题。
以小标题扣题。如以“责任”为标题作文,我们可以设置“父母的责任”、“自己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之类的几个小标题,然后,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小标题所限定的内容来写,就可扣题。
用中心句扣题。如以“幸福”为标题作文,我们可以围绕“幸福”拟定“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幸福需要自己创造”、“幸福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这样的中心句,然后,根据所写的内容将其适时穿插在文章中间,不断点明题意,就可扣题。
结尾扣题。如以“生活之美”为标题作文,我们在作文结尾部分用“总之,生活是一个美丽的百花园,有盛开的玫瑰,有怒放的秋菊,有傲雪的腊梅”、“美哉,生活”、“自然有四季之美,生活有别样之美”之类的句子结尾,自然会扣题。
当然,如果学生能把写透题眼法和文面扣题法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烂熟于心,驾轻就熟,那么扣题的水平就大大提升了,文章想不扣题都难。
审题:察“言”立“意”审题:察“言”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
首先是审题。作文的审题要分几个层面。⒈审题意。审题,目的是定主旨,在审题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审清题意,防止偏题,抛开表面的东西,弄清楚深层的东西。也就是审清楚出题人的意图。......
辩论中的审题辩论的题目具有两难的特征,即任何一方的立场都不能完全成立,都有不尽完善之处。因而,双方所维护的是不同的理想价值。事实上,那些引起广泛争论的辩题多半具有两难的......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教案作文的首要条件是内容切合题意。要做到“切合题意”,就应在审题上苦心经营。作文的范围、角度、中心、材料、文体、表达,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与审题不准......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它是介于旧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人给出供写作的材料(一首小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