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超声科质控标准”。
六、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3)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包括诊断报告书写制度:X线及操作机保养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交接班制度;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集体读片制度,会诊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管理条例》、《医院传染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放射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3、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2)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建立使用患者“腕带”作为标示,便于实施操作及其他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及病人标本的有效手段。
5、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重视临界事件保证医疗质量。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各种影像/造影照射前期准备工作作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相关检查时。
(三)急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加强急诊检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急诊检验质量。(1)科室应设置相对独立的急诊超声场所,医护人员相对固定,独立排班。
(2)急诊超声项目能24小时满足临床需要。急诊检查报告及时,书面报告30分钟内完成。急诊床旁检验30分钟内到达现场,及时完场超声影像报告。
(3)不断开展新的急诊超声项目,满足临床急诊需要。(4)急诊超声应具有相应资质人员对影像报告进行审批、复检、发放及登记。
(5)急诊超声质量控制符合临床影像质量控制要求。(6)急诊超声影像医院感染防控符合临床影像医院感染防控要求。
(四)临床影像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1、实行影像全程质量管理,确保影像检查质量。(1)超声诊疗前质量控制:①科室应制定各项。超声检查项目患者准备须知,并在预约时告知患者及相应临床科室;②特殊检查项目预约时间不超过48小时;③科室对临床医师超声检查申请单进行审查:④做好超声介入前的药品、试剂及药物过敏试验准备;⑤做好药物、试剂过敏等突发时间的抢救预案(2)超声治疗期间质量控制:①科室制定各专业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及技术规范;②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超声检查标准流程和规范要求;③科室负责对超声诊疗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3)超声诊疗后质量控制:①超声检查结果的审核发布、评价和解释由专人负责;②超声检查后相关医疗废弃物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处理:③超声诊疗完毕后设备应回复到起始功能状态
(4)建立差错及事故登记制度。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有登记分析记录。重视临界事故,及时组织讨论,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诊疗质量
2、及时发放超声诊疗报告,提高超声诊断质量。(1)超声报告发放及时,诊断准确,书写规范: ①急诊检查结果及时进行报告; ②常规检查结果报告时间≤30分钟;③特殊诊疗检查报告时间≤48小时。(2)对超声诊断报告分级审核及签字。
(3)对错误的诊断报告有上级医师的更正重新报告及签字。(4)科室应对超声报告阳性率进行统计,并有阳性率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
(5)每周应进行疑难病例集体读片及讨论,必要时请临床科室共同参与。
(6)定期开展临床随访,科主任或专业负责人至少每半年向临床主动征求意见,提供改进服务,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3、认真做好设备、仪器的保养、校准和试剂的管理,加强危险品控制。(1)建立科室仪器校准、保养操作规程,并有完整的校准、保养记录。
(2)科室应有专人负责设备、仪器的保养及校准。(3)要求强检的计算器具(超声设备)应定期强检及时申请淘汰验定不合格的设备。
(4)对需要校准的仪器和临床检查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五)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2、阴道/直肠超声检查医院感染防控。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使用过的探头进行消毒灭菌。
3、继续教育与培训。
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4学时。(六)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协作维修。(1)设备在使用前,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许可证
(2)科室必须接受总务科维修人员的技术指导和管理要求。
(3)科室应将设备仪器操作规程制成操作手册或上墙明示。
(4)科室应定期对设备仪器的功能状态进行检查。(5)科室应制定设备仪器违规操作的处罚规定。(6)积极配合总务科建立设备仪器档案。(7)拟定维修备品、备件的申购计划。
(8)对拟降档使用或报废的仪器设备,提出意见和建议。(七)科室质量评价指标与重点监测指标
1、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0%
2、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75%
3、心电图诊断准确率≥70%
4、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90%
5、心电图报告书写合格率≥90%
超声质量控制标准一、人员素质: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2经过正规培训,具有上岗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3超声继续教育积分记录。二、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的......
超声科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杨彬监督员:李爱华 组员:李素芝、李淼一、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4、记录与报告5、随访......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超声科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宗旨1、提高超声医学诊断水平2、充分发挥彩超设备的效能3、提高影像质量4、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使超声技术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
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计划为了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先特制定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 (1) 整个质量控制小组在组长,副组长指导下进行工作,定期进行全科质量控制不考核。(2) 严格按《临床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