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内容[推荐]_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30: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内容[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

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容量单位毫升以及升与毫升间的进率,然后安排练习二进行一些综合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感受采用同意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观察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盛液体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认识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感知1升的多少。在认识毫升后,让学生用滴管做实验,数数1毫升大约有几滴;倒出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3.注意培养学生对容量的初步估计能力。首先,注意估计方法的指导。其次,安排丰富的估计活动,如结合1升的认识,估计常见一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估计现实生活里不同的容器大约分别能盛多少升水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三、单元教学总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时:2课时 课前研讨: 研讨时间:9月1日

研讨人员;王淑霞、崔艳玲、崔会生 研讨内容: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达成共识: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一课时:认识升与毫升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认识认识升与毫升p1-2 课时节次:1课时 备课时间:9月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

三、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先用滴管滴5毫升,再除以5就得到了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要205滴才是5毫升

算:205÷5=21(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1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3、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

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五、作业设计

1在()填上升和毫升: 一个鱼缸有水30()热水瓶的容量有2()一汤勺水有15()板书设计:

升和毫升 升(L)毫升(mL)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升与毫升的进率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认识认识升与毫升p3-4 课时节次:1课时 备课时间:9月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三、看书并认识看刻度

学生独立看书,看完后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如: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回答书上的提问:21滴水大约是1毫升

看量杯上的刻度时,要看贴着刻度的水面高度,不能看水面中间,因为这个图是立体的。升是比较大的容量单位,1升=1000毫升。

四、完成小实验: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巩固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3、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4、填空:

4升=()毫升

2000毫升=()升

9升=()毫升

5000毫升=()升

5、倒出100ml 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我自己:4口;100÷4=50ml)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4升=()毫升

2000毫升=()升

9升=()毫升

5000毫升=()升

2、练习升和毫升的进率:

(1)在○里填上>、

900毫升○1升

6升○6000毫升

3升○2500毫升

7000毫升○8升

板书设计:

升和毫升的进率 1升=1000毫升 1L=1000ML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

小学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练习题

升和毫升测试题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升=()毫升6000毫升=()升5000亳升=()升8000毫升=()升9升=()毫升2升=()毫升二、在○里填上“﹥”、“﹤”或“=”(每题2分)8500毫升 ○8升1001毫升○9......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测试题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升=( )毫升 6000毫升=( )升 5000亳升=( )升 8000毫升=( )升 9升=( )毫升 2升=( )毫升 60升 = ( )毫升 17000毫升 = ( )升 二、在○里填上“﹥”、......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的练习》教案设计

升和毫升的练习备课内容: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18-19页) 备课人:向阳小学李海荣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与毫升。2、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

四年级《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四年级《升和毫升》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下载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内容[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内容[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