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影响_基督教与西方艺术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0:17: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基督教与西方艺术”。

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邓稣创立并于公元四世

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取得合法地位的基督教随之在欧洲得以广泛传播。此后,基督教传统和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在西方世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基督教传统和《圣经》对西方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等方面的影响。自基督教于公元4世纪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支持下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基督教随之在欧洲各地广泛传播开来,作为基督教会和信徒信仰的依据的《圣经》(Bible),也对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形成了一种极为独特和巨大的影响。

《圣经》作为西方文明之源两希文明(即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其《旧约》继承、汇聚了希伯来文明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宗教传统和诗歌民谣,是对其曲折历史的认真回溯和深沉反思;而《新约》则更体现出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的撞击和结合,实际上莫定了公元前后地中海地区欧亚文化现象的思想认识基础并形成其普遍且久远的语言表述特色。两希文明在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沟通,为西方思想发展中“知”、“行”、“信”三者的统一创造了基础,使得西方文化中探讨“真善美”、讲究“信望爱”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可以说,文化史意义上的“西方文明”与宗教史发展中的“基督信仰”有着不解之缘。西方文化现象这一典型的基督教特色,自然也使《圣经》在其各族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进程中占据了独一无二或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它对西方各国人民的思想、心态和文化色彩产生出全方位的影响,令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一种《圣经》的思维特色、主题特色、甚至语言特色。

一、基督教与文学

《圣经》不只是一部宗教的书,而且也是一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道德和法律的书。《圣经》译为英文始自第8世纪,但都只是一些片断。1382年后所译的(威克里夫圣经》(Wycliffe Bible)版本,虽为全轶,并未通行。1604年,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集合54位学者历时八年,将《旧约》和

英国语言学家布雷德利(Henry Bradley)在他的

欧洲文学有两个主要源流,一为希腊文学,一为希伯来文学。希腊文学以荷马史诗和沙弗克尔的悲剧为主,而希伯来文学则以《旧约》为其代表作。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弥尔顿10的《失乐园》和《复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等都是取材于《圣经》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篇叙事诗《神曲》被认为是世界伟大文学作品之一。全书分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国》,共14233行,分为100个诗章,除《地狱》有序诗一章外,每一部分均分为33个诗章,其结构匀称、完美、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给人提供一种神学上的“三位一体”的象征性和神秘感,书中描述但丁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遨游地狱和炼狱;到达炼狱之巅时,又得到青年时的情人贝雅特里齐的引导,得见天国的美景。《神曲》以其构思的宏伟,想象的凝聚,人物的描写,艺术的熟练,以及富有感情的道德力量,堪称一部伟大的雄浑的诗歌杰作。在形式上,它摹仿了阿奎那神学体系由下而上递相依属的等级结构;在内容上,《神曲》在众多贤哲中提及了《圣经》人物亚当、亚伯拉罕、挪亚、摩西、大卫、耶稣、圣母、彼得等,对《圣经》中的说教、象征、启示、福音等均有详尽的刻画和展示。这部作品除了单纯的文学意义外,还有寓言的意义。它所描写的但丁的行程,就是但丁的灵魂的历史,也就是他的心灵走向上帝的行程,给每一个读者作为规范,帮助他探索一条过道德生活的“直路”,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此外,但丁以维吉尔为理性和的哲学的象征,以贝亚德为信仰和神学的象征,借此表示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认为人靠理性和哲学能够认识到罪恶,但要认识最高真理、达到至善,理性和哲学则无能为力,只有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希望和仁爱的德行生活才能获得。所以,但丁这部有着宗教哲理和神学韵味的文学杰作,其指导思想与《圣经》神学理论乃是一脉相承的。

德国诗人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就受到《圣经》篇章和其故事、格言与用典的影响。浮士德是16世纪一个关于德国巫师或星相家的故事,他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换取知识和权力。歌德写作《浮士德》,从狂甩突进时期起到他逝世前一年完成,延续了近60年。这部诗体悲剧长达12000多行,在写作其代表全剧总纲的“天上序幕”时,歌德采用了哎旧约·约伯记》的形式。全文以三位天使的光临而从太阳谈到大地、从风雨雷鸣谈到芸芸众生、从天使的歌唱引到上帝与魔鬼的对话。歌德以上帝代表“善”,以魔鬼代表“恶”,而以浮士德代表一个在人间不断追求的人物。

