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_耶鲁公开课死亡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52: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耶鲁公开课死亡”。

PHIL 176 Death Profeor Shelly Kagan

(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 1. 人能否幸免于死 2. 人是什么?“我”是什么? 3. 有没有来生? 4. 自杀一定是恶的吗? „„ 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 1. 不存在灵魂 2. 永生并不是好事情 3. 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 4. 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 „„

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 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 “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 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 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

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 1. 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 2. “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 还有饭吗”,那么

3. “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 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

△回应: 1. 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 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 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YYets

3.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 “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 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

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二元论(Dualism)◎ 1. 人是由 身体 和 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 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 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2. 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 原子、分子构成的)3. 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 4. 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

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 1. 人只有身体,尽管 2. 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3. 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 4. 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 运动 5. 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

第三课

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 是否存在灵魂?

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 1. 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 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所以 2. 对于无法通过五感感觉到的事物,需要通过“最佳解释推理”来证明其存在: 我们必须假设 a 存在,才能解释现象 P,而且能给出最佳解释。(例如:原子、X 射 线)注意:这里要求的是可能的“最佳”解释,而非任一看似可行的解释。

所以,二元论者要论证灵魂存在,就必须: 找到我们身上的某个现象或特性 F,只有通过假设灵魂存在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物理主 义无法解释或者只能给出较差的解释)。

灵魂存在论证 ◎ YYets

根据 F 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论证。第一类诉诸普通的事物(情感、理性之类);第二类 诉诸不寻常的、超自然的现象(通灵、濒死体验)。

◎论证 1.1 F=身体运动 1. 人死后,(一般来说)身体仍然保存完好,但是已经不能动了 2. 如果人只是一具身体,那么物理主义无法解释完好的身体为什么不动了。所以,3. 必须假设灵魂存在,才能解释 F ○回应 1.1 人死后身体的部件虽然都在,但是坏了,无法正常工作,就像机器一样。物理主义,完 全可以解释,所以论证 1.1 不成立。

◎论证 1.2 F=身体运动的目的性 1. 人的身体运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目的性的; 2. 如果人只是一个物体,那么无法解释身体运动的目的性。○反驳 1.2 可以对 2 举出反例,追踪导弹、机器人都是纯物理对象,它们的运动就有目的性。所以 论证 1.2 不成立。◎回应 1.2 热追踪导弹、机器人有目的性的运动都来自于一个外来的命令源(人的编程)。那么人的 目的性运动,也必须诉诸于身体之外的某个东西才能解释,那就是灵魂。○回应 信徒可以诉诸上帝来解释目的性的外在来源;而物理主义者也可以假设一个能制造机器 人的机器人,通过 DNA 来编程,因而人的活动有了目的性,也不必诉诸灵魂就足以很好地解 释这一现象。◎回应 人有自由意志,而机器没有自由意志。见论证 1.6

◎论证 1.3 F=理性、信念、欲望 1. 纯粹的机器(物理对象)不可能有欲望、理性、信念„„ 2. 我们人由理性、信念、欲望„„ 3. 所以,我们肯定还有灵魂,这才能解释理性、信念、欲望„„ ○反驳 1.3 前提一是错的,复杂的电脑、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有欲望和信念等,比如下棋程序运行 时,就好像有信念、欲望、推理等等 ◎回应 1.3 拟人化的说法并不表示电脑真的有欲望、机器人有信念 ○反驳 这是偏见,凭什么不能说电脑有欲望?二元论者没有给出证据证明为什么机器不能有信 念、欲望„„ 机器和电脑程序的一些行为使人很自然地把信念、欲望归属给机器。◎回应 YYets

◎论证 1.4 F=感受性、感质(qualia)1.机器在行为方面也许和人一样,但没有感受性的方面(如,机器不能知道花闻起来怎 么样,咖啡尝起来什么味道„„)2. 物理主义者不能从纯物理的角度解释感受性,所以人不仅仅是物理的,还有灵魂。○回应 物理主义现在不能解释,不代表不可能解释,也许将来科学发展之后可以解释。◎回应 不公平,物理主义解释不了的就说将来某天能解释,那岂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明明 二元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就不接受呢? ○回应 目前为止,二元论对于解释所要求的细节也只是语焉不详,算不得真正的解释。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只不过打成平局。

◎论证 1.5 F=创造性 1. 机器、电脑这些物体只能按照指令行事,没有创造性。2. 而人有创造性,人的创造性从纯物理的角度无法解释,必须诉诸灵魂。○反驳 前提一错误,已经有作曲程序、下棋程序、数学定理证明程序,能够表现出超凡的创造 性。所以这个论证不成立。

