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考语文考试篇目及课文概要_苏州中考语文必背篇目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15: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苏州中考语文考试篇目及课文概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州中考语文必背篇目”。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考试篇目及课文概要

1.《冰心诗四首》前两首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四首诗风格细腻明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语言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乏深沉。

2.《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3.《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春天新、美、力的特征。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歌唱春的创造力及其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勇向前。4.《济南的冬天》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5.《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对百草园的自由欢乐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通过比照,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内容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7.《月迹》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文章线索清晰,富于童趣,立意丰富而深刻。

8.《松鼠》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开头用一句话概括而有层次的点名松鼠的总特征,进而生动具体的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最后补充说明了它的用途,思路清晰,结构严密,语言生动。

9.《沁园春 雪》赞美了祖国美好的河山,由美好的河山引出英雄人物,表现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本词围绕一个“雪”字写景抒情,上阕写的是我国北方的壮丽雪景,抓住“望、欲、看”三个动作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融情于景。下阕重在抒情、议论,以一个“引”字过渡到对古今人物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卜算子咏梅》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10.《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①本诗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现长征精神;②依据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直接抒情除外)——“腾”“走”以动写静、“暖”“寒”赋予云崖、铁索以感情色彩、“更喜”“开颜”将雪山之貌与红军之情相交融;(2)本诗巧用夸张手法——颔联,体现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博大胸襟和英雄气魄,体现了诗作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11.《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12.《小石潭记》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优美和寂静,抒发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13.《记承天寺夜游》用美景衬托了自己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抒写自我排遣、随缘自适的乐观豁达的胸怀。

14.《苏州园林>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圆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15.《幽径悲剧》一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对“真善美”毁于无情无义的愚氓之手,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和严厉的谴责。

16.《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其真不知马”是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作者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的人材,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17.《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18.《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文章开篇引述名言后,直接提出了论点,并作适当分析;文章的结尾结合所举事例和自己的实际加以重申。反复强调使中心观点鲜明突出。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19《陋室铭》用比兴、对偶等手法,语言优美,音调铿锵,作者通过给自己的陋室作铭,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0.《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加以阐释的真理。

2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说明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巧妙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红”)提出问题,有助于提示文章的中心;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接下来作者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和诠释等说明方法,以横向说明的逻辑顺序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基础、生理需要等角度和以纵向说明的时间顺序从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角度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2.《孔乙己》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23.《散步》课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渐次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作者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散步是小事,作者也只写了几个细节,但由于没有停留在表现人之常情上,而是开掘出颂扬传统美德上,所以,写得既明快又含蓄,既浅显又深刻,读来引发共鸣,令人掩卷深思。

24.《送东阳马生序》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而功成名就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东阳人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本文的中心是劝学。

25.《鼎湖山听泉》通过在鼎湖山听泉的经历,感受到了山泉是山的灵魂,从自己对泉水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中透出对人生的见解:美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是生生不息的。

26.《故乡》以“我”回乡活动为线索,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见闻感受,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村日益破产,农民的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揭示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束缚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膜,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27.《我的叔叔于勒》写了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变化而对他态度的变化,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嘴脸,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金钱至上的关系。

28.《在烈日和暴雨下》描绘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恶劣的环境中痛苦挣扎的悲惨遭遇,揭示黑暗旧社会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无情折磨,劳动人民想用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29.《成功》以作者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了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着重指出了不论治学或者干事业,都不能只依靠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30.《学问和智慧》针对当时社会不辨学问与智慧关系的现象,辩证阐述两者的不同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强调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要学问更要智慧,要知识更要能力。

31.《散文家谈散文》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评论点出《白鹭》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特点,正如文章中所说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32.《小说家谈小说》通过对《百合花》的深入细致分析,提出“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以及细节描写需要“自然和巧妙”的观点,对文学作品分析和鉴赏具有指导意义。

33.《诗人谈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表现了作者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理解,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诗的特点,也表明作者的见解,认为这首诗有“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34.《陈涉世家》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浩大的声势,着重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反秦关键时刻所显示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歌颂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

35.《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进入、离开、再寻”的顺序,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厌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36.《捕蛇者说》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点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37.《岳阳楼记》热情赞颂滕子京谪守巴陵后的光辉政绩,生动描写洞庭湖的雄伟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悲喜”之情;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贬抑一般“迁客骚人”的“悲”、“喜”观,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38.《醉翁亭记》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作者用一个“乐”字连缀全篇,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滁人和平生活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而所有这些“乐”,又都是为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的“乐其乐”。39.《绿》这篇记游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梅雨潭的绿的奇异、醉人)

40.《囚绿记》通过回忆自己一年前在寓所窗前因爱绿而囚绿的经历,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表达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爱国情怀。

41.《藤野先生》通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与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正直热忱、治学严谨与博大胸怀,表达了“我”对他的怀念与感激,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历程,表现了不忘恩师教诲,认真做人的决心及疗救国人的爱国热情。

42.《给我的孩子们》通过回忆孩子们的往事,表达作者对孩子们心灵健康的关怀,赞扬他们率真、自然的天性,表达作者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终将被世俗社会所磨灭的悲哀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43.《呼兰河传》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和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文字中倾注了热切的情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旺盛灿烂的生命图景,显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语言清新活泼,用于明快朴素,笔触所至,皆有灵气,活画出小女孩天真烂漫。有时又自言自语,充满了孩子气。

44.《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小事(自己与徐公比美,受妻妾客的逢迎)设喻,进而讽谏(委婉劝说)齐王必须广开言路,最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并通过此艺术形象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表象所迷惑;不偏听偏信,广泛听取意见;重视批评,警惕逢迎!

45.《鱼我所欲也》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进行论证。教导人们“义”比生命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认为那种不顾礼义,为私利而抛弃原则的不义行为是可耻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个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忧患能激励人奋起,使人取得生存和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最终导致死亡。)46.《愚公移山》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它并不是提倡挖山,而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告诉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47.《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刘后主提出建议(弄清哪三条建议),希望刘禅修明国内政治,治理好国家,给北伐战争提供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在文中,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规劝刘禅以史为鉴,亲贤远佞,以及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感恩图报的深情以及他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

48《雪》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江南和北国雪景的细致描写,写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蕴含春温、相互粘结、易于消释及朔方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冰冷坚硬、蓬勃奋飞、抗击严寒的特点,在对比中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深情怀念,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更表达了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和光的赞颂,从而显示作者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却永不妥协,毫不退怯的战斗精神。

苏州语文中考考试篇目

2014年语文中考考试篇目七年级上册 61.安恩和奶牛 2.春 3.三峡4.济南的冬天 5.社戏6.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七年级下册 37.一面8.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9.黔之驴八年级上册 610.七律 长征 11.我......

苏州语文中考基本篇目

2014年苏州语文中考基本篇目七年级上册 6 1.安恩和奶牛 2.春 3.三峡4.济南的冬天 5.社戏6.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七年级下册 3 7.一面8.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9.黔之驴八年级上册 6 10.七律 长......

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考试篇目

2013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考试篇目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5.邹忌讽秦王纳谏6.出师表7.桃花源记 8.三峡9.杂说(四)马悦10.小石潭记1......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及页码

2013年中考语文背诵篇目及页码【你给的小想念i整理】 文言文部分(9)1、《论语》八则 ——七上P1752、《鱼我所欲也》 ——九下P1673、《出师表》 ——九下P1804、《三峡》 —......

中考语文新增篇目

•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实验稿”删除篇目: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2011年版”新增篇目:1、十五从军征(十五从......

下载苏州中考语文考试篇目及课文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中考语文考试篇目及课文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