英国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的代表作《失乐园》(Parudise Lost),

英国散文作家班扬(John Bunyan)的讽喻小说《天路历程))(The Pi板rim ' s progre),其主旨也紧紧围绕《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所宣扬的只有留心进„窄门”、付出代价才能获得永生、到达天国的道理。作者在小说中描写他梦见主人公基督徒背着包袱,背朝家门,手捧一书,正在阅读,突然大呼一声说:“我怎么办呢?”作者接着写他梦见主人公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克服种种魔障.终于到达天国。指出一个人要想到达天国,亦即实现革命理想,必须下定决心,抛弃家室,丢掉包袱,遵循《圣经》的指示,经受各种考验,道德上要坚定才行,并想以此思想来影响当时的读者。班扬在小说中吸收了英语《圣经》的许多特点,语言庄严、简洁、有力。特别在叙事部分,例如so they did;but behold, even as they entered into thefair, all the people in the fair were moved,这里不仅选词,而且在字句安排、停顿和韵律方面,都有强烈的英译《圣经》文体风格。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长篇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以17世纪中叶清教徒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烟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她必须在胸前佩戴红色的A(A为英文adultery的首字母,意为通奸)字,作为淫妇的标志;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经过长期赎罪而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妇海斯特·白兰,长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责备而终于坦白承认了罪过的狄姆斯台尔牧师,以及满怀复仇心理以至完全丧失人性的白兰的丈夫罗杰,层层深人地探究有关罪恶和人性的各种道德、哲理问题。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的情调是低沉的,小说以监狱和玖瑰花开场,以墓地结束,充满丰富的象征意义。这部作品其书名中的“红”(scarlet)字,也是根据《新约·启示录》中论及“巴比伦大淫妇”(the great whore of Babylon in purple and scarlet)着红穿紫之意而来。

二、基督教与艺术

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基督教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受到了《圣经》的深远影响。如果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加以考察,便会发现1600年以前的音乐,除了流传于世的世俗歌曲中悲歌、颂歌、饮酒歌、恋歌、婚礼歌等会自发地抒发表情以外,主要是宗教音乐中的经文歌、弥撒曲、安魂曲和圣赞歌风行。《圣经》中也有古希伯来人是喜好音乐的民族的记载。如《旧约·创世纪》第4章就有“犹八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之说,而《诗篇》、《雅歌》等原来就是歌曲,其中有些章节记载着应该如何演唱,如《诗篇》中就有“用丝弦 的乐器”、“用吹的乐器”、“用迎特乐器”演奏的标注。

基督教对音乐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通用的“美声唱法”却与教堂中圣歌和弥撒的音乐有关。音阶的唱名do, re, mi,是来自1l世纪意大利音乐理论家、班内迪克廷寺院修士和音乐教师圭(Guido d' Arezzo)所写的“圣施洗约翰颂”。该曲每一句的第一个音均落在6个唱名(即大调音阶上的前6个音)的不同音上。在拉丁语系国家中,这些音,即ut,re,mi,fa,sol,la被用来命名从c到a的音符。下面就是献给圣施洗约翰的赞美诗(Hymn to St.John the Baptist)UT queant laxis RE sonare fihris Mlra gestorum FA 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s LA hiis rectum Sancte lohannes.这首赞美诗的大意是:你的信徒要高声直率地唱出你奇妙的恩惠,让罪过从他们那非圣洁的嘴唇上走开吧,圣约翰。”由于原音阶的唱名ut是以辅音结尾且不易发音,后来改为do,最后加上的音阶唱名。i是来自圣施洗约翰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这样就形成了包含整个音域的全音阶的七个唱名:do, re, mi, fa, sol, la,st o 古典音乐作家中的精心之作,许多都是宗教音乐。17世纪末、1b世纪初英籍德国作曲家韩德尔的清唱剧多取材于《圣经》。他所创作的清唱剧既悦耳又虔诚,其中以《弥赛亚》最为脍灸人口,当该剧于17.12年4月13日在都柏林首演时,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弥赛亚》又于1743年3月23日在伦敦首演,英王乔治二世亲自到场欣赏,当听到全曲第二部的《哈利路亚》合唱曲时,乔治二世为之所动,情不自禁地起立肃听,全场听众也跟着起立,该曲至今仍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保留曲目之一。18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赫就是以创作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的。他的《B小调弥撒曲》可算作他登峰造极的作品,在创作中他把乐曲同宗教的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分别根据《新约·约翰福音》和《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受难的悲剧故事编写而成,两部《受难曲》影响广远,成为西方音乐会和教会音乐活动中经常上演的音乐曲目。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D调庄严弥撒》,在他众多的声乐合唱乐曲中可以称作顶峰之作。贝多芬在作品中将他自己心目中的上帝用声乐形式表达了出来。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合唱曲《德意志安魂曲》,其歌词也取自《圣经》。在法国,有德彪西的《浪子》、柏辽兹的《安魂曲》;在比利时,有弗兰克创作的清唱剧《八福》和《赎罪》;在匈牙利,有李斯特的《耶稣基督》和《格兰弥撒曲》;在奥地利,有舒柏特创作的《圣母颂》和《Ab大调弥撤曲》等;此外,具有代表性的圣诞颂歌《平安夜》(Silent Night)就产生于奥地利一个叫作恩斯道夫的乡村教堂里。1818年圣诞前夜,教区神父摩 尔根据《新约·路加福音》2章14节“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这一颂词而作词,由管风琴师葛路伯(Franz Uruber)谱曲的圣诞颂歌。后来这一圣诞颂歌由德国移民介绍到美国,现在这首颂歌已成为流传最广、最受人们喜爱的圣诞颂歌之一;每逢圣诞佳节,几乎到处可以听到《平安夜》的歌曲和旋律。

