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_言语理解与表达及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25: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言语理解与表达及答案”。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6、D 解析:本题前句的“颇像诸葛孔明、智多星吴用”意图说明寇准有才华,但后文的“直到„„才„„动摇”说明应推翻前文观点,即与“有才华”相对应,可先排除A的“一无所成”和B的“怀才不遇”;“名不副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但这里未提到寇准有怎样的名声,只是描述其形象,故不能用“名不副实”。答案为D。

27、A 解析:第一个空白处,由“的确有似贫者之居”可知,张大千的故居确实有些简陋,排除C项;“天壤之别”和“未免”不能搭配,排除B项;第二个空白处,最后一句中的“画案蒙罩着厚厚尘埃,躺榻上倚枕斜陈”勾勒出一副落破、孤寂的景象,所以应填入“落寂”。本题正确选项为A。

28、A 解析:“日复”主要含有重复性的意思,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根据“在这个战场上”,可以明显推出“交锋”最为贴切,而“交错”和“交流”都不能体现“战场”的意味,故本题选A。

29、D 解析:“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很高,两者用在这里形容雕塑的表情都不恰当,排除B、C;“悠悠自得、其乐融融”不是一种文化形式,而是一种文化心理,故D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30、D 解析:本题各个选项并无搭配问题,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选择。根据第二句的“未及时通报灾情”,可知第一个空选C、D项可以前后呼应,更为准确;而世界对“核技术”谈不上会有“好感”,C项可以排除;D项各词代入符合文意,故选D。

31、C 解析:先看第三个空,根据“甚至”可以看出后词应比“停滞”程度更严重,故可排除B和D;“保证社会稳定”搭配不当,排除,答案选C。

32、C 解析:“机密”本应是“无可奉告”,但这里的“所谓”含有对“机密”否定、不承认的调侃意味,因此也不应用“无可奉告”,排除A项;根据后文的“小事化大”,可知这些“机密”是确实存在的事情,不能用“子虚乌有”,排除B项;文段的感情色彩是中立客观的,因此用贬义的“污蔑”不恰当,排除D项。答案为C。

33、C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着手,首先“当地提供的材料”明显不是假的,不适用“以假乱真”,排除A项;“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际经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考生可能会误选此项,但这里的“调查报告”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反映,另外也没有“根据资料纸上谈兵”的搭配,因此不能用“纸上谈兵”,排除D项;再看第一空,“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都可比喻工作或体验生活很不深入,但“蜻蜓点水”偏重在“点”,指做事一掠而过,不深入、不坚持,“走马观花”则偏重在“观”。根据文段意思,“选择旅游名胜作为实践目的地”明显有“观”的目的和意味,因此用“走马观花”更为贴切;“闭门造车”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也与前面的“实践过程„„”相对应,故本题C为最佳选项。

34、B 解析:本题需要考生把握文段的主旨进行选择。可以从第二个空着手,分析文段得出其应与后句的“循序渐进”相对。“循序渐进”是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急功近利”是指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刚愎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漫无目的”形容放纵、散漫没有目标。很明显C项和D项与“循序渐进”无关,答案在A、B里面选;而赵普所说的话,如“过度拔高起点”、“循序渐进”等,都是在谈论“理想”,本段的主旨也是关于“理想”。故本题答案应为B。

35、C 解析:此题考生很容易根据最后一句“一个都不少”误选B,但是根据文段的总—分结构,总句讲展示的“方式”,后面的“办公楼„„度假村”都是“方式”里包含的内容,因此文段首句中的“方式”即是分句的内容,不能用“无所不有”。再根据首句与分句的关系,可以很容易看出是讲“同”不是讲“异”,故可排除A和D,答案选C。

36、C 解析:本段的“私塾教育”、“经典”均与“现在的教育体系”相对应。根据第二句“希望经典能照亮人生的所有问题”,可推出“经典”与“现今生存状态”应是对立关系,故第一空不可用“厚望”,排除A;“出于对„„的一种无奈”偏口语化,如要用“无奈”应去掉“一种”,排除B;“私塾教育”本来就与“现在的教育体系”相对应,因此用“延续”不妥,排除D;C项符合文意。

