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九年级上册
1、鼎湖山听泉
学习目标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3.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2.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4.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板书设计 :鼎湖山听泉
初闻泉声:“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再睹泉踪:“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钟泉之声相应:“安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子。” 浑然一片:“入夜„„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2、林中小溪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生动的语言;(2)学习以自我感情变化和思想的深化为线索的写法;理解情景相生,由情而悟的特点,找出感悟和情景间的对应关系;2.过程与方法(1)吟哦讽诵。本文文意浅白,几乎没有生僻词语,生动精妙的语言要靠多读去体会。(2)设身处地设置情境,亲身感受。可通过音乐欣赏、画面欣赏甚至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林间小溪旁,去听、去看、去切身体会自然美,去感受水流带给我们的生命的启迪。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坚定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章精美的语言;拟人手法的运用;白描的手法2.难点 某些场景的象征意义;贯穿始终的作者心理的感悟。
3、飞红滴翠记黄山
教学目的:
1、学习多角度介绍景物的方法
2、培养欣赏大自然的能力。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把赞颂大自然的创造力与人类的审美能力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
2、难点:了解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附板书设计:
飞红滴翠记黄山
奇峰
怪石 总写----分写--古松
------温泉
云雾
4、画山绣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文章诗意美。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欣赏祖国山河的优美、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1.
品味文章诗意美。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难点
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板书设计 画山绣水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清奇峭拔
第二部分(第4—15段):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5、故乡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板书设计故
乡
╱╲
记忆中的故乡 ←对 比→ 现实中的故乡
故
乡
人物
环境
环境
人物
╱╲(鲜明美丽)
(萧索荒凉)
╱╲
↓杨二嫂 “豆腐西施”
像圆规
杨二嫂↓
安分守己
泼悍放肆
闰土
闰土
活泼刚强
衰弱贫穷
纯朴可爱
木偶人
6、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2.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3.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FI头表达能力。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2.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难点
1.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2.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高潮:见于;结局:躲于勒
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庸俗
7、在烈日和暴雨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作者准确、精炼、生动、传神的语言。2.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作用。3.诵读精彩的描写段落,积累精妙传神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先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作些补充。2.阅读全文,借助“预习提示”,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扫清生字词障碍。3.学习本文通过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悲惨境遇的描述,揭露旧社会人力车夫所受的苦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旧社会城市贫苦车夫所受的剥削、压迫和痛苦生活。2.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体会人物的心里描写的作用。
2.学习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3.学习对人物形象的描绘。
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绘。
2.引导学生通过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悲惨境遇,了解旧社会人力车夫所受的 苦难。
板书设计:在烈日和暴雨下
总写:
“发了狂”、“下了火”
分写:
静物、动物、人物
烈日下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感官:视觉、听觉、触觉 苦
拉车在烘托──祥子:痛苦不堪、心理动作
前:风、柳、人、土、云、闪电
暴雨下
中:雨星、雨点、停、风雨交加„水世界
烘托──祥子:半死不活、像树叶、痛苦不堪
吃人的社会制度
8、多收了三五斗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教学难点 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板书
多收了三五斗
场景一:米行粜米一交代环境和人物 场景二:街头购物一“丰收成灾”
场景三:船上议论一心底的仇恨与反抗
9、成功(季羡林)
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证明观点的材料。
2、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3、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教学重点: 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
1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教学目标
1、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
三、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
3、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明确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3、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12、说美(培根)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简述理由。
2、能恰当引用课文语句,写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模仿课文句式描述自己认识的美。学习重难点: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22、绿(朱自清)
教学目的:
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学会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23、囚绿记(陆蠡)
一、教学目标:
1、巩固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领会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紧扣文本,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探讨绿的象征意义。
2、难点: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24、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宋淑运)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绿墙”的涵义及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2.了解绿墙的涵义及价值
25、一双手(姜孟之)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3,学习给课文做圈点批注,并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发表看法 4,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重点
1,学习圈点评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学习抓住特征表达人物的写作方法.难点
1,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2,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下册1、威尼斯商人(节选)一、学习目标:1、了解剧本所表现出来的崇尚正义、仁爱、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2、复述剧本主要情节,了解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3、品析个性鲜明的人......
八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中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
七年级上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文学的内......
一年级上册1、让大家认识我内容与目标 1、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 的 想法。 2、情感:在游戏......
七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学习目标: 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 写作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1.传授学生揣摩课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