西方的绘画和雕塑也与基督教传统有关。达·芬奇所画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人人皆知的名画,这幅画是他为米兰格拉契圣马利亚修道院食堂所画,题材取自《新约·路加福音》。画面表现了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句话时晚餐气氛的骤然波动和门徒们各自不同的』心理反应。达·芬奇巧妙地于群情之中把握住瞬间,而在此瞬间又对12个使徒的表神、神志作出深刻细致的描绘。以画圣母像著称的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的代表作。这幅画是教皇朱理亚二世送给皮亚琴察西斯廷教堂黑衣修士的礼品,拉斐尔受托而为这一教堂的祭坛作画,历时4年,故有《西斯廷圣母》之名。画中的圣母马利亚抱着圣婴缓缓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刚刚拉开,跪有一男一女,男的是教皇西斯克特,身穿金色的锦袍,做出欢迎圣母子的姿式;女的是圣母的信徒握娃拉,她神态自若、举止安详,做低头下视之状,以示对圣母子的恭顺。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一位典雅、优美的平民妇女,目光中含着淡淡的哀伤,但又保持端庄、宁静的仪态。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不仅是绘画大师,同时也创作出不少以《圣经》内容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他的《大卫》雕像。该作品取材于《旧约》传说中牧羊少年大卫的故事。大卫杀死了攻打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受到其民族的无比爱戴,后被立为犹太国王。作品中的大卫全身裸露,双目向左前方怒视,左手扶着肩上的甩石机,右手握拳,塑造出一个以智谋和技巧战胜强大敌人的雄伟健美、勇敢坚强的美男子形象。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在造型构思时,常以《圣经》为题材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灵感、创造出完美形象的原因所在。在西方美术史当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多论述文艺复兴艺术成就及其产生原因的文章中,都谈到了经济和政治因素对当时文化发展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从而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美术注重神学,轻视人文的状况。而人文主义的兴起恰恰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繁荣的根本原因。然而,对于基督教艺术与文化同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很多文章阐述得很含糊。基督教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走向衰亡,这是否就意味着基督教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存在只是徒有其表的?还是说,基督教文化及其艺术对于文艺复兴的繁荣乃至产生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基督教在西方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基督教的精神已经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艺术的审美和价值观。西方美术已经建立了以基督教艺术精神为核心的艺术传统理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西方艺术也从中世纪的表现倾向转移到现实的风格上来。这种人文主义是否是对基督教思想的一种挑战或者是反抗?其实,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而言,其思想内涵与基督教思想渊源甚深。尤其是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剖析后,就更能体会到当时的人文主义其实是一种深刻的基督教思想。

基督教及其经典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很多民族的文化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民族的观念、风俗、语言等都在它的影响下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人由于耳濡目染,常常在不自觉中使用《圣经》里的人物、情节、典故和词句。它已成为、并将持续成为西方文化的源泉

基督教对西方婚姻制度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婚姻制度的影响摘要:基督教婚姻观念对西方世界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独身和结婚的态度上,基督教认为应该结婚,但是在后期也不反对独身;基督......

论基督教对西方婚姻制度的影响

论基督教对西方婚姻制度的影响[ 陈淼] 摘要:基督教婚姻观念对西方世界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独身和结婚的态度上,基督教认为应该结婚,但是在后期也不反对......

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摘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并渗透至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本文从节日习俗、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浅谈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关键......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却在欧洲地区兴旺发展。从其在欧洲的产生、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人们世代的信仰。作为西方文化的源泉,它烙印在西方文......

基督教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基督教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巴顿毕业于阿莫斯特学院(Amherst),是牧师的儿子,作为广告业和公共关系业的先锋,他创建了著名的广告公司-BDO广告公司。BBDO是全球较大的传播集团Omnicom集......

下载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