◎论证 1.6 F=自由意志 人有自由意志,而纯粹物理对象没有自由意志。所以我们不仅仅是物体。1. 人有自由意志 2. 服从决定论的东西不可能有自由意志 3. 所有的纯粹物理系统都服从决定论 4. 人不是纯粹的物理系统 所以,要解释自由意志,必须假设灵魂存在。(第四课结束)○回应 上述论证要成立必需三个前提同时成立,而对每一前提都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

对前提一: 自由意志也许只是错觉,我们认为我们有自由意志,但实际上没有。支持自由意志的 人也没给出令人坚信不疑的证明。也许人就是服从于决定论的物理对象。对前提二:

相容论是可能的。对前提三: 根据量子力学,在基础层面物理现象(如原子衰变)是盖然性的而不是遵从决定论。YYets 人的欲望、信念等等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而机器没有这些情绪伴随着它们那些被认为 有欲望、信念的行为。

(第三课结束)○回应

(第四课)机器也有情绪,比如太空漫游 2001 里的 Hal

综上,论证 1.6 的要求相当苛刻,需要许多准备工作才能可行。

第二类论证 ◎论证 2.1 F=濒死体验 1. 许多人报告自己有过濒死体验,有特殊的见闻 2. 对这些体验,只有诉诸灵魂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用两间房的类比)△反驳 1. “濒死”体验名不副实,这些人根本就没死,谈不上是濒死体验 2. 或者说,这些人并没有永远地死掉 所以,这些人并不是在报告来生或阴间,濒死体验不足为证。◎回应 在教室里的人不出教室也知道走廊上发生了什么;去法国只暂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当然 有住在法国的经验。所以上述反驳不成立 ○物理主义的反驳 2.1 对于这些体验,物理主义者完全可以从生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所以论证 2.1 不成立。

◎论证 2.2 F=通灵 1. 许多人报告自己能够跟死人交流 2. 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除非假设灵魂存在 ○ 物理主义不知道,但表示没有压力„„

◎笛卡尔的论证 3.1 1. 如果 A 和 B 是同一个东西(“ A”“ 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 A 存在而 B 不存在。

2. 如果 A 存在而 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 A 和 B 不是同一个东西

3. 通过叙述的故事可知,可以想象我(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4. 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5. 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是可能的。

6. 由2、5 可得,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东西,心灵不是身体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物理主义不成立,二元论成立。

(第五课结束)○反驳 3.1 上述论证不成立,因为对同类论证可以提出反例: 1. 如果 A 和 B 是同一个东西(“ A”“ 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 A 存在而 B 不存在。

2. 如果 A 存在而 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 A 和 B 不是同一个东西

3. 可以想象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 4. 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

5.昏星存在而晨星是可能的。YYets

6. 由2、5 可得,晨星和昏星不是一个东西。7. 事实上,晨星就是昏星,而且都是金星。

8.6、7 矛盾,所以上述论证不成立。同样,可以质疑论证 3.1 也不成立,因为两个论证的形式是一样的。

问题出在哪里?

△有三种可能的分析:

一、前提 3 有问题 看似能够想象的东西,其实并非真正能够想象;你认为你在想象那个东西,其实并不然。例如:方的圆、最大自然数„„

二、前提 4 有问题 能够想象的并非一定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例如:方的圆,也许有人真能想象出来,但方的圆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三、前提 1 有问题 A 和 B 相等是偶然的,A 和 B 的同一关系在某些可能世界(现实世界)成立,并不一定在其 他逻辑可能世界成立。在现实世界 W0中,A=B;对 W0来说,不可能 A 存在而 B 不存在。但是,在一个可能世界 W1中,A≠B;对 W1来说,A 存在而 B 不存在是可能的,尽管在现实 世界 W0中 A=B。YYets

耶鲁大学公开课 117课_《聆听音乐》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 讲师:Craig Wright 职业:耶鲁大学音乐教授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士钢琴乐音乐史双学位 第一课:导论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旋律感强烈。音乐与语......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

心理学笔记15.道德(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笔记-15.道德一个在世界上的人 ——道德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学习道德: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移情,存在与我们大部分人中间,但不是全部.....日常的道德;内群性......

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笔记(110讲)

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 讲师:Craig Wright 职业:耶鲁大学音乐教授 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士 钢琴乐音乐史双学位第一课:导论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旋律感强烈。音乐与......

死亡笔记

死亡笔记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就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 不是独立存在的。 ——英国摄影家弗兰克•赫霍尔特 前言 很久很久以后,再看《死亡......

下载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