37、A 解析:“羞羞答答”很明显从文意和搭配角度都不符,先排除;“无拘无束”与“携手对视”的要求相矛盾,也排除;“意犹未尽”指结束之后仍然不尽兴,还想再来一次,很明显在文段中应体现的是进行时的感受而不是结束后的感受,因此填入“流连忘返”,答案为A。

38、D 解析:根据文段首句的“寻租”和“腐败”,可知不是“精神”方面的诱惑,排除C项;“腐败”本身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力,因此不是“权力方面的诱惑”,A项不选;比较B项和D项,“物质”比“金钱”更加全面,且可以与后句的“道德”前后对应,“金钱”则比较片面,不能涵盖“腐败”的内容。因此答案应选D。

39、B 解析:本题干语句可直接排除C选项,很明显“都”在做的事不是“别出心裁”。“与时俱进”是指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争先恐后”比喻争着向前,不肯落在别人后面。分析文意,开头的两个“无论„„还是„„”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说明不同的人开始做相同的事,而没有体现出时代的要求或竞争的激烈,故用“殊途同归”最贴近文意,答案选B。

40、B 解析:第一空,“源自西方”与“私塾”明显是相对关系,迅速排除A项;“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后者比前者语气更为强烈,且“循序渐进”与后句“逐级注入”相对应,比“因地制宜”更贴切,故答案选B。

41、A 解析:“下里巴人”是常被误用的成语,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因此首先排除C项;“轰轰烈烈”是英雄的特点,“疯狂追逐”是探险者的特点,但“骄横跋扈”不是统治者的特点,B项不选;“凡夫俗子”泛指平庸的俗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村野匹夫”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前者更能与“明星”相对应;且“位高权重”只是统治者的一个特征,而不是其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用“呼风唤雨”更能与下文对应联系,答案选A。

42、C 解析:“传统节日文化感”与“灭绝”搭配不当,排除A项;“被„„商业氛围所非议”同样属于搭配不当,排除D项;“消亡”再被“排斥”属于逻辑错误,应先“淡化”再被“取代”,故答案为C。

43、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选出最佳答案。“惊艳”不能直接搭配名词,排除A项;文段的感情色彩不含贬义,故“害怕”考验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是非曲直”指对事理的评断,包括了事情的对或错、有理或无理,“抨击”的对象只是不好或不对的方面,排除D项;B项代入各空都符合文意,为正确答案。

44、A 解析:根据后文描述,第一空和第二空应该是体现“狂欢”和“寂寞”的区别虽大却难以分辨,符合文意的只有A项和B项;再根据逻辑关系来看,第三空应体现出“区别”的含义,很容易可以选出“分离”而不是“结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5、A 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根据后文的内容我们可知“人类的脆弱”是因为不熟悉、不理解,缺乏方方面面的知识,而这都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弥补的,故“人类的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而正因为最原始的无知导致了历史进化过程中的“被形形色色的玄学牵着鼻子走”;而根据“将灾难与灵异事件联系到一起”可知第二空填“杞人忧天”合适。本题选A。B、C、D都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可一一排除。

46.C 解析:从总结性的关联词“所以”可知,这道题的主题句是最后一句。C项是主题句的精简与压缩。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主题句的铺垫,都是为了引出主题句。

47、C 解析:文段的首句即点明“球迷比球队成长得快”,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都是“球迷比球队成长得快”导致的结果,并总结出中国球迷的悲剧是“揠苗助长”的悲剧。关联词“所以”表明尾句才是文段的主题句。尾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球迷对球队的热爱以及国人对足球的关注。C项正是文段的主题句,文段强调的重点。本题正确选项为C。

48、B 解析:文段首先讲述中国的首部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播出这一现象,然后说明中国通过美国的国际化媒体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宣传自己,接着第二句,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主要受众是美国及美国民众,即中国更加重视在美国民众中的宣传,其言外之意是中国希望在美国民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选项。A项,文段并没提及;C项,双重意义是指中国既可以通过国际化传播渠道宣传自己,还能改善自己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与文段侧重点不符;D项,属于文段中的字面含义。故排除ACD。

49、D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还不能提供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而文化产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依靠公共财政的拨款,这就涉及到文化体制的改革。而最后一句中的“双轨”则是指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文化体制改革。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双轨”的表达。本题正确选项为D。

50、C 解析:文中首句表达一种现象,即正义观支配着立法,接着讲如果正义观没有相互制约,就会导致制定的法律不能适应现实社会,最终给社会带来灾难。即作者呼吁支撑立法的几种正义观必须相互制约。符合作者意图的是C。

