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 自主学习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主学习作业”。
题目:
专业: 姓名: 学号: 责任教师: 评价: 正文:
目录:组织学 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原则 预防
阑尾在于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盲肠内后壁附着的一个细长而弯曲的盲管,长约5-8cm,直径约0.5-0.8cm,其基底部在盲肠内后侧,回盲瓣下方约2.5cm处,是盲肠三条结肠带的汇集处,并延续为阑尾纵肌。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表示。手术中常以此做为寻找阑尾的标志。由于腹膜包绕阑尾所形成的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故阑尾形态弯曲,状似蚯蚓,亦名“蚓突”。另外,阑尾借三角形系膜与小肠系膜相连。阑尾基底相对固定,而体及尖部则较游离(有时阑尾体、尖部可部分固定于腹膜后),可指向各个方向。因此,阑尾的位置变化很大,比任何其他器官的位置变化都要大。其在腹腔内的位置,取决于盲肠的位置和形态。
在阑尾系膜游离缘内有阑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走行。阑尾的血来自阑尾动脉,它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它为一终末血管,一般无交通支,阑尾静脉经右结肠静脉回流入门静脉系;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相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功能。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故成人切除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故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
阑尾的管壁结构与其他的消化管相似,管腔小而不规则,肠腺短而小,无绒毛。上皮、固有层及肠腺的结构与大肠相似,但杯状细胞甚少。固有层内淋巴组织极其丰富,形成集合淋巴小结,可见生发中心,大量的淋巴小结可连续成层,并突入黏膜下层,致使黏膜肌层不完整,组织结构类似扁桃体,故有“肠扁桃”之称。肌层很薄,外覆浆膜。在观察标本—— 阑尾横切片(H.E染色)时,通过肉眼观察,可以看到阑尾的横切面为管状,腔较小,同时可见内容物填充。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腔面无绒毛,无皱襞。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1)粘膜:分为三层。①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含杯状细胞较多,上皮常脱落不完整。② 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含肠腺较少,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发达,常突破粘膜肌与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相连。③ 粘膜肌层:较薄,粘膜肌层常常不完整。(2)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3)肌层:较薄,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4)外膜:为浆膜。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呕吐伴有体温升高及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升高。根据病程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在病理学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代表着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阑尾粘膜可能有小溃疡和出血点,腹腔内少量炎性渗出。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白细胞浸润,以粘膜和粘膜下层最显著。阑尾周围脏器和组织炎症尚不明显。2.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阑尾粘膜面溃疡增大,腔内积脓,壁内也有小脓肿形成。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发炎的阑尾被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限制了炎症的发展。3.急性穿孔性(坏疽性)阑尾炎:
阑尾壁的全部或一部分全层坏死,浆膜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能已穿孔。穿孔的部位大多在血运较差的远端部分,也可在粪石直接压迫的局部,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蔓性膜炎。此时,阑尾粘膜大部已溃烂,腔内脓液呈血性。阑尾周围脓肿。当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包裹粘连,出现炎性肿块。腹膜炎局限在右下腹部时,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慢性阑尾炎,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1、原发性慢性阑尾炎,其特点为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病初无急性发作史,病程中也无反复急性发作的现象。
2、继发性慢性阑尾炎,特点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或自行缓解,其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
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二个主要因素。由于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管腔狭小,故易潴留来自肠腔的粪便及细菌。阑尾壁富于神经装置(如肌神经丛等),阑尾根部并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故受刺激时易于收缩使管腔更为狭窄。阑尾动脉为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是一条终动脉,故因刺激发生挛缩或有阻塞时,常招致阑尾的缺血甚至坏死。阑尾炎因细菌感染引起,但无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阑尾腔内能找到大肠杆菌、肠球菌及链球菌等,但必须在阑尾粘膜发生损害之后,这些细菌才能侵入引起阑尾炎。阑尾腔可因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种刺激引起阑尾痉挛,引起阑尾壁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粘膜损害,有利于细菌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诊断慢性阑尾炎并不容易,其确诊必须首先排除一切可以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的疾病。阑尾炎的诊断,可以根据病人持续性右下腹痛,可阵发性加剧,伴麦氏点压痛,部分病人可有反跳痛的特点首先判别。急性阑尾炎患者取仰卧位时,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取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患者取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点:病情发展较快而且严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和呕吐。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但有局部明显压痛和肌紧张。穿孔率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对曾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以后症状体征比较明显的反复(间歇)发作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无急性阑尾炎发作史的慢性(梗阻性)阑尾炎,钡灌肠检查帮助较大。另外,还根据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这也是阑尾炎的诊断依据。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
