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丝绸之路课文”。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评论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学情分析评论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由于文本介绍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会不足。因此,在课前查阅资料很重要,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重点难点评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丝绸之路得重要作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评论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写法特点,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4.1.2教学重点评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丝绸之路得重要作用。
4.1.3学时难点评论
学习写法特点,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一、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丝绸之路》。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刚才提及到的问题,书后的资料袋中都向我们进行了相关的介绍。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自己来读一读。谁来给大家读读。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为我们读懂课文服务。4.作者是怎样介绍这条路的呢?让我们一起从文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点出课题,同时通过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书后资料袋中的内容,让学生们拓展相关知识。
活动2【讲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评论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同学们读得很用心,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老师把这篇文章中的生词请了出来。谁来给大家读读。
重点指导:⑴多音字作、薄
⑵戎 A“戎”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一起来看看。“戎装”的“戎”选择哪种解释呢?让学生自己来读,进行选择。其间教师进行学法的指导:要想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必须要联系语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B解释“投笔从戎”。进行学法指导:在刚才阅读的资料袋中还有一个带有“戎”字的词语,哪个词?“投笔从戎”的“戎”和“戎装”的“戎”的意思相同,你们能结合关键字的意思推想出“投笔从戎”的意思吗?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也是自读课中的一个重点,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学法的指导,从音、形、义多方面学习生字。
活动3【讲授】
三、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1.出示自学提示,引发思考: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这个问题。
2.通过你对文章脉络的梳理,你发现了什么?
3.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文中有没有句子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4.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条路的伟大呢?请同学们默读2—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一旁做好标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⑴商贸大道
A.学生有可能找的句子是: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B.学生谈感受
C联系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⑵友谊之路
引出公元前115年中西方交流的那一幕
A.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思考: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B.生交流
安息国将军在边境等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教师在对话中点拨:
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重──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 ⑶文化之路
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设计意图: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们结合文章的内容畅所欲言,在读中思,在思中悟。
活动4【讲授】
四、再次品读,学法指导评论
1.刚才我们通读了2—13段,从中同学们体会出了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这部分内容,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呢?
2.作者先举了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点,然后用概括地语言从方方面面进行补充。这在写法上叫做──点面结合3.点的介绍更多的是描写,面的铺开更多的是概括性的叙述。下面咱合作读一读2—13段,前面的例子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后面的13段全班齐读。
4.再来看看首尾段,除了介绍了巨型石雕,还写了什么呢?巨型石雕是亲眼所见,是实写;由石雕仿佛看到的,想到的是虚写,这在写法上叫——虚实结合。
活动5【讲授】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评论
1.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写法特点呢?我们要把学到的写法,应用到我们自己的习作中。2.作业:搜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小故事 活动6【活动】
六、板书设计:评论 2.丝绸之路
商贸之路
首尾呼应
伟大
友谊之路
点面结合 文化之路
虚实结合
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陕西省学习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与实践 赵正永 去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
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由于匈奴常常侵犯汉朝边境,对边境人民进行烧杀抢掠,致使民族矛盾越来越尖锐,双方常常发生战争。偶然的一次,汉武帝听到一个消息,说西域有一个大月氏国。由于大......
庆阳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周祖农耕文化之源。庆阳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散布着多处丝绸之路人文景观,其......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锁定同义词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一般指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