51、D 解析:文段前两句的论点是知识,第二、三、四句讲的是美德与知识、智慧的关系。最后一句是从反面论证美德和智慧的关系。故文段的关键词分别是:知识、美德、智慧。D项为正确选项。

52、C 解析:文段首句即提出学术假设与“社会气候”变化之间存在联系,接着尾句就指出后人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深受当时“社会气候”的影响,这也是作者想表述的核心观点,并不涉及引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A项用来支持作者的核心观点;BD两项都是对文段的引申。故排除ABD。

53、C 解析:这道题目的行文脉络是总——分——总,首句提出“孔子是中国的文化符号”这一论点,接下来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最后一句又重申了观点:孔子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而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因此综合首尾句的内容,C项恰好是主题句,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对主题句的解释说明。注意A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54、B 解析:文段用首句引出问题,即除了“大国平衡”和“欧洲智慧”,欧洲对中国还有更加深远的影响,接着用转折词“事实上”承接首句,又用“因此”引出文段讨论的重点,即主题句——“仔细研究欧洲早年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历程以及市场经济的各种模式,对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B项是主题句的同义替换,故B项为正确选项。从首句可以立刻排除CD两项,A项并不是文段谈论的重点。

55、D 解析:本题围绕麦田怪圈展开了论述。A项,明显偷换概念,将“麦田或其他农田上”偷换成“麦田上”;B项,文段说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而非“最早出现时间”;目前关于麦田怪圈的形成原因,还处于争议之中,所以C项的说法错误,D项的说法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D。

56、D 解析:文段中指出由于人们对媒体在某些方面的报道有着不信任感,因此他们更加相信网络上的信息。所以作者认为处理突发性事件应首先增强民众对媒体的信任感。A项,第二个分句表明即使媒体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但如果与网络传言不符,人们仍然相信网络;B项,第三个分句表明这样做于事无补,既偏离事实,又不能让民众相信媒体;C项,仍然不能增加民众的信任感;D项,符合作者的观点。

57、D 解析:文段首句讲述人们社交焦虑障碍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第二句用转折词“然而”承接首句并引出尾句的主题句——社交焦虑障碍还应考虑当今社会的影响,即“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不仅有个人因素,还有社会因素”。D项是主题句的同义替换,D为正确选项。AC两项都来自首句,故排除;B项表述有误,文段说“社交焦虑障碍主要是心理问题”,B项变成“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主要是心理问题”。

58、B 解析:A项,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B项,从文段中可得,蓝鲸确实是地球上捕食效率最高的动物之一;C项,由最后一句可得,蓝鲸的高效率有极限,并不与海底磷虾的群落密度成正比;D项,偷换概念,“所需能量”并不等同于“消耗能量”,与原文不符。本题正确选项为B。

59、B 解析:文段中,关联词“因此”引出文段的主题句,即强调要保证人造红细胞的活性,去核非常重要。B项属于主题句的同义转换,因此正确选项为B。文段讨论的主体是人造红细胞,AC两项偷换主体,故排除。D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

60、D 解析:观察四个选项,首句以④或③开头,如果以③开头,④在⑥①之间明显不符合连贯性原则,所以④为文段首句,排除B项;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由转折关系可知③⑤为一组,由时间顺序可知③在①前、①在②前,故排除A项;⑥放在①②之间,更有说服力,在1995年失业率最高的时候,拉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缓解失业问题,但是没有明显效果,直到1996年失业率又开始增加。故正确选项为D。

61、A 解析:根据选项设置确定首句,不难发现⑤为发语词,谈到美国宪法并不僵硬,接着解释美国宪法不僵硬的原因,故①紧跟⑤之后,而①⑥之间又是因果关系,故⑤①⑥是一组。由关联词“也”可知④③为一组,谈论美国宪法稳定带来的好处,而②所举的例子恰好引出④③讨论的论点,故②④③为一组。本题正确选项为A。

62、C 解析:根据选项设置确定首句,不难发现③为发语词,谈到媒介地位的提升,⑥①之间形成转折关系且正为媒介地位提升原因的解释,故③⑥①为一组。②中的“双向沟通”指代④,所以②紧接④,又因为②⑤之间形成递进关系,⑤以媒介传播的目的为结尾,故④②⑤为一组。本题正确选项为C。

