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规律_平面镜成像规律应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32: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平面镜成像规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面镜成像规律应用”。

实验---平面镜成像规律

1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图16),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的后方.(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答案(1)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大小(3)虚

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13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2)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3下图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点燃蜡烛后,某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A蜡烛两个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光在两个反射面上两次反射成像造成的。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较薄的平板玻璃

(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

4如图 7 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实验应在光线较暗(填“较暗”或 “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

(2)实验中观察到与甲蜡烛相同的乙蜡烛恰好与甲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表明: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蜡烛大小相等。

(3)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观察每组数据可知:L1比L2 cm,其原因可能是:测量时未注意玻璃板的厚度。

5小红同学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玻璃板应该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使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和。

(3)小红经过仔细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挨得很近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4)做完一次实验后,小红让蜡烛靠近平面镜重做实验,此时像的位置_________平面镜(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竖直(2)既能成像又能看到镜后的蜡烛;比较物像大小(3)玻璃板太后,前后两面两次反射成两个像(4)靠近;不变

6如图15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

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15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23.⑴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

⑵像和物大小相等; ⑶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⑷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只要写出其中一个步骤就得

7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

明。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1分)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1分)

(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1分),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1分)

(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1分)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1分))说明:不说处理过程,只答出像与物位置关系不得分。

(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1分)(答出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8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16所示。请你在图16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实验步骤:

(1)在镜前纸上适当位置插一枚大头针作为物体S,用眼睛观察到它在镜中的像S′。

(2)在镜前物体S的右侧,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S的像S′,并沿视线在纸上插一枚大头

针P1,使大头针P1恰好能挡住像S′;再插一枚大头针P2,使大头针P2恰好能挡住

大头针P1和像S′。

(3)在镜前物体S的左侧,仿照步骤(2)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

(4)移去平面镜和大头针,通过大头针P1和P2在纸上的针孔画一条直线,再通过大头

针P3和P4在纸上的针孔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像S′的位置。

(5)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S到直线MN的距离u和像S′到直线MN的距离v,并分别

将u和v的数据记录到实验数据表中。

(6)改变物体S的位置,仿照步骤(1)~(5),再做5次实验。

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泉州市第十五中学 吴聪毅[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1 )知道平面镜和平面镜成像 ( 2 )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 3 )理解虚像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与体验设......

平面镜成像教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 栗家庄中学 王心普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过程......

平面镜成像实验

(11·陕西)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答案:虚(11·长春)1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教......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平面镜成像练习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平面镜成像规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面镜成像规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