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练:1、9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力提升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1.9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力提升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1.(2015·泰州三模)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①③符合题意;②认为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夸大了恳亲会的作用,不选;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④错误;故答案选B。
2.(2015·南京三模)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解析】选B。材料强调“四君子”蕴含的文化,没有体现对人的影响,排除A;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B符合题意;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3.(2015·浙江五校联考)“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②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并不总是主动接受的,①表述有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之间交融”,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新中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②③符合题意。
4.(2015·泰州一模)“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 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正确;因为设问强调的是“从历史中”,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5.(2015·泰安一模)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祭奠亡灵,祈祷和平!在2014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全场高唱国歌,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公祭日活动的意义在于()①能够为改革创新注入时代精神 ②有利于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举行这一公祭日活动有利于让人们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无关。
6.(2015·盐城三模)2014年,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小苹果》迅速流行。不少网友称,被这首歌“洗脑”后“唱得停不下来”,并戏称其为“神曲”。《小苹果》的流行说明()A.群众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B.文化发展要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C.通俗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流 D.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通俗性的特点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等有关知识。《小苹果》的流行说明文化发展要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故选B项;A、C、D三项说法错误。
【加固训练】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CCTV-1播出了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飙红。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③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④正确。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创新,但不只是形式的创新,①③错误。故选D。
7.(2015·德州二模)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①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②坚持“双百”方针以促进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针对文艺提出的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要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②说法错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8.(2015·泰州一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③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④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①③正确;②与设问要求不符;④本身说法错误。
9.(2015·烟台一模)2015年2月28日,烟台市连续第四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极大提升了烟台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烟台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尤其是胶东红色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承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以广大市民作为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角。这表明()①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②文化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③精神文明创建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③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0.(2015·济南一模)2014年12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因公殉职。他投身司法事业26年,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和引导大家做好工作,推进法治进步,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邹碧华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印证了()①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本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和引导大家做好工作,推进法治进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印证了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②③正确;①材料未体现;④中的“根本不同”说法错误。11.(2015·潍坊二模)近年来,多位明星艺人的劣迹被曝光。他们屡屡违法失德,除了自身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有待提升以及圈子文化影响等因素外,部分公众和媒体的“审丑”心理和过于宽容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应()①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②主导文化市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国家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①③正确;②中的“主导”说法错误;④中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说法错误。
12.(2015·青岛一模)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舍己救人的少年等人的行为,启示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正确;②中的“承袭传统文化”说法错误;④中的“多元化”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3分)(2015·临沂一模)从古至今,通俗文艺为大众喜闻乐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近年来,从小品、相声、流行歌舞到电视娱乐节目,通俗文艺精品,或益智,或针砭时弊,或娱乐身心,以通俗的形式传播着真善美,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舞台和荧屏,赢得大众口碑。但一些文艺作品,为追求点击率、收视率和票房收入,“用欲望取代希望,用单纯感官刺激替代精神快乐”,格调低下,哗众取宠,通俗演变为低俗,社会责任感缺失,最终也会失去市场。(1)结合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15分)(2)根据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文艺创作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8分)【解析】第(1)问结合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考查学生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认识。解答这一问,应围绕“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来展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应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为社会提供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要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第(2)问,设问要求根据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文艺创作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文艺创作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就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因此,好的作品既要关注市场又要注重思想艺术性,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社会主义文艺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答案:(1)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俗文艺历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②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通俗不等于低俗,低俗的文艺作品最终会失去市场。
③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2)①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文艺创作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文艺创作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加固训练】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3)班打算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
【解析】作答时注意明确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具体指向是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3)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4.(29分)(2015·日照二模)四德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创建活动;以“三个倡导”为指针,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细化道德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大众化。(1)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为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7分)【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中挖掘其中蕴含的辩证法观点,通过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创建活动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材料中多次出现“突出”一词,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第(2)问,要求运用文化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为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解答时注意限制的知识要求,按照题目规定的知识范围,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如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承传统美德、立足实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注意从细小事情抓起等。
答案:(1)①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活动,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②四德建设四个“突出”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①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推动活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
④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⑤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点滴小事做起。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能力提升练:专题突破练9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
专题突破练(九)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一、选择题1.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
专题突破练(十) 唯物辩证法一、选择题1.(2017·河南灵宝一中月考,5)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形状记忆塑料。科学家们在这种塑料中加入一种可交换共价键,重组了分子间的连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九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力强化演练
专题九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象形的灵动、狂草的飘逸、小楷的娟......
疯狂专练5 企业与劳动者1.(2017年高考全国3卷)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疯狂专练2 多变的价格1.(2017年高考全国1卷)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一、“狂”做真题【解析】本题中甲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