63、D 解析:文段首先陈述一个观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媒体认为中国的态度变得强硬。接着讲述美国国内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态度的演变过程。最后总结出是美国的态度先发生变化,言外之意即为:美国政府在汇率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致使中国态度产生变化。故D项为正确选项。AC项均不能从文段中推出,B项仅属于字面含义。

64、B 解析:文段前两句通过对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方式变迁的阐述表明中国人际交往方式在不断变动,而国人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人们的性格特征难以转变,交际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变动的需要,即言外之意为“传统中国文化教育制约人们提升交往能力”。B项符合作者意图。CD两项属于字面含义,A项属于引申过度。

65、D 解析:文段首句讲述了汉字的特征,接着指出因为这些特征所以汉字的原意具有丰富的含义,然而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却逐渐丢失了汉字的原意,所以作者呼吁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并在汉字原意的基础上丰富汉字的内涵。ABC三项都属于表面含义,D项符合作者的意图,注意文中的“赋予新意”。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66、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本书共有:128÷(37.5%-12.5%)=128÷0.25=512(页),D项正确。

67、B 解析:本题可用倒推法来解题。草莓一共有:32÷4/5÷2/3÷1/2÷1/2=240(个),B项正确。

68、A 解析:不学古筝的有160-131=29(人),不学吉他的有160-146=14(人),不学架子鼓的有160-97=63(人),不学小提琴的有160-125=35(人),那么至少不学四种乐器中的一种的最多有29+14+63+35=141(人),则四种乐器都学的小朋友的人数至少有160-141=19(人)。

69、A 解析: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有(468.0-37.4)×(1+x)3=468.0,(1+x)3=468.0÷(468.0-37.4)≈1.087>1+3x,故x<0.029=2.9%,只有A项符合,本题选A。

70、D 解析:设让X人加工镜片,则加工镜框的人数为76-X。根据题意可知,每人每天可以加工镜框3/2个,每人每天可以加工镜片10/3个,则(76-X)×(3/2)×2=(10/3)×X,解得x=36(人)。所以选择D选项。

71、B 解析:设目前女职工人数为X,则男职工的人数为18X。如果女职工的人数增加16人,则女职工人数为X+16,男职工的人数为18X+72,根据题意可得(X+16)÷(18X+72)=112,解得x=20,故B项正确。

72、C 解析:设当前的月利率是X。根据等额本金法计算,宫小奇每个月应还的银行贷款为450000÷30×12=1250(元),还需要还的本金为330000元,330000x+1250=3600,解得x=7?12‟,故C项正确。

73、C 解析:应从高一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68÷(1024+2197+2155)×1024=32(人)。

74、C 解析:设门票原价为X元,打折前游客数量为Y,由题意得,(X-15)×(1+23)×Y=(1+14)X?Y,解得x=60(元),故本题答案选C。

75、B 解析:由题意知,丙的工作效率为:1/4-1/8-1/12=1/24,故甲、丙共同完成此项目需要1÷(1/8+1/24)=6(天),故B项正确。

76、D 解析:设奶粉的量为x,每次所加的水量为y,所求浓度为z%,根据题意有:(x+y)?60%=(x+2y)?48%=(x+3y)?z%,解得z=40,D项正确。

77、C 解析:设80年代的邮票有x张,则90年代的有(76+x)张,70年代的有(x-12)张,根据题意,有x+(76+x)+(x-12)=448,解得x=128(张),则换了以后90年代的邮票共有(76+128)+128×75%×5=684(张),本题答案为C。

78、C 解析:设白天打电话的最长时间为x分钟,夜间打电话的时间为(300-x)分钟,根据题意有0.35x+0.2×(300-x)=90,解得x=200(分钟)。故选C。

79、A 解析:加了560元钱的油,实际上少加了560÷7-560÷8=10(升)的油,10升油少跑了100公里,故选A。

80、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山的高度=山坡长度×sin 60°=500×≈250×1.732=433(米)。本题答案为D。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81、A 解析:本九宫格图形的变化顺序为形状“6”,从右上角的方格开始,后一个图形分别比前一个图形多1、2、1、2、1、2、1个元素,故最后一个图形应比第八个图形多2个元素,只有A项符合,答案选A。