阑尾炎的诊断
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不能作为常规考虑)。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 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
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弥漫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多次和有对比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必要的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 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并能排队阑尾以外的其它脏器的疾病。
4.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阑尾炎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据估计,每一千个居民中每年将有一人会发生急性阑尾炎。一般综合医院统计,急性阑尾炎的住院病人约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总数的10-15%,仍是外科急腹症的首位。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出生的新生儿到80-90岁的高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30岁年龄组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性别方面,一般男性发病较女性为高,男∶女=2~3∶1。有统计表明,在青春期以前两性发病率相等,成年后男性发病率有所下降。阑尾炎发病与职业、地区和季节有关。
阑尾炎的治疗原则,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首次发病时,症状体征较轻,发病缓慢,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手术,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可行阑尾切除术。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发病急,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并且比较剧烈,右下 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严重,伴有寒颤高热39℃以上,白细胞计数15*109以上,中性白细胞0.90(90%)以上的病人,应及早施行手术。3.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当疼痛和体征明显,触痛及腹肌紧张范围广,体温39.5℃左右,白细胞计数2万以上,中性白细胞0.95(95%)时,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积极抗感染治疗。4.阑尾周围脓肿或局限性腹膜炎:发病后48小时以上,右下腹可触及包块,有局限性腹膜炎,中毒症状不明显,估计切除阑尾的可能性不大,采用内科疗法,如禁食、输液、抗 生素加灭滴灵静脉输注,促使局限性炎症吸收消散。待3个月后施行手术,切除阑尾,以防 复发。若内科治疗过程中,患者腹痛加重,体温升高,腹部包块增大,须行脓肿切开引流。5.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症状体征典型,而且以往有过类似发作史,应做阑尾切除术。1.急性阑尾炎
(1)非手术治疗 可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旦炎症吸收消退,阑尾能恢复正常。当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但因患者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延缓手术。若急性阑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肿块,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炎性肿块吸收,再考虑择期阑尾切除。患者应卧床休息、禁食,给予水、电解质和热量的静脉输入等。
(2)手术治疗 原则上急性阑尾炎,除黏膜水肿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应采用阑尾切除手术治疗。2.慢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慢性阑尾炎确诊后,治疗原则上应手术,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患者,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患者或有严重合并症的高龄患者,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阑尾炎的预防,1.阑尾炎的预防,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调节,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的运动等。2.保持乐观的精神。忧愁、郁闷、恼怒、悲伤等不良情志刺激,情绪变化,容易打破人的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神经失调,胃肠道发生痉挛、弛缓等,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可诱发阑尾炎,因此在阑尾炎的预防中也要注意这些。3.调节寒温。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时地调节自身机体与自然界关系,天热减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状态。1.保持健康的体重 经常运动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控制和保持我们的健康体重。当我们运动时,我们燃烧卡路里。运动越激烈,燃烧的热量越多。这是阑尾炎的预防之一。2.增强心肺的功能
常做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有助于心血管系统的整体工作地更有效。好的血液循环能给我们身体的细胞与组织提供充分的氧气和养分使我们的身体更有效地工作。这也是阑尾炎的预防方法。3.防止慢性疾病 体育锻炼能改善心肺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因此,经常进行适合年龄的体育锻炼是预防慢性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也属于阑尾炎的预防。
题目:专业: 姓名: 学号: 责任教师: 评价: 正文:目录:组织学 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原则 预防阑尾在于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盲肠内后壁附着的一个......
1.切片要求答成器官,比如将“淋巴结”写成“淋巴小结”就不对了。2.特征至少三个,尽量简明扼要,是其特征结构就行,如果实在凑不齐,写一般结构也行。老师主要看你器官有没有答对,如......
四川大学八年制教案(Histology & Embryology)1.视盘 3.螺旋器 5.视杆 2.黄斑 4.壶腹嵴 6.视锥(三)问答题:1、角膜的组织结构有何特点?损伤后会产生哪些后果?2、试述视网膜的组织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 第14章 消化管第1章 组织学绪论 第15章 消化腺第2章 上皮组织 第16章 呼吸系统第......
组胚各章重点小结组胚各章重点: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 • 组织学学习方法要点• 石蜡切片术和超薄切片术的基本原理 • HE染色法 第2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