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四讲 词类(DOC)_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52: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四讲 词类(DOC)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第四讲 词类 第一节

词类概述

一、词类和给词的分类

给词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分: 音节的多少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 3 词在使用中的重要性的不同 4 词的语体风格 5 词的语法类别

我们一般所说的词类,也是对词的分类,只不过是词的语法类别,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作为标准分出来的类别。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

吕叔湘:凡是在词类问题上认真思索过一番的人,都承认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一)以意义为标准

(二)语法功能

(三)综合标准

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主要的标准,兼顾形态和意义。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2 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组合的能力 3 虚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问题 : 功能的交叉 打是亲,骂是爱。他不骂人。骂的方法很多。

三、词的兼类和活用

(1)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科员”了一辈子,以至于对自己的事都不敢豪横,……(老舍 《离婚》)(2)她松松软软球成一团,只有一对手臂按在抱扑的胸膛上,那双黑亮的大眼在眨动。(张炜

《古船》)

词类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借来一用。代表资格 党员代表 代表人民的利益

词的兼类: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会:会唱歌

会:开一个会 花:花钱

花:一朵花 同音词:读音相同,语法功能不同,意义又毫无联系。

四、现代汉语词类

黄、廖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马真本:名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齐本: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 第二节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一类词。(黄廖)

(一)名词的语法特征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也经常做定语。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数量的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4 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二)名词的分类(按意义)1 表示人和事物的 2 表示时间的 3 表示处所的 4 表示方位的 1 表示人和事物的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可以分为: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水)集合名词(父母 师生)抽象名词(脾气 观念)专有名词(北京 上海)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有两个孙悟空,一个是真孙悟空,一个是假孙悟空。2 表示时间的今天

昨天

去年

星期一 现在刚才 3 表示处所的 地名 地方的机构 表示方位的单纯方位词 上

后 合成方位词 以上 以下

上边

下边

上面

下面

上头

下头

(三)名词的一些特殊用法 1 部分名词也可以充当谓语 《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那个老爷爷,驼背。我的这件衣服,名牌。王洪,教师。

里根,美国人。阿凡提,维吾尔族。她,急性子。赵本山,小品演员。几年不见她,都大姑娘了。张明,主治医师了。老李,教授了。部分名词可以充当状语 部分名词可以重叠 人人

家家

户户

村村 县县

队队

家家户户

山山水水 二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

(一)动词的语法特征 1 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 动词多数可以后加“着、了、过”等表示动态。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持续的动作的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

在汉语中,动词是比较重要的一类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语义特征,动词可以有以下几类:(1)动作动词(2)存现动词(3)能愿动词(4)趋向动词(5)心理活动动词(6)使令动词(7)判断动词 走

死亡

存在能

讨厌

出生

进去

使

认为

讨论

研究

可以

羡慕

回来根据动词后面所带宾语的: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判断: 生气

咳嗽

进行

问 失败

休息

毕业

及物动词:单宾动词

双宾动词 吃

学习 给

3、根据动词的情状来分:

静态动词

持续动词

“在”“正在”

“了”“着” 瞬间动词

“了” 判断: 是

(三)动词的重叠 1 动词重叠的范围

(1)除了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不能重叠外,大多数动作动词可以重叠,少部分心理动词也能重叠。

(2)可以重叠的动词绝大多数是持续性动词。

(3)动词重叠在口语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在书面语中使用的较少。动词重叠的意义

你在这里等等我,我马上下来。你在这里等我,我马上下来。明天,我打算去逛逛商场。明天,我打算逛商场。(1)表示时间短。

我觉得这汤不错,你尝尝。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不信你看看。(2)表示尝试

退了休以后,平常看看书,下下棋,和老朋友聊聊天,倒也不寂寞。

早上起来,到外面走走,吸吸新鲜空气,练练腿脚,不是挺好的吗?