82、D 解析:观察外表面可知,六个面分别被两条对角线分为四小块,外表面一共有6块小阴影,且两两相邻。A、B选项中不相邻的小阴影位置错误,C选项三个阴影块各不相邻,且有一块不与其他面相交,排除。故本题选D。

83、D 解析:本题考查对称性。题干中图形都有且只有4条对称轴,符合此规律的只有D选项。本题答案选D。

84、B 解析: 本题为样式类题目,属于样式遍历。第一组图包含三种元素“圆、三角形、正方形”,且每一幅图都含有两种不同的元素,在每一组图中各个元素出现两次。第二组图也包含相同元素“三角形、圆、星星”,同时每一幅图也都含有两种不同的元素,每一组图中各个元素出现两次,依此规律,本题选B。

85、A 解析: 本题为数量类题目。第一组图封闭空间的个数分别是1、2、3,第二组图封闭空间的个数分别是7、8、(?),按照此规律,下一幅图封闭空间的个数应为9,因此本题选A。

86、B 解析:①③④分别是数字2、4、3颠倒后的映像;②⑤⑥分别是字母D、K、J的不同角度的映像。故本题选B。

87、B 解析:①③⑤的图中,图内的元素个数大于外围的图形的线条数;而②④⑥图中,图内的元素个数小于外围的图形的线条数。故本题选B。

88、C 解析:①②④的图形都有7个封闭空间,而③⑤⑥的图形都有8个。

89、D 解析:①②④的图形中任意线条不存在平行,③⑤⑥的图形中都有且只有一组平行线。

90、A 解析:所有的图形都是由椭圆、圆、三角形、黑点四个元素组成的。①②⑥图形中的黑点只在某一个元素中出现,而③④⑤图形中的黑点都在两个元素的重叠之处出现,故本题选A。相比来说,②⑤⑥都是由三角形连接圆和椭圆,但剩余图形中的④并不是由椭圆连接三角形和圆,故C项不当选。

二、定义判断

91、D 解析:A项,该化妆品公司并没有立刻对媒体和消费者的反应做出回应,这种以“沉默”应对冲突的方式是典型的冷处理。B项,爸爸的冷处理方式是转移话题,而没有急于对童童的要求做出回应。C项的冷处理方式同A项。D项,老王跟踪对方并泼油漆的行为是在发现对方踹自己车之后立刻做出的反应,因此不属于冷处理。故本题选D。

92、A 解析:A项,人离开了肠道细菌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就不能生存下去,同样肠道细菌离开人体也无法生存。二者属于共生关系。故本题选A。而其他选项中所述生物均不符合“必须结合在一起才得以生存下来”这一要件,直接排除。

93、B 解析:A项意思是说过去的风流人物已经成为历史,真正的风流人物在“今朝”。诗句中包含着一种对未来的肯定和憧憬。C项是典型的空杯心态,不提及以前的成败,一切重新开始。D项是毛泽东的诗句,写于长征途中,意思是说过去虽然有失败,但从今天起要重新开始,有放下以前的失败的意思。故本题选B。

94、B 解析:从定义上看,“醒悟”指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态度。A项,王某不仅仅是醒悟,而且已经回到了学校。醒悟的状态已经过去,已经落实到了改正的行动上。C项,赵某是在父母的恐吓下解散了团体,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坚持错误的危害性;D项,李某爱做小动作这一行为并不能说是品德不良。故本题选B。

95、D 解析:大雄侃侃而谈并不是因为有女友或者岳父母在场,而是为了能给对方一个好印象。故本题选D。

96、C 解析:C项中只是不同的员工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不能说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谎言,不属于“罗生门”。其他三项都属于典型的“罗生门”事件。故本题选C。

97、B 解析:AC两项属于“传播者”传播方式不当也就是“太滥”而引起“受众”的逆反反应。D项是由于受众的立场所引起的逆反效应。B项减肥的目的是为了瘦身,厌食是减肥所产生的意外结果,是产生的负面效应,但并不是逆反效应。故本题选B。

98、C 解析:A项,甜甜虽然参与当地人的生活,但是她并没有主动、刻意地去调查、记录当地人的生活。B项,小高的行为是调查方式的一种,即问卷调查,但无法确定是否实地体验当地人们的生活。C项,费孝通的行为是典型的田野调查。D项,10万大学生奔赴田野是一种社会实践,不是田野调查。故本题选C。

