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树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时代必要性_树立法治观念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58: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树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时代必要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树立法治观念论文”。

论树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时代必要性

摘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需在社会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接班人,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核心条件。

但是,许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匮乏,自我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在大学在校教育期间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使其树立法治观念,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爱法的良好品格具有不可或缺的时代必要性。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

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腾飞,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上也充满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进而产生诸多不利的社会问题。这些棘手的问题都需要法律这个手段来解决,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但是很糟糕的是,在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的整体法律意识水平也相当堪忧。在浙江大学,有关人士曾对在校的大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最后统计数据如下:“71%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法律基础》是一门有一点点用的课程,23%的人觉得非常有用。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课程对自己丝毫没有帮助。认为自己知法,懂法且守法的人有80%,只有3%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法律意识,另外17%的人保持中立态度。此外,大学生对法律的不够信任,只有17%的人对法律有信心,也就是说信仰法律的人寥寥无几;只有40%的人表示会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而有60%的人持相反的意见。”①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成了眼下急需实行的重要任务。① 兰廷蓬.《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调查研究 ——以浙大为例》.2013.1.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遭遇了近百年的屈辱压迫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这些伟大的人们中间,最闪耀光芒的无疑是那些为追求国家独立富强而努力拼搏分大学生们。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一批批大学生赴海外勤工俭学,寻求真知,报效祖国。周恩来总理在南开的校园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①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拥有许多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青年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②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60年多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57.5倍,到2007年则是24.66万亿元。2010年中国的GDP为5878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外汇储备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发展速度减缓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增强高等教育水平,提升自己的科技竞争力。

与此同时,国际上国与国的竞争也日益频繁,国与国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创新力的竞争。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正是眼下这个时代国际竞争中毋庸置疑的一个本质所在。可以说,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其高等教育中得以最突出的体现,而进一步说,高等教育也正是培养拥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所以说,我们国家要继续发展,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必须关注,必须处理好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社会是由一个个小的家庭组成的。每个青年大学生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的殷殷期盼。我国大学生普遍都是历经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才最终踏入了大学学习的知识殿堂。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每个大学生的家庭都为之付出了许多,一旦产生什么问题,必将给一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梁启超.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第六集.[M].1989.②

教育,也就成为为了保护社会稳定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国家政策了。

2.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恶性事件的偶尔发生,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一次次震惊着我们的心灵。按照常识来看,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们往往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去处理这些事情,而他们或者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或者因为没有思考法律后果的严重性,从而犯下了不可饶恕错误。法治的作用就是把人与人相处、相存、相争、相让的原则予以细化和明确,保证每个人拥有必要的自由和做人的尊严。

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我认为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大学里法治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在我国现今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中,一般仅仅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必修课程的开设。但是这门课程中法律相关的知识是十分缺少的,只有最后的几个章节,浅浅的涉及。同时又因为这门课程是纯理论课程,老师讲授起来难度大,不易懂,且上课形式也一般较为枯燥,从而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法律基础课上没有认真听讲或者直接逃课了事。所以,要树立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必须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讨论各种案例,增加几个判决的影像资料等等。应提高法律知识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实践,在课堂上多运用辩论、模拟法庭等多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信只要大学生们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真的自发的去了解法律知识,去学习法律,自然而然的,法治观念也就树立起来了。

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普遍对法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法律

①的不够信任,只有17%的人对法律有信心,也就是说信仰法律的人寥寥无几。广大青年大学生不知道或者不清楚法律就在每个人身边,大家时时刻刻都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限制。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宣传工作,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报纸、宣传橱窗、校园网、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法律知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法治氛围,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3.如何树立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及其重大影响

法治观念已经成为了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提高法律素质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学研究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渠道和长远措施,帮助大学生在掌握作为一个高等受教育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之外,① 兰廷蓬.《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调查研究 ——以浙大为例》.2013.同时具备比其它社会群体更高的法律意识,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①同时,法治观念可以直接指导于大学生对法的适用、遵守和救济,因此,高校应当提高师生对于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法治观念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校园的氛围非常重要。大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校的法制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要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加强教师力量的建设。在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十分重要。在相同的法律意识教学内容面前,如果教师的学识渊博,法律意识较强,法律信仰坚定,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就会深深地吸引大学生,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的积极性。②教师讲课的艺术真正能使学生体会到听课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话,不但教学效果好,而且听课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迅速形成。另外,教师的法律人格和素质也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总是会影响着学生对其授课的接受与理解的程度。

利用好高校学生社团,维护学生权益的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社会性团体。高校社团的存在和健康发展,对促进大学生依法自治、维护学生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们通过参与社团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熟悉了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对其产生信任,从而有助于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形成依法、依章办事的良好习惯。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培养大学生通过遵守社团章程,履行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民主选举,民主自治等,可以使其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会将其中的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情况及时向社团有关人员及部门反映、投诉。常此以来,大学生就会培养出自己的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对培养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建设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是高校的一种责任,但同时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适应法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优秀人才,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① 黄劲松,魏喜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10.*.《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33-137页 ②

参考文献

[1]兰廷蓬.《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调查研究——以浙大为例》.2013.[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梁启超.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第六集.[M].1989.[4]*.《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33-137页

[5]黄劲松,魏喜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10.

大学生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泱泱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十多亿的人口靠法律约束其行为,使国家蒸蒸日上,作为神会主义建设者的大学生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为国家法制建设作出贡献 。树立法制观念我......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承接建设祖国、建设社会的后备军的大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时代在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制度不断向着民主化、法制化发展。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且我国也要建立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要树立......

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第6课 做守法公民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知识与能力】1、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2、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3、明确青少年要增强......

下载论树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时代必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树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时代必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