(3)动词重叠可以使句子带上轻微、舒缓、委婉的语气。

我朝他摆摆手,快步走出门外。他用锤子在桌子上敲了敲。(4)表示次数少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黄廖)

(一)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用作状语。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性质形容词大都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3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4 有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二)形容词的分类

根据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分类: 性质形容词(用“不”,用“很”)状态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能受“不”否定,也能在前面加上“很”表示程度。大

远 近

仔细

认真

漂亮

出色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是指不能用“不”否定,不能前加“很”表示程度的形容词。

通红

冰凉

雪白

稀烂

喷香

红通通

绿油油 根据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 正向形容词:大、粗、厚、快、高、胖、好、美、聪明、漂亮 负向形容词:小、细、薄、慢、矮、瘦、坏、丑、苯、愚蠢 正向形容词和负向形容词的区别:

(1)在比较句中,有“不如”“没有”表示比较时,通常只用正向形容词

(2)正向形容词可以用在疑问代词“多”后表示提问,但是负向形容词一般不可以。

(三)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好,我要好好地吃一顿。我要走得远远的。

我要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大地请一次客。

(1)当作状语和补语时,表示程度深。

那个姑娘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很漂亮。小女孩梳着短短的头发,穿着短短的裙子,很精神。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朱自清)

(2)当作定语时,有描写的作用,一般同时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他的眼睛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辫子粗粗的。

(3)作谓语时,表示某种体验或感受。

比较: 名词、动词、形容词 四

区别词

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黄廖本)公

急性

慢性

黑白

彩色

慢性

(一)区别词的语法特征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2 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3 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否”。

(二)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改错:

男要长得好的女朋友,女要能力比自己强的男朋友。

五、数词

数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表示次序的先后。

(一)数词的书写方法 大写数字 小写数字 阿拉伯数字 大写数字

伍 陆 柒

捌 玖

(二)数词的语法特征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做句子成分。2 数量短语通常做定语、补语或状语。

(三)数词的分类 基数词 序数词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整数、分数、小数、倍数、概数的短语。注意:

1、表示概数的方法:

(1)数字的前边或后边加上一些副词、助词来表示(2)两个相邻的数字连用(3)整数活用为概数 近

近百人 约

约一百人 几

几百人

几个人 来

一百来人 数+量+来+名 数+来+量+名

左右

前后 多

2、“二”和“两”

(1)

十、百前一般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2)成对的东西,用“两”不用“二”。

(3)当作数字读,如小数、分数、倍数等,都用“二”,序数中也只能用“二”。

(4)作为单个数用于量词前,用“两”,但作为两位数以上中任何位上的数字时,一律用“二”。

(5)度量衡单位量词前,一般用“二”,但是“米”“吨”“公里”等新兴的度量词前大都用“两”。

六、量词

量词表示计量的单位,又叫单位词。

(一)量词的分类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

(二)量词的语法特征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 条条大道通罗马。个个都是好样的。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飘山间。繁星点点。

村子上空,白云朵朵,炊烟袅袅。注意:

1、普通话中量词和名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2、“个”是个体量词里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都能论“个”。

七、副词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黄廖本)

副词是在方式、程度、语气等方面对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进行修饰限制的词。(齐本)

(一)从副词所表示的意义看,副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表示程度:很 非常

十分

更 表示范围:都

只 仅仅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 再 还

表示肯定、否定:的确 不 没有

表示情态、方式:大肆 悄悄 表示语气:难道

究竟

难怪

考试很快就到了。

那个小孩八个月就会走路了。有了钱就花。

都说那件事情不好做,我就要做。我就喜欢她。

(二)副词的语法特征 1 副词都能做状语。副词大多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刚好、刚刚”等可以单说。3 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说明:

“没有”是副词又是动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否定动作或形状的存在时是副词。她没有白色的衣服。他没有女朋友。

他没有来。他的衣服没有洗。

白布

白干了 怪事

怪难看的 老人

老想睡觉 一致

一概

突然

忽然

(三)部分副词用法的区别 “不”和“没有” “才”“就” “再”“又”