99、A 解析:蔓藤式晋升的实质是权力的架空,而不是所谓地域上的偏僻。A项,甲实际上还是晋升的,只是地方偏远,其对该企业的业务还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故本题选A。

100、D 解析:D项不属于自虐型消费,这种消费形式只是一种自我强迫型消费,不存在“花钱买罪受”一说。故本题选D。

三、类比推理

101、B 解析: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年,中美建交发生于1979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发生于1775年4月;隋朝于581年建立,618年灭亡;《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1901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2、D 解析:《套中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品,《漂亮朋友》是莫泊桑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3、A 解析:智慧和聪明是一对近义词;气魄和气势也是一对近义词。

104、C 解析:的士高、迪斯科、disco是对一种特定舞蹈的不同叫法;宾士、奔驰、Benz是对一种汽车品牌的不同叫法。

105、D 解析:氧气和干冰为并列关系,干冰可用于灭火;锌片和钙片为并列关系,钙片可用于补钙。

106、C 解析:编辑和总编都是出版社成员,且总编和编辑为上下级关系;员工和经理都是公司成员,且经理和员工是上下级关系。

107、C 解析:观众在影院观看影片,工人在工地建筑高楼。

108、B 解析:医院和诊所是并列关系,都是治病的地方,且前者比后者高级;商场和菜市场也是并列关系,都是购物的地方,且商场比菜市场高级。

109、D 解析:面粉是做面包的原料之一,水泥是建大厦的材料之一。

110、A 解析: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大意可能引发事故。

四、逻辑判断

111、D 解析:题干中“如果房屋的市场需求旺盛或炒房资金雄厚,政策就必定难以起到相应的调控作用”是一个充分条件命题,且前件是一个选言命题。用逻辑语言表达如下:(市场需求旺盛∨炒房资金雄厚)→┐起到相应的调控作用。题目要求是政策调控起到作用,房价得到遏制,根据否定后件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得出┐(市场需求旺盛∨炒房资金雄厚),即┐市场需求旺盛∧┐炒房资金雄厚。选言命题的负命题为联言命题。故本题选D。

112、A 解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喜好,这个调查小组列举的40部文学作品也就是调查样本不具有代表性。B项也可以对结论构成质疑,但力度没有A项的强。A项直接否定了调查小组调查问卷本身的谬误,这就难以得出合理、客观的结论。故本题选A。

113、D 解析:老中医的结论是一年只进行一次体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AC两项直接说明每年检查一次的好处,削弱了题干中老中医的结论。B项,李香山就是因为没有体检的习惯,最终由普通的色素沉淀问题发展到了癌症的严重程度,这说明哪怕只是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意义也是很大的,从而削弱了老中医的结论。D项,刘奶奶很少生病与是否体检无关,是自身身体状况决定的,因此既不能支持老中医的结论,也不能削弱该结论。故本题选D。

114、C 解析:题干中张奶奶所用的方法是求异法,也就是为了验证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设定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和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仅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有因果联系。张奶奶炖排骨汤所有程序都相同,就只有是否加醋这一点不同,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C项中根据有没有太阳这一点得出了结论,和题干所用方法是相同的。故本题选C。

115、D 解析:试题类型:条件关系

除非下雪或者刮风,否则做瑜伽

=┐(下雪∨刮风)→做瑜伽

=(┐下雪∧┐刮风)→做瑜伽

即在无风的冬夜,“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阳台上做瑜伽”。

116、A 解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由观看的人数决定。BCD三项都是从客观上讲收视率受影响的原因,但A项则直接从主观上分析收视率不同的原因,即是大多数观众的选择。故本题选A。

117、A 解析:条件:(1)A∨B(2)┐B∨┐C(3)┐C→┐B

推理:假设这种元素是B元素,则由条件(2)和(3)得,这种元素不是B元素,故假设不成立,所以这种元素不是B元素。又由条件(1),可知这种元素是A元素。

118、C 解析:题目要求解释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调查显示的内容看,是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并且不能够频繁、有效沟通所致。只有C项是从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时间以及沟通频率上进行的解释,故本题选C。

119、A 解析:题干前句指出了“孤独寂寞冷”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坏处,因此填入A项最为恰当。

120、C 解析:A项,通过医生的宣讲,可以使顾客关注自身及家庭的卫生,从而可以使日化用品销售量上升;B、D两项都是通过价格上的优惠措施来吸引顾客。C项是促销手段的一种——配送赠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项促销活动是在农历春节进行的,不包括在销售中心的统计数据中。故本题选C。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21、A 解析:根据“2010年1—4月„„实现利润总额254.4亿元,增长52.9%”,可知2009年1—4月份实现利润总额为254.4÷(1+52.9%)≈166(亿元)。

122、B 解析: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利润分别增加84.1×89.7%÷(1+89.7%)、120.9×49.2%÷(1+49.2%)、49.1×20.1%÷(1+20.1%),只需比较前两项,计算分别为39.8、39.9,因此,本题选B。

123、D 解析:从资料中我们只知道同比增长率,和与前三个月(即第1季度)的增幅比较,无法得知4月份的增幅。故本题选D。

124、C 解析:根据题意,所求为[57.8÷(1-33.6%)]:[254.4÷(1+52.9%)]≈1:2,所以选C。

125、A 解析:根据题意,所求为[3697.4÷(1+28.1%)]÷ [4315.4÷(1+29%)]≈2886.3÷3345.2≈86%,因此本题选A。

126、D 解析:用本月收入数乘以8(8个月),得数大于1—8月累计收入数的,即为达到1—8月累计平均水平。简单计算可得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未达到1—8月累计平均水平。因此本题选D。

127、C 解析:2009年8月份,江西省国税收入同比增长最慢的区市是赣州,收入数为3.52亿元;最快的区市是九江,收入数是6.5亿元。故3.52÷6.5×100%≈54.2%,本题选C。

128、A 解析:决定2008年8月份税收收入的因素包括两个:2009年8月收入数(基数)和同比增长率。要求国税收入最少的区市,我们可先比较景德镇和萍乡,前者基数小,且二者增长率相差不大,故景德镇2008年8月的收入数会比较小;同理再看抚州和鹰潭,前者基数小且增长率大,故抚州2008年8月的收入数会更小;最后我们只需再比较景德镇和抚州,前者为0.9÷(1+16.7%),后者为2.29÷(1+204.2%),二者相除得(9÷11.76)×(3.042÷2.29)>1,故前者大。因此本题选A。

129、B 解析:2009年前8个月江西省的国税税收总收入合计为290.53亿元,同比增长8.4%,故2008年前8个月江西省的国税税收总收入合计为290.53÷(1+8.4%)≈268(亿元),2009年前8个月江西省的国税税收总收入增长了22.5亿元。而从表1可以看出各税种中同比增长率最大的是国内消费税,同理可得2008年前8个月江西省国内消费税的税收收入数为48.92÷(1+77.2%)≈27.61(亿元),故2009年前8个月江西省国内消费税增长了21.31亿元,约占总增长量的95%,故国内消费税的1—8月累计收入数增长最大。因此本题选B。

130、C 解析:2008年8月,江西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数超过了企业所得税,因此C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说法都正确。注意B项江西省各区市中,2008、2009两年1—8月的累计税收收入排名,南昌始终排名第1、吉安始终排名第8、景德镇始终排在末位11,故有三个没有变化。

131、B 解析:直接由图表可知,2010年6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故本题选B。

132、B 解析:直接由图表可知,6月份北京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4.8%,为上半年最高值,故本题选B。

133、C 解析:2010年6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7%。变化最大的是居住类,本题选C。

134、A 解析:观察图表可知,2010年1—3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消费品价格指数的趋势线条基本保持一致。本题选A。

135、C 解析:A错误,2010年6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六升二降”(即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指数上涨,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下降),但其他月份数据未知;B错误,2010年5月北京CPI同比上涨2.5%,为上半年最高;C正确,1—6月北京市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幅度为1.1%,1—4月平均值为(0.3+0.8+1.0+1.1)÷4=0.8个百分点,高0.3个百分点;D错误,该图表的指数变化幅度是以上年同月价格为100来进行假设的,故不能比较2010年北京市5月和6月的北京市服务项目价格。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

言语理解与表达

粉笔App——言语理解与表达1、“有教无类”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 “润物无声”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无......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

言语理解与表达★★★南辕北辙1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相辅相成2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不谋而合3谋:商量;合:相符。事......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

下载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