八、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一)代词的语法功能

代词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二)代词的分类

1、按照句法功能分 代名词 代谓词 代副词

2、按照作用分: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三)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例如:我、我们、咱们、你、您、你们、他、她、它等。

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

三身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1 第一人称代词

我 我们

咱们

俺们 本人 2

第二人称代词 你

你们

您 您们

第三人称代词 他(们)她(们)它(们)非三身代词 1 自己

自个儿

用来复指前面的名词或代词 可以泛指任何人

(四)指示代词

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例如,这、那、这儿、那儿、这里、那里等。

1、这

那 这为近指 那为远指

2、每各

另外

“每”和“各”都是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某

不定指 另外

旁指

(五)疑问代词 主要表示疑问的1、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 我哪儿知道你生病了?

2、泛指/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谁准备好了,谁发言。他哪儿都不想去。表示虚指。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

他一定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否则不会这样。

4、疑问代词用于列举

什么金钱啊,地位啊,我都没有考虑。

鱼之美味,全在于清蒸,什么炸鱼、红烧鱼全是对鱼的破坏。

九、拟声词

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咚咚

咕咚

砰砰

哗哗

扑通

轰轰

丁当

呼呼

汪汪

嘻嘻

呼噜噜

叽叽喳喳

劈劈啪啪

叽里咕噜 拟声词的语法功能

1、窗外啪地响了一声。

2、他老婆扑哧一声笑了。

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4、人们嗓子眼里都发痒,相互能听见咕咚咕咚的心跳声。

5、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6、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嗡嗡嘤嘤,忙得忘记早晚。

7、他早已回来睡得呼呼的。

8、她的叽里呱啦是出了名的,厂里谁不知道?

9、咣,门被什么人一脚踢开了。

10、啪嗒!窗外炸雷声里,有人急急地走进乡政府院子。

十、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及呼唤、应答的词。例如,唉,啊,哎呀。

1、啊,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2、啧,啧,你穿得可真漂亮!

3、又要上课了,唉!

4、便宜你小子了,哼!

有时同一个叹词,不同的语调,便表示不同的意义。

1、啊ā!真美哇!

2、啊á!你说什么?

3、啊á!这么快呀?

4、啊ǎ!有这样的事啊!

5、啊à!好吧。叹词的表义功能: 哇!好大的蛋糕啊!啊!多么美丽的景色!

1、喜悦或赞叹。唉,算我倒霉!

嘿!比比人家,再看看自己!

2、悲伤或无奈

咦,我的钱包呢? 嗬!你怎么会在这儿?

3、意外或惊讶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哎,别忘了带钥匙。4 提醒或醒悟

哼,我看你跟他们是一路货色!呸!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

5、鄙视和唾弃。嗨!好久不见了!“你要睡觉了?”“嗯。”

6、招呼或应答。

思考:

拟声词、叹词的归类黄、廖 胡裕树 邵敬敏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

趣 可理解为趣味兴姑且理解为可提起你兴致的事物兴趣即为 可以提起你兴致 对你有吸引力你喜欢、向往的事物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的交际原则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课堂上,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短语

短语一、短语在语法单位中的重要性朱德熙曾经指出,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和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二、短语研究的角度1、结构类主要看它内部的结构类型。2、功能类,凭借它在更......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句子

一、句子概说一个句子的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分、一定的结构方式、特定的句调、一定的意义。二、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一)主语和谓语语法学家对主语和谓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习题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习题集第十二节 有关偏正短语的问题 一、填充题(一)用所给的词或短语,构成一个有偏正关系的体词性短语(注意要不要加“的”):1、北京( )春天2、非常关键( )时刻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6

第十六节 比较句一、“比”字句(一)比较句和“比”字句汉语里用来表示比较的方式,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事物、性状的异同,一类是比较性质或程度的差别、高低,......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四讲 词类(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四讲 词类(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